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一百一十章 處置俘虜
    第一百一十章 處置俘虜

    由於場上喊殺聲大躁,且吳軍過分關注營門前的戰況,竟然絲毫沒有注意到,在他們身後三百步開外,有一支漢軍已悄然逼近。

    再前行一百步,姜維長槍一展,大喝道:

    “羽林衛兩翼齊飛,直取左右弓箭手,上庸兵攻擊敵軍中軍將士們,殺啊”

    “殺啊”

    “殺啊”

    “殺啊”

    漢軍得了命令,呼喊着驟然加速。

    隨着速度變化,騎兵和步卒旋即一分爲三。

    姜維和句扶各領一支騎兵,途中忽然變陣散開,一路撲向左邊的吳軍弓箭手,一路撲向吳軍右邊的弓箭手。

    王平則帶領着着三千上庸兵直撲吳軍本陣。

    孫皎發現身後動靜,忙扭頭來看,“嗡”得一聲,腦袋頓時一片空白。

    “哪來冒出來得這許多蜀軍”

    他又回身去望,己方的陣勢已經拉開,倉促間哪裏來得及調整眼下正是空門大露

    就在他腦中一片漿糊之際,姜維、句扶所率的羽林衛騎兵已經狠狠撞上吳軍兩翼的弓箭手。

    以密集陣型衝擊陣列鬆散、只着布甲、幾乎沒有防禦力的弓手,那就好比以刀切菜,絲毫沒有阻力。

    吳軍弓手慘叫着被紛紛衝挑上半空,只一輪衝鋒,旋即宣告潰散。

    關興方纔跟隨姜維衝鋒,但他的心思只落在吳軍本陣中那名鮮衣怒馬的主將身上。砍殺一陣,眼見弓箭手隊被滅得三三兩兩,再忍耐不住,當即拍馬朝着孫皎直衝而去。

    此時,王平的上庸兵也已與孫皎的中軍接上。

    孫皎軍的精銳鐵甲步卒都在營門前保護攻城隊,身邊的不過尋常步卒,眼見敵軍背後來襲,早就被奪了膽氣,若非親兵拼死反抗,只怕一個照面就要被打散。

    就在此時,漢軍的營門大開,關平、趙累、向寵各領一部人馬,從營內衝殺出來夾擊,一時場上喊殺沖天

    以有心算無意,前後夾擊之下,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一邊倒的局勢。

    孫皎眼看部下陷入混亂,又見一員勇猛的綠袍小將飛速而來,不由得面如死灰,心道:“吾命休矣”

    戰鬥只持續了兩刻鐘,關興刀疾馬怒,一刀砍倒孫皎後,又將他的將旗砍斷。他一手持孫皎首級,一手倒持將旗,策馬四處飛奔,高聲呼喊道:

    “敵將已被吾關興討伐”

    “敵將已被吾關興討伐”

    他這番舉動,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吳軍士卒眼見主將身亡,四下裏又都是漢軍,鬥志頓消,紛紛跪地請降。

    是役,漢軍大獲全勝,損傷極微。而五千吳軍當場戰死一千餘人,重傷一千五百人,餘者皆繳械投降。

    漢軍連勝兩陣,登時歡聲雷動。士兵們縱然身子疲乏,但胸臆之間似有一股豪氣要抑制不住得噴涌出來。

    “大漢萬勝”

    “大漢萬勝”

    也不知誰帶頭喊起,引得將士們齊聲高呼,一時歡呼勝利之聲直衝雲霄,響徹天際。

    營外的將士們士氣如虹,縱聲狂呼,但主帳內的幾位主將卻面紅耳赤,幾乎快吵了起來。

    爭執的內容是關於如何處置這批三千餘人的俘虜。

    關平認爲這些俘虜不可能化爲己用,留着不僅無用,還有反戈相向的可能;但若放了又無疑是縱虎歸山,徒增敵勢。他恨極了吳軍背盟偷襲,提議一律坑殺。

    向朗卻道殺虜不詳,如此好殺有違天道,只是不從。

    兩人原本試圖相互勸服對方。哪知兩人都是心智堅毅之輩,卻是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火氣一起,竟然就此吵起架來,直吵得面紅耳赤,依舊沒個定論。

    吵到最後,兩人忽齊齊收口,雙雙望向主位上的關羽,卻是將難題拋給主將裁決。

    關羽自也恨極了東吳偷襲,但他畢竟是從民間底層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地位,深知民間疾苦。

    背盟偷襲一事的主謀是孫權、呂蒙等人,這些士卒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確有罪,但罪不至死。

    他心中猶豫,委實不能決斷,沉吟半晌,忽轉向姜維,問道:“伯約怎麼看”

    姜維搬來救兵,又獻計連勝兩陣,無形中,已爲衆人所倚重。雖然向朗、關平的官位都在他之上,但他此刻說話分量之重,卻不在二人之下。

    故而關羽一經向他詢問,衆人皆扭頭向他望去。

    姜維卻是陷入了沉思。

    實則在他心中,他也不傾向於殺虜。畢竟蜀人、吳人皆爲漢人,華夏一脈,同根同種。

    漢末天下大亂,諸侯之間攻伐不止,戶口大減。戰爭已經令華夏百姓承受了太多的苦難。百年後的五胡亂華之所以發生,漢人戶口大減是最根本之原因。

    故而在姜維看來,每一個人口都彌足珍貴,遑論此處更有三千多活口。

    只是倘若不殺,後果也確如關平所說。

    他眉頭一皺,腦中疾轉,不一會兒,心中便有定計:

    “向太守與關將軍之言,都是在理。依末將之見,不如折中便是。”

    “怎麼個折中法”向朗、關平齊聲發問。

    “這些俘虜一律打折一條腿,以示懲戒。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至少半年內,這些傷兵不可能再次上陣爲亂;此外,東吳還要花費大量藥材糧食救治他們,供其還鄉,憑添損耗耳。如此一舉兩得,我等何樂而不爲”

    衆人聞言,皆覺有理,於是在衆人一致肯定中,這羣俘虜的命運就此被定了下來。

    關平當下起身離座,前去召集人手處置這羣俘虜。

    此時,吳軍俘虜在校場上跪了一地,他們本就已經是砧板上的魚肉,心下正惴惴,忽然聽聞只打斷一條腿就能活命,竟然齊齊跪伏於地,齊聲呼道:

    “將軍仁德,將軍仁德啊”不少人更是當場流下淚水。

    聽到外間的山呼海嘯,姜維嘴角不由得掛上了一絲笑容。

    其實他還有一些心思不曾說出口,這些俘虜傷愈後,有好些人不能再次從軍上陣,但在家鄉務農生活卻是不礙。如此一來,也算爲華夏一脈留下幾千火種。

    三國之間是內戰,而不是征服之戰,不應以滅絕、屠殺同胞作爲手段。這也是姜維選擇投效劉備的重要原因,畢竟劉備以仁義自居,從來沒有過屠城之舉。

    更何況,從短期看,蜀吳相互敵對;但從長遠看,蜀吳必須合作,才能扛得住來自曹魏的壓力。

    三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半年後,是戰是和還難說得很呢

    等處置完俘虜,姜維再次點齊兵馬,帶着關興、句扶、王平等人前往決石口埋伏。

    孫皎只是第一條魚,他身後還有諸葛瑾、孫桓、蔣欽三部。

    他始終堅信,只要關羽這個誘餌還在此地,就不愁這些魚兒不上鉤。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