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193章 兵車行
    原關羽麾下的前部督趙累提了第二個問題:“十萬百姓攜老扶幼,又兼蜀道艱難,只恐其速緩慢。”

    這便是“行”之難處了。

    益州號稱有“浮水轉漕之便”,可以充分利用長江及其支流,用於人口、貨物的週轉。

    但在這個行船僅靠搖槳風帆的時代,船隻順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難;而且此時主要颳得是西北風,自還不到藉助風力的季節。

    十萬百姓必須要雙腳,徒步走至蜀中;又因蜀道艱難,這一千八百里確實是艱險重重。

    馬良稍加思索,旋即道:

    “良舉薦趙累趙將軍。趙將軍對於督造經驗極爲熟稔,可令他領一部人馬先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沿途設立供百姓居住的營帳,如此可保百姓大隊暢通無阻。”

    法正轉向趙累,問道:“餘撥付五百人於趙將軍,另賦予你臨時動用沿途郡縣勞役之權,命你提前修整沿途道路,修築營帳,供百姓通行、落腳,將軍可願否?”

    趙累想了想,這本就是他的原來的本職工作,而且修建百姓營帳又不比修建軍用營帳那麼繁複,於是起身抱拳道:“末將責無旁貸!”

    法正當即簽發了一道命令,趙累接過信令出帳挑選軍士。

    如此一來,衣食住行基本都得到解決,法正不由長長噓了一口氣。

    這時,他忽又想到一事,便轉向姜維,捻鬚問道:

    “如今已是二月,春冬之交,容易滋生疫病,人羣聚集,更是容易傳播。伯約此前曾著傷病雜護論,不知對於防止疫疾一事,可有建言?”

    姜維抱拳道:

    “民間流傳着神醫華佗所傳的歌謠,說是‘三月青蒿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末將以爲,當每日早晚以青蒿爲藥,燒製藥湯,令百姓早晚各服一碗,定能強身避病。”

    “此外,向寵及三百救護兵尚在城中,末將將命此部與百姓同行,沿途妥善照料。”

    “若真有病重不能行者,末將建議將病人全家留在當地郡縣救治,併入當地民籍。”

    法正聞言,頷首不止。

    主要的困難既然解決了,各人又暢所欲言一陣,終是將此行的行程、路線、沿途給養、疫情防治等事宜皆商定下來。

    正待解散分頭實行之際,馬良忽皺眉道:

    “倒是忘了,畢竟有十萬百姓,若要讓他們盡知這許多政令,只怕極爲費時費力。”

    他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須知十萬大軍與十萬百姓出行的難度是不一樣的,百姓畢竟不像軍隊一樣組織分明,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若要單獨溝通傳達,期間要付出的時間和人力更是難以斗量。

    諸人一時半刻沒有良法,盡皆陷入沉思。

    而就在這時,姜維再次出列道:“末將建議行保甲。”

    法正疑問道:“何謂保甲?”

    姜維答道:

    “朝廷治理一縣之民,以五家爲‘伍’,十家爲‘什’,百家爲‘裏’;但此番十萬百姓來自不同的郡、縣,沒有所屬的‘伍’、‘什’、‘裏’。不如以戶爲單位,設戶長;十戶爲甲,設甲長;十甲爲保,設保長。如此,以五人爲一戶,則一甲爲五十人,一保則爲五百人,十萬之衆,則有保長二百人。”

    “可讓百姓自行推選身邊德高望重者爲保長、甲長,如此我軍只需統轄好這二百名保長,便可使得政令層層下達,暢通無阻。”

    其實,保甲制度的根源,是秦國時期的以“告奸”爲目的的“戶籍相伍”制度。後來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曾將之改良實行,民國亦對該法寄予厚望。

    該法爲歷代封建王朝所採用,以“戶”爲社會基本單位,並通過聯保連坐法將全國變成一座大囚籠,藉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對全國的嚴密控制。

    但事物皆有兩面,若將“連坐之法”從此法中脫離開來,此法亦不失爲保持官府政令暢通、有效溝通官民的一道良法。

    果然法正拍案而起,高呼道:“此計大妙!”

    他的心情豁然開朗,忽笑道:“伯約不做武將,改當文臣也定能有所作爲。”

    姜維躬身拱了拱了,以示謙虛。

    經過徹夜商討,衆人逐一提出問題,終歸是集思廣益,將各種問題大致解決。

    ******

    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二月十五日晨,在前期事宜全部籌備完畢後,百姓大隊終於開拔。

    望着眼前延綿不絕的人羣緩緩西進,姜維忽想到唐代杜甫的名篇《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只是不同與唐皇開邊意未已,此番漢軍籌備充分,馬良、王甫等人又是荊州籍貫的官員,當真將這批移民當做手足兄弟對待,一路上呵護備至,終於沒有出現《兵車行》中“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的淒涼場景。

    因爲有老人、婦女、孩童的緣故,故而大隊行進的速度並不快,天氣晴好時每日能走上三、五十里路光景,若是遇到下雨,那麼能趕上二十里路便算是謝天謝地了。

    好在益州經過諸葛亮等人精心治理,吏治極爲清明高效,趙累手持法正公文,一路要求沿途官府提前籌備十萬百姓衣食住行之資,沿途官府皆能盡心籌備,沒有絲毫怨言。

    向寵帶領的護理營亦盡心盡力,每日都熬上幾大鍋青蒿湯,供百姓飲用;他又學以致用,每到一個新的居住點,便將姜維教他的挖掘廁道之術用於該處。

    故而一路行來,雖然不斷有人病倒,但也並未發生大規模的疫疾。

    對於病倒之人,馬良旋即以戶爲單位,安排就近的郡縣官府接收安置,並關照當地官府至少妥善照顧半年;並向百姓保證,待身體康復後,不管是留在當地還是繼續前行,朝廷都會予以妥善安置。

    每日晚,他還會召集新設的保長,傳達最新的政令,並親自帶隊走訪百姓,對百姓的情緒加以安撫。

    各項措施得力,馬良又十分盡心,又兼劉備和諸葛亮的威望崇高,故而路途辛苦,百姓總算還能心懷期望,樂觀應對。

    姜維則是親自羽林衛和馬忠的五千郡兵護衛在側。

    比起百姓們緩慢的行程,他更擔心的還是法正的身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