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撿到一本三國志 >第0444章 倭島事終
    熹平九年,四月

    太史慈率領船隊,返回倭奴國,而他這一次,並沒有攜帶輜重人才,而是,帶來了一支人數衆多的勁旅,劉備在接到了天子的詔令之後,立刻召集了整個寧州的郡縣士卒,包括留守寧州的一些軍旅,共計上萬,隨着太史慈,前來倭奴國。

    當這大批的軍旅,從船上下來的時候,整個倭島,諸國惶惶不可終日。

    劉備最先便是去尋劉默,沒有想到,卻是荀攸出來迎接的他,荀攸似乎也沒有想過劉備會前來,對他的到來有些驚愕,不過,還是急忙請公孫瓚相助,先安排下這些士卒們的住宿飲食,又親切的拉着劉備,走進王宮,比起荀攸來,劉備更是驚愕。

    此處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他可是記得,在先前東濊相見的時候,荀攸對待衆人都是格外的冷淡,對自己,都未曾多說過一句話,更別說是如此的親切了,他表現的有些受寵若驚,問候之後,便說起自己這番前來的目的,又講述了天子的詔令,荀攸點着頭,說道:“稍後面見劉公,莫要呆愣,莫要久視其面目...”?

    劉備皺着眉頭,若有所思,點點頭,再三感謝。

    走進了王宮之內,劉默正在處理案牘上的奏文,他已經派出了人手,去接管爲吾,伊邪二國的領土,又四處派人前往諸國,進行勸降,有了爲吾,伊邪,都支三國的待遇,又有邪馬臺的歸效,諸國大多都是表示臣服,並沒有敢狂傲,侮辱漢使者。

    正忙碌着,劉備與荀攸一同走了進來,劉備大拜道:“拜見劉公!”

    劉默聞聲大喜,連忙轉過頭來,笑着走了上去,扶起了劉備,劉備擡起頭,面色不變,說道:“備奉天子詔令,前來相助....”,劉默讓他坐下,荀攸亦然坐在了一旁,荀攸心裏卻有些驚訝,劉備此人,在面見劉默之後,未嘗有一點驚動,面色不改。

    即使自己事前提醒過,這樣的反應還是不可思議啊。

    劉默又與劉備聊了起來,說了很多的瑣事,劉備也沒有煩惱或急躁,認真的聽着,不卑不亢,劉默便是喜歡他這個模樣,當今世上,能夠如此聽自己的言語的,只有諸葛亮與劉備了,其餘人,大多都是不願的,只是因自己之位,無奈聽之。

    先前,孝康皇帝也是如此聽的,可惜啊..當今天子卻並不是如此。

    兩人聊了許久,劉備這才說道:“這番前來,是以劉公爲首,我所帶來的士卒,全聽劉公吩咐...”,劉默思索了片刻,說道:“如此,便以公孫瓚將軍爲主,與你所攜之衆爲隨,前往諸國巡遊,以查獲賊人下落之理,震懾四方,若有不軌者,君可自行處置....”

    “對了,黃將軍,也一併趕往罷,若是玄德不惱,便讓他指揮軍旅如何...我聽聞,玄德並不知兵事?不知玄德可介意?”劉默認真的問道,劉備搖着頭,說道:“我從未掌軍,有黃將軍相助,自然求之不得,不知劉公可還有另外吩咐?”

    劉默搖着頭,看向了荀攸,問道:“荀君,依你所見呢?”

    “願從劉公之令。”

    “君勿要如此,君之才能,我之十也...還望君能實言告知...”

    “我以爲,不必以巡遊之法,直接令公孫將軍,黃將軍,荀將軍前往諸國,要他們歸效便可,不從者國除,如今之倭島,再無能與大漢抗衡者,不可久拖,當以速決,以如今之軍力,若是久居倭島,耗費物資巨大,不如迅速解決大事...”

    聽到荀攸這麼說,劉默點着頭,看着劉備,說道:“便依荀君所言。”

    荀攸又讓大儃都與他們一同隨行,解決言語之事。

    次日,劉備也就沒有久留,直接離開了倭奴國,天上,還是滴落着小雨,朦朦朧朧。

    公孫瓚帶着他那看起來便威武不凡的驍勇營,黃忠率領劉備麾下的郡縣聯軍,而劉備也一同跟隨,在離開之前,荀攸又再三囑咐,一定要徹底震懾諸國,讓他們失去抵抗的全部心思,公孫瓚一聽,心裏便有了謀劃。

    至於黃忠,則是不參與諸事,他只負責戰事,劉備跟在他的身邊,難得有這般行軍的機會,劉備自然是沒有放過,一路上都在跟黃忠請教行軍諸事,包括一些打仗的知識,黃忠雖寡言少語,不過,也沒有對劉備推辭,劉備詢問之後,他也是一一講解,爲他解惑。

    後來,公孫瓚也是對此大有興趣,加入到了他們的談話之中,當然,劉備是沒有甚麼發言權的,他只能聽着公孫瓚與黃忠爭辯,公孫瓚與黃忠,行軍風格是截然相反的,黃忠認爲,作戰之中,還是應讓步兵爲主,日後的作戰,可以讓步兵大量的配駿馬。

    到達戰場之後,下馬作戰,因爲駿馬在衝鋒之後,很難保持體力,不足以長期作戰,而且很受地形的限制,何況,日後的弓弩定然會得到增強,騎兵的作用會漸漸降低,還是應該讓駿馬成爲運輸士兵的工具。

    他的這些言論,引起了公孫瓚的反擊,公孫瓚說道:“公此言差矣,騎兵之利,在於其來往之速,以攻勢之迅猛,自然,戰馬的體力,一向是難題,不過,在烏桓,已經故鮮卑的土地上,有些矮馬,這些馬匹,不畏懼地形,各種食料都能喂,體力極爲出色...”

    “至於弓弩,弓弩發展之後,騎兵配上弓弩,來回奔襲,遠程射擊,何人能抵?”

    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爭鬥不休,黃忠一向沉穩,可是在涉及到了軍事方面的時候,卻沒有保持風度,很是粗暴的與公孫瓚爭執,劉備生怕他們之間出現矛盾,笑着勸開了二人,說道:“二位各有己見,何不書寫著作,如今天下有閱文館,乃是昔日王公所建。”

    “大賢著作,都能入此地,抄寫之後,供天下人觀賞....二位將軍著書,一來教導後來者,二來,也可看看,何人之論,更受歡迎....”

    兩人都若有所思,停止了爭執。

    不過,在爭執之後,他們兩人並沒有因此疏遠,或者出現矛盾,反而,他們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弄得劉備都有些迷茫。

    當趕到了第一個小國的時候,公孫瓚又將他們二人找了過來,大儃都也被他叫了過來,公孫瓚開門見山的問道:“當如何行震懾之事,讓彼歸效?”

    劉備說道:“將軍不必多爲,只需率大軍前往,駐紮成內,令其王君出門拜見便可....”

    公孫瓚聽聞,卻是搖着頭,說出了自己心裏所想,聽聞,衆人大驚,尤其是劉備與大儃都,瘋狂搖着頭,說道:“如此不可啊,將軍,如此一來,只怕一路戰事不斷,難以迅速返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