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紈絝邪皇 >第431章 議和稱臣(三更求票!)
    “也就是說,這些秦軍不能不理會,可如與之死戰,我們一樣會遭遇滅頂之災。”

    畢離閉上眼,只覺有一個化解不開的死結,橫亙在了面前,最後他一聲嘆息:“單于,中原人有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既然別無選擇,那就早做決斷爲佳。”

    “說得有理。”

    冒頓微微頷首,也不再遲疑:“左丞相何在持我冒頓之旗入城,去見那位大秦的安國公。就說我匈奴,願向大秦請和,永定二國之盟好。”

    隨着他這句道出,周圍諸將不禁都對視了一眼,卻都無言語。

    只有右郝宿王,心有不甘:“單于,或可先試試他們的成色再說”

    右郝宿王與左丞相,都是王帳官職。匈奴王庭直屬,設有左右郝宿王,左右丞相,左右王將等等,輔佐單于,管理王庭九部三百萬帳。

    “試探這些日子,難道還沒試探夠”

    冒頓自嘲一哂:“自秦軍北進,我匈奴損兵折將三十萬人,難道還不夠”

    整個山丘一片死寂,而須臾之後,就有一位披着白色狐皮大氅的男子,跪於冒頓身前:“臣左丞相柯離,願盡力一試”

    此人言中,並無什麼把握,可冒頓也只看了他一眼,就毫不在意的微一頷首。

    向大秦請議,不可能只憑空口白牙。沒可能只一句請和,就使秦軍收兵。少不得要討價還價,然後付出些代價不可。

    秦軍冒險三千餘里跋涉至此,所求非小,豈會輕易退兵想必他的這位左丞相,也已預見到了這次前往,必定形勢艱難。

    遣使和談,並非小事。整整半個時辰之後,柯離就才帶這二十幾個侍衛隨從,身後豎着單于王旗,來到了爐丘城前。

    在這灰白石城之前沒等多久,那城門就已洞開,將柯離等人放入進去。

    而僅僅一個半時辰之後,柯離就已再次迴歸,神色羞愧的跪在了冒頓的馬前。

    “秦之安國公有言,秦與匈奴可以議和卻需單于及左賢王在日月天見證之下,向大秦稱臣,並且割讓朔方城”

    “稱臣”

    左大將且須怒不可遏,雙目似如銅鈴,鬚髮俱張:“孺子小兒,欺我匈奴太甚”

    然而他話音未落,冒頓就是一記長鞭,狠狠抽在了他的臉上。也使在場所有的衆臣諸將,都閉上了嘴。

    “如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這個道理,你等難道不懂”

    冒頓目中閃動着幽火,繼續看那十數裏外的灰白城池。

    “繼續去與他談稱臣不可,可我匈奴願奉大秦爲兄。朔方城也可割讓於大秦,不過卻需秦出資贖買。”

    聽到此處,包括聖山薩滿畢離在內的所有人,都是面如土色。

    朔方城是四十年前,冒頓崛起時拿下的一座秦城。

    此地控扼涼州之咽喉,不但使秦失地千里,城池二十七座,更不得不耗費巨資,在涼州修建出一條兩千里長城,

    這是大單于一生最重要的功績之一,也使得匈奴二十三部,從此對大秦轉守爲攻。

    可如今,這座要隘雄城,又將落回到秦人之手麼

    冒頓本人卻似毫不在意,反而眼現讚歎之色:“訂立盟約之時,我要見一見那位安國公。倒真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能將我匈奴逼凌至此”

    同一時間,嬴衝也在爐丘城的城樓內,看着外面的匈奴大軍,而此時這裏,也彙集了秦軍中的諸將,

    “稱臣啊不知那冒頓,會不會答應”

    王承恩既有期冀,也有忐忑。心想那到底是草原中的一代雄主,未必就會忍下這口氣。

    其實在他看來,只需雙方議和,拿回朔方,就已足夠了。有了朔方堅城,涼州就可休養生息,大秦每年更可節省近千萬金的開銷。

    說二國會長久和睦,永爲兄弟之邦,那是假的。可日後一旦開戰,大秦將有着極大的優勢。

    從朔方至陰山之南,僅只二千里而已

    “公公無需憂心”

    李靖倒是自信無比,神情冷然的看着對面匈奴人:“末將知冒頓其人,雖野心勃勃,卻不失理智。從這位弒父時,前後的舉措,就可知其爲人。這位最多隻會討價還價,翻臉的可能,微乎其微。”

    “希望如此”

    王承恩舒了一口氣,換在一個月前,他不會很在意李靖的言辭。

    可如今歷經北上一個多月時間的相處,他已知這位李靖,實有着不下於安國公的才能。

    “他們也沒這底氣”

    嬴衝聞言也笑,眼中閃過了一抹傲然:“誠如李將軍之言,要攻打爐石堡,他們的兵力,還遠不夠”

    也就在他話落之時,城樓中諸人,就望見那對面,又有了動靜,

    “來了”

    嬴宣娘面露喜色:“又是那位柯離”

    不用她提醒,王承恩就看到了十四里外,那匈奴王旗再次出現。而位於旗幟前方的那人,正是之前的那位匈奴使者。

    一刻鐘之後,嬴衝在設於城中的中軍帳內,再次面見匈奴的左丞相柯離。

    相較於前次見面,這柯離又更多了幾分恭謹。他也不再廢話,一見面就開門見山:“我家單于有言,稱臣不可,我匈奴願奉大秦爲兄。由長生天見證,我家大單于將以靈臺起誓,匈奴人在安國公有生之年內,秦匈二國兩不相犯。朔方郡亦可割讓,卻需大秦出錢贖買,另開榷場二處,不禁鹽茶鐵器交易。此外和議期間,國公大人需得容我匈奴牧民,在楞河放牧”

    後面的內容,嬴衝並沒再聽下去。而是目光閃動,看向了王承恩。

    他其實並無權主持和議,接下來的事情,還是要上稟天聖帝,讓那政事堂與樞密院來決斷。之後的討價還價,也該是咸陽城內,那些部閣大佬們的責任。身爲秦軍主帥,他只需逼迫匈奴人低頭,就已盡到了責任。

    嬴衝只好奇,那位匈奴單于,爲何要將這兩不相犯的時間,定爲他的有生之年

    莫非那位草原雄主,也以爲自己只能再活個四五年若真是如此,那麼他會讓這位單于很失望的。

    咸陽宮中,光武侯李億先正在一位宦者的引領下,往御書房行去。

    他知這次陛下召見,是所爲何事。定然是爲此時陰山之南,那場戰局的勝負無疑,

    自從那位少年國公以先斬後奏的方式,率六十萬秦軍悍然北上。整個咸陽城內,朝野上下,都瀰漫着一種奇怪的氣氛。

    一方面許多人都擔心無比,認爲匈奴數百萬控弦之士,不好招惹。安國公此次貿然北征,只怕會有損兵折將的消息傳回;一方面又有不少人翹首以盼,巴不得那嬴衝,全軍覆沒於草原纔好。

    不過懾於那位國公之前,創下的諸多奇蹟般的戰績,在北上草原之後,又連續報捷。故而朝中,無論是爲北方戰局心憂者,還是那些幸災樂禍之輩,都多出了幾分耐心。只需前面不傳回確實的消息,就無人肯輕易表態。

    可這只是表面的平靜,幾乎所有關涉之人,都在時時緊盯着北面。從草原中傳回的任何一個消息,都會在短短時間內,瘋傳整個咸陽城,

    而城中那些所謂的精擅兵法之人,也似變成了香饃饃,頻繁的被各個勢家豪門召見,詢問北方詳細,秦軍有多少勝算等等

    這點就連天聖帝,也不例外,而他李億先身爲名將榜中,排位前二十者,自然也是朝野中,所有權貴們爭相請教的對象,

    沿途經過一處涼亭,李億先只見裏面嬴仇萬,嬴瑾瑜二位皇子,正在鴻臚寺儀官的教導下,在這亭中練習禮節。

    這二位見李億先到來,都是神色恭敬的,向他遙遙一揖。李億先不敢託大,同樣鄭重躬身,回以一禮,這才隨那宦者,繼續行往御書房方向。

    他一邊走,一邊卻在心中想着,剛纔的禮節,乃是封王之儀。換而言之,他們那位陛下,終於要給幾位皇子開府授爵了麼

    估計待北方的事情定下,就會決定下來。

    可當想及這些時日,那幾位時不時來府中拜訪的皇子們,李億先不禁感覺頭疼。

    陛下遲遲未封太子,這是取禍之由,日後大秦的朝局,真不知會怎樣

    對了說到封爵,此戰迫和匈奴之後,那位少年安國公,也該封王了吧

    世襲郡王不可能,可降一等襲爵的郡王,卻可板上釘釘。

    昔年戰友,能有子如此,真讓人豔羨。

    生子當如嬴安國啊

    那少年也忒會隱忍,可笑數年之前,他還在憂心老友之子,已經墮落到那般境地。

    五年蟄伏,世人皆輕之侮之;一朝奮起時,卻是直凌九霄

    待得李億先踏入御書房內,果見天聖帝,正在一副輿圖前,仔細盯着那陰山南麓的方向看着。

    聽得李億先的腳步聲傳來,天聖帝也不回頭,直接就詢問道:“我聽你昨日在謝府有言,這一戰,我朝大勝可期。那匈奴人,必定要求和不可”

    ps:三更求推薦求月票嗚嗚,好痛心,我的推薦票,我的月票,漸漸離我而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