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狂野年代 >第119章 國企困境
    臨安城內西側,一條較偏僻的街道上,一座上鎖的廠區。

    一箇中年男子拉下鎖鏈,嘎吱吱推開鐵門,帶頭走了進去,後面的陳大康父子和王國華隨後跟着他進入。

    一片荒煙漠草的景象頓時呈現在三人眼前。

    寬闊的水泥地上滿是龜裂,縫隙間頑強地生長着各種雜草,秋風瑟瑟,草搖蟻奔。

    “李祕書,這就是張縣長說得剛停業沒多久”陳篤忍不住問前面這個張副縣長的祕書。

    “地面做了有五年了,一直沒有好好保養,本來準備今年年底重做的,可是......”李祕書尷尬地笑笑,“小陳廠長,還是進去廠區看看吧,那裏情況還是不錯的。”

    陳大康也說道:“小篤,這種開放式的水泥場地本來就容易在夏季損壞,再加上如果長期沒有車輛和人行走,反而會加重這種狀況,我們還是跟着李祕書去看看廠區吧。”

    陳篤點點頭,“那就麻煩李祕書了。”

    李祕書偷偷鬆了口氣,帶着三人往廠房走去。

    陳篤一邊走,一邊四下打量,臉上並沒有什麼表情,心中思潮起伏。

    昨天的武林招商會順利結束,參會的11個地級市的百貨商店和供銷社,全部同達康日化簽訂了年度購銷合同,總合同金額高達1320萬,收到的明年第一個月預付款超過了100萬。

    相當一部分單位比較激進,簽了100萬以上,比如甬城的陳念辭,山陰的康經理,少量保守些的還是簽了最低檔的30萬金額。

    對於這些單位來說,30萬金額的三種產品,分到自己店裏以及下面各個縣鎮的下屬單位進行分銷,每家分攤下來也不過每個月幾百元而已,真的只能說是隨便賣賣,根本就不擔心完不成合同指標。

    要知道此前三個月,達康日化在臨安本地的銷售都已經超過30萬了。

    陳篤相信隨着銷售部深入到各個地區去開展促銷活動後,這些單位很快就會再次進貨,到明年年底能夠參加港澳旅行團的人數將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應該是看到達康昨天的亮眼成績,由寧革文邀請過來參會的臨a縣常務副縣長張副縣長在會後向達康日化提出了一項很有意思的動議,由達康日化來收購已經停產將近半年的臨安洗衣粉廠。

    建國後幾十年的計劃經濟時代,造就了中國國內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幾乎每個縣城都擁有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無論是輕工業的毛紡、日化、服裝,還是重工業的鋼鐵、熱電、機械。

    在這種模式下,除了一部分原料需要由國家調撥從外界流入外,每個縣城每個城市其實都是一個完備的自給自足體系,產供銷可以做到完美調度安排。

    這也是計劃經濟體制最優化的結果。

    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商品的銷售開始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在更優質更便宜的外來商品面前,這種帶有地域特色的封閉式生產銷售模式幾乎是一觸即潰。

    臨安洗衣粉廠很不幸就在此列。

    建立於解放後不久的這家老國營工廠,安逸地經歷了計劃經濟時代,在大變乍起的八十年代也曾奮起過。

    85年,在原來廠長的力主和原來縣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該廠咬緊牙關耗費鉅額外匯從德國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6000雙槍噴粉塔,第二年將年產量擴增到一萬噸,其生產的天目牌洗衣粉曾經一度佔據之江省半壁江山,可謂紅極一時。

    然而,隨着老領導班子的相繼離職,新上任的領導班子忽視了產品更新、品牌建設和渠道維護,原有的銷售渠道很快被之江省南部兩家同類企業慢慢侵蝕,再加上外匯貸款的沉重壓力,這家洗衣粉廠從兩年前就開始陷入了困境,直到半年前最終停產。

    臨安洗衣粉廠的經歷只是個縮影,現在並不罕見,將來更是會經常見到。

    90年國內這種情況只能說初露端倪,等92初年總設計師南巡後,市場經濟模式就成了中央唯一的選擇,那時候國內會有更多的適應不了市場經濟模式的國營工廠陷入困境,從而造就了九十年代中後期席捲華夏的“破產下崗潮”。

    接下來就有了史上最無恥的春晚絕句“我不下崗誰下崗”,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永久的沉淪。

    所謂改制帶來的國企破產轉賣和員工下崗再就業這兩大歷史浪潮,陳篤無意評價,也沒本事評價,他只能感慨一聲或許可以做得更周全些,然後做好自己能做的。

    在達康日化前來考察這家洗衣粉廠的今天,他要做的就是全面評估,謹慎決定。

    洗衣粉廠的廣場狀況堪憂,可廠房情況倒的確如李祕書所言真的不錯,畢竟85年爲了引進進口生產線,廠房和廣場同時翻修過。

    李祕書直接帶着他們進入了生產車間,指着那座鋼塔說:“這就是從德國巴斯夫引進的6000雙槍噴粉塔生產線,是國內第一家擁有這個規格生產線的縣級工廠,直到今年爲止,國內也只有魔都白貓擁有同樣的一條。”

    三人上前仔細看過,暗暗鬆了口氣,生產線維護得還算不錯,並沒有出現鏽跡。

    李祕書笑着說:“請放心,廠裏有安排人手每個月過來進行維護,生產線絕對可以馬上開工。”

    陳篤問道:“李祕書,這條生產線自投產以來,最高年產量也不過1萬噸,而據我所知,去年白貓使用同樣的生產線,創造了年產2.5萬噸的產量,我可以瞭解下,這裏面存在什麼問題嗎”

    李祕書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坦誠地說:“巴斯夫這條生產線最大設計年產量可以達到5萬噸,85年投產後產量上去,銷量提升速度並沒有這麼快,在86年達到最高峯2萬噸後,就開始逐年下滑。”

    陳大康若有所悟地說:“86年......我記得老書記是87年初退休的吧。”

    “是的,這裏面......你們懂得,我不能多說。”李祕書尷尬地點頭。

    此前張副縣長暗示過,寧革文則乾脆明說過,87年,力主推動引進進口生產線的老書記退休,洗衣粉廠的領導班子隨之有了較大的變動,從此走上了衰退之路。

    而隨着去年新的領導班子的上臺,特別是主管工商業的張副縣長的就職,盤活這種即將死亡的國營工廠就成了領導們的工作重心之一。

    洗衣粉廠成了第一個目標,因爲兩個原因,第一它還欠着省裏50萬美金的外匯貸款,第二它至少曾經輝煌過,復活難度看上去要小一些。

    於是當達康日化橫空出世後,作爲一個有抱負有魄力的新官,張副縣長便當即有了決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