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養了個地球 >第十五章 我需要五年級的課本!
    對於一個文明來說,不一定一直都在向前進步。

    許多時候,文明會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後退。

    如果拿幻想作品裏來舉例,《哈利波特》當中的魔法師們,他們建立的魔法文明就是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他們總是會說,以前有個很厲害很厲害的東西,叫做死亡聖盃。

    以前有個很厲害很厲害的人叫做梅林。

    或許,大家對於這個的感受不是非常的清楚。

    但是,如果在一個貧瘠地時代。

    一個老者向他的學生們描繪,從前有一個名爲科學的東西。

    那時候,我們可以用這個科學,製造出名爲“原子彈”的東西,這種東西,只要小小的一枚,就能摧毀一座城市。

    還比如我們曾經有一個叫做火箭的東西,他甚至能夠衝出這片蒼穹,到達世界之外的世界。

    如果,人類文明真的這麼描述過去的事物,那麼人類文明也快玩完了。

    而一個在前進的文明,不會數自己已經獲得了什麼成就,而是回想自己還沒有什麼沒有獲得。

    就如同現在,薛旺挺進太陽深處,對於地球上的人類文明來說,就是一次前無古人的巨大狂歡。

    科研工作者們,幾乎都在分析薛旺所傳回來的資料。

    這種設計了各個不同領域高度協作的複雜內容,儘管解讀起來不是很容易,但是大家的熱情卻非常的洋溢。

    而太陽內部的種種謎題,對於地球文明來說,也是一個個瑰寶。

    雖然說,太陽的主人,希望用這些謎題來困住薛旺。

    但是,科學研究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理念。

    就是提問比解答更加重要。

    而太陽的主人,相當於提問了很多超出地球文明當前數學或者說是科技水平能夠提出的問題範疇。

    而這些問題,又符合基本的數學和科技邏輯。

    所以,地球文明就可以依照現有的科技能力,去一點點推演這些問題。

    而那些運算量巨大的東西,不管是交給薛旺,讓他用螺旋力計算,還是用地球上的超算來計算,都不是特別大的難題。

    這就像是一個懂得解題思路的學生,擁有計算器一樣如虎添翼。

    而當地球上的生命,熟悉了這個節奏之後,解題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而太陽的主人,爲此也越來越着急。

    最開始的時候,她提出的問題,還是太陽上的電磁波生命提出來的。

    但是,到了後面,卻不是由電磁波生命提出來的。

    而是她自身所在文明的試題了。

    由於電磁波生命擁有相比於碳基生命更快的思維速度,再加上太陽的主人,所在的文明歷史已經有了數千萬年。

    因此,他們積累了相當多的知識。

    甚至,許多對於他們一點用都沒有的知識,他們都儲存了許多。

    而他們,也學習一些文明的辦法,用恆星裏的澎湃能量,構造了一個虛擬世界。

    然後,在這個基於真實宇宙規則的虛擬世界裏面,實驗他們的各種想法。

    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爲了在建造前哨陣地的時候,那些被他們扶持的文明,能夠更快的發展。

    他們對於他們所需要扶持的文明,採用的並不是溫吞水的策略。

    一點點等待他們成長。

    而是一種完全基於神學的揠苗助長。

    首先,他們這些能量生命就是神,一切的本土土著,都要服從神的一切想法,且不可置疑神。

    如果他們置疑神,就會被神抹殺。

    他們只需要服從者,而不需要其他的任何東西。

    但是,想要做到這一切,卻需要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

    這個努力,就是在虛擬世界裏面,演化他們所遇到的土著文明,然後經過一次次的實驗,試驗出能夠最快讓他們擁有建設基站的能力。

    而現在他們研究出的好處,就因爲一個傻傻的太陽主人,就全部免費贈送給薛旺和他身後的地球文明瞭。

    這個奇蹟年,遠比過去的牛頓奇蹟年,亦或是愛因斯坦奇蹟年,還要奇蹟很多。

    牛頓和愛因斯坦,不過是一年發表了三篇對於人類科學事業,有着很重要影響的文章而已。

    而現在的太陽奇蹟年,全世界一共發了超過一千篇文章。

    這些文章分爲各個領域,每一個領域的文章,都堪比當初牛頓和愛因斯坦奇蹟年所發佈的文章對於人類科學的重要性。

    也就是說,人類科技的基礎,也就是科技根基,得到了一個本質的提升。

    而這些提升,很快就應用在了實際領域上。

    而那些經過升級和強化的超級計算機,現在每天所作的就是計算新的難題。

    這種正向循環,簡直讓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覺得自己還能再幹五百年。

    什麼996?那簡直弱爆了。

    在面對科技不斷前進的機會之下,他們恨不得每天007!

    不過,人類作爲碳基生物,最可悲的一件事情,就是人類需要休息。

    不過,就算是這樣,科研人員們也開始了三班倒的接力科研。

    在以前,人們一直認爲科研這種東西,並非是越多人越好。

    因爲,知識的傳遞是有成本的。

    因此,一個少量人數的穩定團隊,纔是最有可能出成果的。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當新生代的科研工作者足夠多的時候,足夠優秀的人才足夠多的時候。

    當一個眼神就能化作千言萬語讓對方理解你的想法的時候,那種什麼只有少量人的效率才最高的理念,都成爲了一種狗屁。

    因爲這種不斷的刺激,那些還在小學的孩子們,夢想紛紛變爲了長大要做科學家。

    而這種想法,與舊時代那種小時候想要做工程師,長大了卻想做資本家不同。

    這個時代,已經不以錢爲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指標。

    而是用論文,用成績來說話。

    你發表了一片國家級論文?

    那你就是青年才俊,就能夠有許多和你性別相反的同類生物,像你表達愛意。

    而若是你發表了一篇地球級的論文?

    那麼你就是天才,你就擁有舊時代大資本家纔有的種種特權。

    當然了,一般而言那些能夠發表地球級論文的科學家,也沒有什麼時間來享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