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命王泉正式宣讀李績卸任尚書左僕射的詔書。.

    “大唐皇帝令,英國公李績上表請辭尚書左僕射一職,英國公兢兢業業輔佐先帝,又輔佐朕,朕雖有不捨,但念其年事已高,又誠心請辭,朕特恩准其卸任左僕射一職。”

    “但仍任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繼續輔佐朕處理朝政,詔書如右,符到奉行,永徽元年十月初三。”王泉當着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向大家宣讀詔書。

    “臣李績奉詔!”李績跪拜謝恩領旨,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雖然李績辭去尚書左僕射一職,但是他依舊可以以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務執掌政事。

    “英國公卸任尚書左僕射一職,朕想要再選一位賢才,擔任尚書左僕射一職,更好的輔佐朕。”李承乾道。

    “不知陛下打算讓何人頂替英國公的位置,任職尚書左僕射?”長孫無忌問道。

    “朕心裏確實有一人選,以其才能,擔任尚書左僕射倒也沒有什麼問題,太尉這麼問,莫非也有什麼人選,想要推薦一二。”李承乾道。

    “老臣這裏確實有幾個合適的人選,這是名單,還請陛下御覽。”長孫無忌從袖子裏拿出一份名單道。

    在李承乾的示意下,王泉上前拿過名單,回到李承乾身邊,將名單交給。

    李承乾接過名單,打開隨意的看了一眼,上面都是些跟長孫無忌關係不錯,多有來往的老臣。

    看過之後,李承乾心生不瞞,這纔剛剛宣佈李績卸職,長孫無忌卻早已經準備好了名單,怕是圖謀不。

    “太尉呈上來的名單,朕已經御覽過了,但朕心裏早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這名單上的人,就不加入尚書左僕射的競爭了!”李承乾說道。

    “不知是哪位賢能,能入的陛下的眼。”長孫無忌道。

    他爲皇帝挑選的這些人,除了跟他有些關係,也經常走動以外,無論能力還是資歷,都足以勝任尚書左僕射一職。

    “即日起,朕冊封吳王李恪爲尚書左僕射,輔佐朕處理朝政。”李承乾當衆宣佈。

    爲了保持朝廷之中的勢力平衡,李承乾只能將李恪拉出來,推到尚書左僕射的位置上,來制衡長孫無忌等人的勢力。

    這便是所謂的帝王之術——制衡。

    只有平衡了朝中大臣之間的勢力,他才能夠更好的駕馭這些大臣。

    “臣李恪謝主隆恩!”李恪急忙起身,一個箭步走到大殿中間,行禮謝恩道。

    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皇帝大哥這麼信任他,居然讓他做尚書左僕射,他心裏清楚,這更多還是皇帝爲了平衡大臣之間的勢力,纔將他推出來拉仇恨。

    但李恪依舊滿心歡喜,因爲皇帝大哥還是信任他的,宰相的位置不是什麼人想坐就坐的。

    “陛下!這怎麼可以!”長孫無忌大喫一驚,他沒有想到李承乾居然會將李恪推出來。

    “有何不可!先帝在世之時,常常誇讚李恪賢能,還說李恪英果類他。”

    “先帝常跟朕說,李恪和李泰是最賢能的人,太尉這麼反對,是在質疑朕?還是在質疑先帝?”李承乾道,敢質疑他,連死去的先帝都拉出來,看你們怎麼辦。

    “老臣並非質疑陛下,也並非質疑先帝,只是吳王李恪資歷尚淺,怕是難以擔任左僕射一職。”長孫無忌道。

    “陛下!尚書左僕射一職位高權重,稍有閃失,那可是要危害到我大唐的安危。”

    “想要坐在這樣重要的位置,能力和資歷缺一不可,吳王李恪的能力雖然不錯,可他畢竟年輕,資歷尚淺,恐難以擔當左僕射這樣的重任。”褚遂良站了出來說道。

    褚遂良跟長孫無忌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自然也不希望李恪就這樣上位,他們擔心李恪會威脅到他們的利益。

    “吳王李恪雖然資歷尚淺,但不是還有英國公李績,以及你們在嗎?只要你們同心協力,幫助李恪,不就一切都能夠迎刃而解。”

    “我們不能因爲李恪年輕,資歷不夠就否定李恪的能力,任何資歷都是要要一步一步積累上去的。”

    “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同心協力,切莫以個人之私力而罔顧大唐之利益。”李承乾道。

    無論如何,他今天都要力排衆議,將吳王李恪推到宰相的位置,讓他去抗衡長孫無忌等人,順便吸引火力。

    “陛下!吳王李恪出任安州都督的時候,剛到任不到一年,便因遊獵過度、損壞百姓的莊稼,而被御史柳範彈劾。”

    “先帝因此震怒,罷免吳王都督官職,後來,吳王李恪更是放縱自己與乳母之子博簺,先帝更是將吳王的封地削去三百戶。”

    “陛下!吳王李恪劣跡斑斑,難以擔當大任,陛下又怎麼能夠任命他爲尚書左僕射。”一名官員出列說道。

    李承乾一眼便看出這個人是長孫無忌的人。

    真以爲就你有人,朕手底下就沒人嗎?李承乾心裏想着,目光卻暗示許敬宗等人行動。

    接收到來自皇帝發來的信號,許敬宗第一個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許敬宗有話要說。”

    “許卿有什麼話但說無妨。”李承乾配合道。

    “臣以爲吳王李恪還是足以擔任尚書左僕射一職,他雖然以前有些劣跡,但是先帝早已經告誡過吳王。”

    “後來吳王不也吸取了教訓,聽從了先帝告誡,改變了以往的陋習,在任上也算是兢兢業業。”

    “將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們都能夠安居樂業,這些都是吳王李恪的功勞。”

    “臣以爲吳王李恪有實力擔任尚書左僕射一職。”許敬宗說道。

    “臣以爲許尚書言之有理,吳王李恪堪當大任。”李敬玄站了出來說道。

    “臣等附議!”李承乾手下的人都站了出來,力挺吳王李恪出任尚書左僕射。

    在朝堂之上,形成兩股實力的對抗,互相僵持着。

    許敬宗等人的態度,足以證明皇帝要讓吳王李恪坐上尚書左僕射位子,是多麼堅定的決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