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日耳曼涅槃 >第62章 海洋熱潮
    夜風鼓舞,濤聲轟鳴,不斷有海浪拍擊在赤紅色的崖壁礁岩上,激起漫天銀白色的水霧。山崖之上的米爾維克軍官學校裏燈火點點,祥和靜謐,在天空那輪明月的照耀下,彷彿流動着一片銀白色的淡雅光暈。

    位於學校圖書館內的一處靠窗的座位跟前,方彥拿着一張由德意志中央銀行開出的賬戶單,清俊秀逸的臉上滿是喜悅的笑容;這是古納雅爾出版社爲他提供的稿酬匯款賬戶,而上面的資金也隨着當前11月的過去,在新一筆匯款的注入之後得到了刷新。面世半年以來,方彥的那本公海艦隊興衰啓示錄已經銷出了接近40萬本,即便是向政府上繳了個人稅款之後,現在留存於他賬戶中的金額也達到了200萬馬克之巨。這使得他超越了托馬斯·曼、赫爾曼·黑塞等文學巨擎,成爲了當前德國最時行的作家。儘管方彥的便宜老爹魯道夫已經掌握了數十倍於此的龐大資產,孤身潛入北美虎穴的小叔瓦爾特每個月也都能向家中轉移不低於這個數目的美金,但由於方彥本身並沒有走上繼承家業的從商道路,家中的絕大多數財富在名義上都不屬於他,因此這筆豐厚的收入仍是讓少年喜不自勝。相比於那筆每次都要分給老齊亞諾啃上一口的戰艦設計專利費,這份資金纔是真正只屬於方彥一個人的收入,而這種自己支配的感覺是和向魯道夫求援截然不同的。

    “這下研製遠程多發飛機的資金有着落了。”方彥美滋滋地將賬戶單收入貼身內衣的荷包中,用只能讓自己聽到的聲音喃喃低語道。由於這個項目在目前看來並不具備太大的商業潛力,方彥要想將其投入正規的話,從魯道夫那裏得到的贊助也就不會很多,自己必須做好先行放血的準備。不過對於這一項目的今後發展前景,方彥卻是充滿信心的;且不說飛行器進入全金屬時代後所必然興起的空中客運,光是德國重整軍備所要訂購的飛機,就足以讓自己撈回現在所有的投入。

    心情大好的方彥照例翻開一份今天的報紙,以求從中獲得國內外的最新信息;很快的,他就在第二頁上發現了足夠令自己關注的報到。10月29日,國會以301票對54票的絕對優勢通過了追加建造一艘新型巡洋艦的預算,從而讓今年開工的新型巡洋艦數量達到4艘;海軍中將雷德爾在今天的11月2日親臨威廉造船廠參加了開工儀式,並在放下龍骨之後發表了激情洋溢的講話。“昔年公海艦隊的榮譽由此重拾,今日德意志海軍的夢想由此締造。”“我們誓要追求原本就屬於我們的合理海上權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理由對此進行蠻橫的干涉。”

    看到這個原本並不存在於歷史位面的第4艘造艦預算,以及雷德爾那幾乎是毫無顧忌的強硬表態,方彥便有超過8成的把握斷定:這是自己那本書在德國國內引發強烈反向之後,趁勢而起的海軍和右翼勢力所向政府提出的要求了。在這種鼓動並引導民間及政黨勢力,向手握錢袋子的政府施壓的事情上,雷德爾的老練手腕幾乎和昔日的提爾皮茨一脈相承;面對吵吵嚷嚷、羣情激奮的國會議員,別無他法的政府內閣只能選擇進行妥協。實際上,這也正是後來雷德爾能最終問鼎海軍總司令寶座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先從政府手中搞到了足夠多的經費,之後的那些工作纔會有展開的前提。

    饒是方彥在寫這本興衰啓示錄的時候,其中的一個重要意圖就是重塑德國民衆的海洋熱情,但當他真正看到了海軍撥款較歷史位面得到增加之後,心中仍舊泛起了一陣難以遏制的激動。這種對國民的意識形態所進行的影響和轉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最潤物細無聲、同時也是最有效的強軍手段;只有一個國家的民衆始終嚮往並支持着軍隊,這支依託於國家的力量才能得到其生存和壯大所不可或缺的人才和經費,這比設計出一艘舉世無敵的戰艦還要好得多!

    由於世界大戰期間的無所作爲、推翻德皇專制時形成的紅色堡壘、以及在魏瑪共和初期的卡普政變中所充當的不光彩角色,使得德國海軍在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揹負着怯敵畏戰的懦夫、11月叛徒的搖籃、和顛覆政府的罪人的種種惡名。這種在國內左右兩翼勢力和民衆面前都處在兩頭不是人的尷尬地位,無疑極大阻礙了德國海軍的重建:沒有誰願意將錢繼續投入到海軍這個只吃飯不賣力、關鍵時刻甚至還可能會反咬主人一口的白眼狼身上去,更何況其對於德國的意義,也因爲當年英德反目成仇、並導致德意志陷入今天的慘痛浩劫的前車之鑑而遭到了極大的質疑。而現在,一支強大的德國海軍的存在意義,已經被方彥完整地彰示在國人面前了,這對於德國海軍未來的發展無疑是一股極大的助力!

    “聽出版社的人說,他們正在準備將這本書的翻譯出版權賣給國外的公司,我很期待英國人在讀完這本書後的那張面色鐵青的臉啊。”方彥忽然想到了這裏,神情間也多了幾分冷笑和譏嘲的說道。他在這本書中所寫的幾乎每一句話語,都是對寡廉鮮恥、顛倒黑白的撒克遜老強盜的狠狠鐵錘,將對方最想要掩飾的陰暗和醜惡面全部抖露在光天烈日之下。雖然現在德國仍舊遠不是英國的對手,但這種以個人名義在言辭上的挑釁卻也完全不會有絲毫的問題。

    讓方彥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番更多的是出於意氣行事的考慮,卻是在無心插柳當中長出了一片繁盛的樹蔭。

    月華皎潔,星輝如水,蜿蜒迤邐的泰晤士河從倫敦市中心靜靜流過,將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的核心倒映得光影搖晃,如同幻境。

    經過戰後8年的舔舐傷口和恢復元氣,昔日那場世界大戰對這個國家造成的創傷似乎已經被盡數抹平了;放眼望去,整座城市華燈璀璨,光彩熠熠,那高峻秀拔的建築、閃耀絢麗的霓虹、車水馬龍的街道、喧囂鼎沸的聲音……如此種種,讓任何一個到訪這裏的人,都會不由得對它的繁華鼎盛給予最頂級的讚譽。然而,只要是對當前的世界形勢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這個外表依舊強大的國家,所隱含的如同長河注海、落日西沉般無法逆轉的嚴重沉痾痼疾。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那在此前兩個多世紀裏所積累起來的霸權,就隨着4年殘酷血腥的戰爭而徹底化作了紛飛四散的雨後烏雲。那個大洋彼岸的美國,以勢不可擋的氣魄一腳將英國從世界霸主的位置上踢落,直到這時,倫敦的紳士們才悲哀地發現自己已經退化成了一隻瘦骨嶙峋的鬣狗,根本無法和美國這頭氣血旺盛的少年雄獅爭鋒。美國的工業總量是英國的5倍,國民總收入是英國的4倍,世界中心早已從英倫悄然轉移到了北美,英國人只能守着自己那些鬆散的殖民聯邦、以3300萬平方公里的虛妄國土面積來聊以**。

    而即便是在戰前那令英國最爲敏感的海洋領域,英國在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中也爲自己的海上霸權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昔日的兩強標準徹底崩碎,美國獲得了和英國完全平起平坐的超然地位。而在10年前,德國只是想要英國60%的主力艦噸位,就被英國視爲“狂妄至極”的“挑釁”。更爲糟糕的是,英國海軍這個“第一”的位置也完全是毫無根基的水中浮萍,只要美國人願意,隨時都能超越英國成爲新的海上主宰!

    面對美國這個強勢崛起的撒克遜表弟,昔日威凌九天十地的大英帝國如今卻已似技窮黔驢;而來自東歐的布爾什維克狂瀾和西歐諸國的傾軋對決,也讓這個曾經的資本主義龍頭爲之心力交瘁。屬於倫敦的時代已經徹底不復返了,連帶其對歐洲諸國的影響力也大幅下降,以往被奉爲神明法旨的倫敦意志,現在都能被歐陸諸國們加以選擇性的無視。無論是法國進軍魯爾,還是德國向美國請求經濟援助,原本在歐陸博弈中至關重要的英國都被晾在了一旁,根本不予以決定性的重視。照耀了不列顛上空三個多世紀的璀璨神陽,如今已是光芒暗斂、隆隆西沉,唐寧街的主人縱然有百般不甘、千重悲恨,可誰又能以一己之力改變這番大勢?

    在這種情況下,戰後的英國只能打腫臉充胖子,他們一邊竭力掩蓋自己那已經是虛弱衰頹的二流國家本質,一邊向世界諸國進行傳教式的洗腦,用德皇威廉二世的國破慘劇來“諄諄教誨”後起的工業國家們,切莫再打波塞冬的歪腦筋,以免爲自己引來滅亡巨禍。原本這番謊言算是編造得天衣無縫,然而隨着方彥那本書的翻譯傳入,英國政府高層發現自己的那塊遮羞布已經被人徹底掀破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