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日耳曼涅槃 >第402章 序幕拉開
    根據陸軍的演練評估,強攻埃本-埃邁爾要塞是絕對行不通的。除了它自身足夠堅固,且坐落在一處非常噁心、幾乎可以說是一夫當關的地形上外,北線德軍還有更重要的目標,那便是控制阿爾伯特運河上的3座大橋。

    對於坐擁27個師、總兵力將近80萬人的b集團軍羣而言,這3座可以川流不息通過重型車輛的橋樑,無疑是他們能按計劃迅速攻入比利時腹地的關鍵。如果比利時人把橋炸掉,德軍就只能強渡運河,付出更多傷亡不說,整個進攻時間表也會往後拖延。因此,倘若德軍前腳強攻要塞,那麼守衛3座橋樑的比利時軍隊後腳就能按下起爆開關——據情報顯示,比利時人早已在橋墩下方安設了炸藥。

    在這種情況下,派出空降部隊實施攻擊的策略便也行不通了。因爲就算德國傘兵能空降到這些橋樑的背後去消滅大橋守衛,但運輸機在空投之前所發出的巨大轟鳴聲,就會暴露自己的意圖。此外,即使傘兵以最快的出艙速度,在離地面90米的最低高度跳傘,並且還如有神助的成功制服了大橋的守衛,但埃本-埃邁爾要塞裏的重型火炮也同樣能夠摧毀這三座橋樑。

    最關鍵的是,這樣做的成功性完全取決於敵人的判斷力。如果守衛大橋的比利時軍官是個很敏感的傢伙,他一聽到德國運輸機的轟鳴聲就毫不猶豫的下達了炸橋的命令,那麼,德國傘兵也只能乾瞪眼了。

    所以,奪取埃本-埃邁爾要塞以及3座橋樑的行動不僅要同時進行,而且還要足夠隱蔽。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就要制服他們的抵抗。最後希特勒不得不落下臉,去向一名年輕的女性請教對策。儘管希特勒的世界觀認爲女人都是毫無智力的動物,只能作爲男人在生活中的附庸品養育後代,但這位年輕女性卻是女子中的真-戰鬥機,她便是堪稱20世紀最強女飛行家的漢娜-萊契。

    早在1937年,漢娜-萊契就是德國陸航特別招收的精英試飛員,除了駕駛斯圖卡、道尼爾-217等型號的原型機進行測試之外,漢娜-萊契還作爲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機的試飛員而被載入史冊。在戰前代表德國參加的一系列飛行比賽裏,漢娜幾乎是拿獎拿到手軟,並不斷刷新飛行記錄,而她也因此被戈培爾的宣傳機器樹立爲女性的榜樣,並受到包括希特勒在內的衆多國社黨高官的接見。

    雖然漢娜試飛了已有不下十種新機型,但她最喜歡和最擅長的,仍然是中學時期學會的滑翔機。所以,當她聽到希特勒說起攻擊埃本-埃邁爾要塞的困難時,便立即提議道:“我們可以採用滑翔機進行無聲的突襲。沒錯,就用滑翔機!”

    漢娜的提議讓希特勒醍醐灌頂。在又詢問了幾名陸航資深將領並得到肯定答覆之後,1939年11月,希特勒親自督導組建了一支精銳的突擊隊。儘管德國傘兵大多都要投入到荷蘭方向作戰,留給奪取埃本-埃邁爾要塞及3座橋樑的兵力只剩下約400人,但負責指揮這支突擊隊的科赫上尉認爲人太多反而容易暴露目標,只要人員足夠精銳,就完全能夠達成預訂的作戰目的。

    隨後,科赫上尉便開始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他把部隊分成4個分隊,第1分隊負責突擊埃本-埃邁爾要塞,其餘3個分隊負責奪佔艾伯特運河上的三座橋樑。各分隊又進一步地規劃了各項任務,有噴火器組(用於摧毀地堡)、機槍組、反坦克組、迫擊炮組,和及爆破組。科赫要求每個士兵至少要掌握兩種技能,如果這些組的成員被打散或者犧牲,其餘的成員也可以代替他來完成任務。

    根據這些設想,科赫率領他的部隊,在靠近捷克舊邊界的空軍基地展開了極其艱苦和嚴格的訓練。光是讓滑翔機在狹窄的要塞頂部順利着陸,德軍飛行員就各自演練了不下一百次,要塞表面的僞裝工事更是被突擊隊員摸得精熟,對如何佔領要塞表面、癱瘓其炮臺火力瞭如指掌。這種高強度的祕密訓練持續了將近半年,截止到1940年4月底,所有突擊隊員都已對他們的任務無比熟悉。

    最後的問題是選擇具體突襲時間。由於德國陸軍將“黃色方案”的行動時間定於凌晨3時,而滑翔機駕駛員想要把飛機準確降落在狹小的要塞上方,這個時間無疑太早了。滑翔機飛臨要塞上空時必須是天色微明。過早,天色太暗,看不清地形;過晚,天已放亮,則一定會暴露。最理想的時間應該在日出前30分鐘。這個時間是無數次訓練總結出來的,此時滑翔機駕駛員剛好能勉強看清地形。

    所以,陸軍總攻時間必須修改。否則正面戰鬥一旦打響,距離國境線上不遠的埃本-埃邁爾要塞守衛人員一定會提高戰鬥警戒,這對突擊隊員的奇襲極爲不利。此外,實施攻擊的這天,比利時上空還需要颳起西風。因爲滑翔機是不帶動力的載具,必須在迎風時才能獲得足夠的升力以達到理想的航程。倘若出現無風或者順風的情況,運輸機就必須把滑翔機多拖帶一段距離進入比利時領空,屆時發動機的轟鳴聲就會驚醒地面的比軍士兵,從而令要塞守軍也進入一級戰備。

    爲此希特勒親自出面干預,把“黃色方案”進攻時間定爲日出前30分鐘。同時,後者的攻擊日期也讓位於突擊部隊的需求,在氣象部門給出比利時邊境的準確預報後再展開行動。由於清楚這些祕辛,方彥纔對最高統帥部這種看似舉棋不定的姿態心如明鏡,用不了幾天,翌日進攻的命令就會傳遍整個部隊。

    5月9日清晨,德國氣象專家終於給出了理想的預報訊息。身臨重大選擇關頭的希特勒沒有出現如常人一般的掙扎及猶豫,而是果斷下令全軍於5月10日出擊。爲了這一刻,希特勒已經等待了7個月之久,去歲的種種不利條件如今都已被他戰勝克服,兵強馬壯的陸軍終於可以向夙敵亮出銳利的刀鋒!

    儘管德軍各部都對這道時間緊迫的命令感到突然和詫異,但在平時的嚴格訓練下,從上將到列兵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接到命令之後,所有人便立即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方彥甚至來不及去十幾公里外的第7裝甲師駐地向隆美爾互勉道別,便得知這支部隊已然全軍拔營。如果此時有人乘坐飛機在科布倫茨上空俯瞰,就會發現無邊無際的“野原灰”正在大地上如海潮涌動,數以萬計的車輛與馬匹川流行進其間,構成了一幅豪邁浩大的壯麗畫卷。

    當天夜晚,總數達93個師的德軍便在南北800公里長的戰線上集結完畢。這是一支比1914年“施裏芬計劃”實施時更爲龐大的部隊:希特勒在吞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蘭之後,爲德國增加了約1200萬可靠的日耳曼族裔,這些人口爲德國陸軍又貢獻了10個常備師,使得其武裝力量規模比第二帝國鼎盛時期還要強大。信心十足的希特勒當晚乘坐元首專列離開了柏林,準備前往西線總部親自指揮作戰:這次德軍有一個大膽的戰略計劃,一旦成功就足可定鼎西線戰事。

    初夏的夜短暫而平靜,5月10日凌晨4時27分,第一抹絢麗的赤橙光芒刺破東方天際,傾灑在碧波粼粼的萊茵河兩岸。第19裝甲軍軍長古德里安昂首站在指揮車上,中將軍服被晨風吹得獵獵作響,在他身後,三路裝甲縱隊宛若浩瀚長龍,綿延到地平線後根本望不到盡頭。

    此時,光是古德里安麾下的3個裝甲師,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數目就超過了1千輛。再加上其它的車輛載具和另外幾支機械化部隊,整個裝甲集羣一直延展到了萊茵河以東將近200公里的德國腹心地帶。

    晨曦越來越亮,將天地間殘存的黑暗驅散,矗立在萊茵河畔的巨大尼德瓦爾德紀念碑逐漸出現在人們眼前。象徵德意志帝國的日耳曼妮婭女神雕像高舉王冠,左手長劍在握,彷彿在致敬1870年色當戰役,和那場凡爾賽鏡廳的加冕典禮。

    見此情景,古德里安不禁熱淚盈眶,強烈的民族熱情在他心中奔騰翻涌,忍不住唱起了雄壯的《守望萊茵》。26年前,正是在通往此地的一節列車上,還是中尉的他也觸目過同樣的場景,和戰友們唱過同樣的歌曲。受到古德里安的感染,指揮車上的幾名軍官也心潮澎湃地匯入了這首戰歌當中,雄渾激昂的男聲漸漸壯大匯聚,並最終在整片天地間響徹迴盪。

    舉目仰望,藍天無垠。26載歲月流轉飛逝,紀念碑沒有變,面前的敵人也沒有變。所不同的是,當年日耳曼民族爲威廉皇帝而戰,而今天,他們將爲自己宣誓效忠的傳奇救星——阿道夫-希特勒元首而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