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八十三章 安邦在德不在險
    心情都很。

    也由此可以說明,汴梁城的繁榮程度,以及此時的宋朝到底昌盛。

    雖然軍隊的戰力弱了一點,但是,不可否認它經濟上面的成功,至少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遠遠的,甚至都還沒到城前,李小魚他們就是看到,一座巨大的城池是橫亙在前方,這是一座雄偉的巨城,外城方園足有四十餘里,高達十多丈,連護城河都寬達三十多米,令人震撼,有着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

    而護城河的兩岸遍種楊柳,“粉牆朱戶”,不過卻禁止行人往來行走。

    城牆除四正門留有寬闊的御道外,東城西城北城還設有各種城門水門,皆有重兵把守。

    因爲汴梁城內運河發達,幾乎可以說是一座水城,用東方威尼斯來形容也絕不爲過。

    畢竟想要供養這樣繁華巨大的一座城市居民的日常開支,陸運是不可能的,全靠漕運,將整個天下的物質都通過發達的水系調運過來,才能維持汴梁城的正常運轉。

    不過說了這麼多汴梁城的好處,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相反,還有十分大的弊端,甚至這個弊端,就是導致了北宋亡國的原因之一。

    那就是汴梁城雖然水系發達,將全國各地都通過漕運連接起來,但是,它卻是處在平原地帶,根本無險可守,因此,在當初立汴梁城爲都城時,還經受過很大一番波折。

    在最開始的公元960年,太祖皇帝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後,汴梁其實並不是建都的首選。

    因爲太祖皇帝就是考慮到汴梁城“形勢渙散,防維爲難”,於是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

    可這一句話,卻遭到了羣臣的,故此想在洛陽建都。

    甚至到了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他就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並打算從此留在洛陽。

    可起居郎李符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可太祖皇帝卻根本不管什麼西行難不難,於同年三月丙子日從汴梁出發,在衆大臣和衛兵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洛陽。

    四月,一行人便是到達了洛陽,在南郊舉行合祭天地大典,而且神奇的是,在此之前洛陽地區連續一個月大雨不止,趙匡胤到達後,雨就停了下來,舉行合祭大典時晴空萬里。

    大典結束後,更有當地的父老說。

    “我輩少經亂離,不圖今日復見太平天子!”

    還有人非常愉快,當日下詔大赦,並當面獎勵建設洛陽有功的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

    兩天後,趙匡胤大宴羣臣,隨意賞賜,君臣共歡。在言談中,趙匡胤屢稱洛陽爲形勝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陽之意,羣臣見皇上興致正濃,不敢掃他的興,當時沒有誰開口進諫。

    趙匡胤見大家都不反對,以爲遷都之事可如願進行,卻不知羣臣雖表面不反對,但大多數人仍不樂意遷都。

    因爲遷都是牽涉到國家命運的大事,羣臣有意見不可能不提,況且他們知道趙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見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種機會向趙匡胤進諫。

    比如,一天,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見皇上略有閒暇,便上前進言,他說。

    “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這一番話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後梁建都汴梁以來,幾代統治者便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

    尤其是後周世宗柴榮,屢次下詔開挖運河。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詔疏導汴水北入開封五丈河,使齊魯舟楫都能到達開封;顯德五年(公元95年)三月,下詔開挖汴水口,引導河水達於淮水,使江、淮舟楫暢通無阻。

    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榮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在開封東面疏導汴水入於蔡水,“以通陳穎之漕”,又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

    趙匡胤建立宋王朝後,從建隆二年就着手在開封周圍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他首先下令開挖蔡河,使河流直達許鎮,以通淮右之漕。

    第二年,又調集數萬民工,從新鄭引閔水與蔡河匯合,使蔡河經陳、穎直達壽春。

    同年,又在開封城北進一步開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經不斷疏浚和開鑿後,基本形成以開封爲中心的運河系統。

    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經汴水入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蔡之粟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京東之粟由齊魯地區入五丈河達京。

    使汴梁便於取得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解決汴梁數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問題。

    這在當時是建都長安或洛陽都無法辦到的,所以趙匡胤認爲李懷忠的意見確實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變不了趙匡胤遷都的決心。

    最後,最出名的反對建議來了,就是晉王趙光義的安邦“在德不在險”。

    因爲羣臣的意見趙匡胤可以不聽,可晉王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卻不得不聽,畢竟是他的親弟弟,而且趙光義當時權勢極大,幾乎不弱於趙匡胤,有二天子之稱。

    當趙匡胤把遷都洛陽和長安利在有險可守的想法告訴趙光義時,趙光義就說:“在德不在險。”趙匡胤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可趙光義離開之後,趙匡胤便對左右嘆息說。

    “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需要說明的是,趙光義反駁趙匡胤的話不是空口白話,而引用了吳起的故事。

    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

    “吳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龍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爲敵國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