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近高低各不同
    當然,在雨氣候條件下,即使同爲私家園林,其風格既有相同一面,又有相異一面。

    面對風格差異中的這種大同中的小異,深層次的理解必須深入的探討兩種園林風格差異的原因。

    要知道我國造園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傳統,因而分佈地區相當廣泛,在歷史長河的洗煉中。

    像是在南宋以後的園林則更爲集中的分佈在北方的北京及承德即北方園林;長江下游的蘇杭及南京、揚州一帶即江南園林;以廣州爲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帶即嶺南園林。

    北方園林、江南園林與嶺南園林,三種園林是從地域上對傳統園林進行劃分。

    三種園林各具特色,是中國傳統園林不同地方風格的重要代表。

    北方園林壯麗大氣,江南園林輕盈淡雅,嶺南園林暢朗通透,共同體現了明清民間造園藝術的主要成就。

    一地理環境的差異江南泛指今長江下游的南京、揚州、蘇州、吳興、杭州一帶,經濟富庶繁華,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江南園林秀氣淡雅的特徵。

    嶺南泛指我國南方的五嶺以南的地區,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緯度低,受熱帶海洋氣流影響大,炎熱多雨,溼度大,年降水量1500~以上。

    夏秋兩季多臺風暴雨,侵入我國的颱風有80%在華南登陸。

    由此可見嶺南炎熱多雨多風的氣候與江南溫和溼潤的氣候相去甚遠。

    南北造園風格差異較大,從平面佈局、建築外觀、空間處理到尺度大小、色彩處理等方面都各自保持其獨特的形式和風格。

    一南一北,風格差異原因明顯。

    而江南園林與嶺南園林同處於南方潮熱多自然環境是藝術發展的物質基礎,也不可避免,因爲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藝術,自然環境則往往發揮更爲顯著的影響,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江南和嶺南兩種不同風格的造園藝術。“順天理,重實效”,爲適應嶺南炎熱氣候,嶺南園林佈局較江南園林更爲密集、緊湊,利於遮蔭,利於雨季的內部聯繫和防禦颱風襲擊。

    嶺南園林注重建築朝向,善於利用敞廳、連廊、天井、巷道組織通風。

    園內喜植高大喬木,不僅可供觀賞,更可遮蔭擋雨。

    “老榕樹大面積覆蓋遮蔽的陰涼效果尤爲宜人,亦堪稱嶺南園林之一絕。”

    建築多采用小面寬,大進深的平面形式,建築的牆體薄,屋頂薄,空間高敞通透更勝江南。

    爲抵禦颱風破壞,嶺南園林建築屋面出檐、起翹較江南園林小,鋪厚重的灰碌筒瓦,檐口平直,而使嶺南建築更多呈現樸實、穩重感。

    還有像是圈林使用者和設計者的差異中國古典園林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追求意境,崇尚山林野趣,將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結合,用意象的手法再現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從而寄託園林使用者和設計者希望擺脫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

    這是中國古典園林審美的共性,但是江南園林與嶺南園林又體現出一定的個性。

    江南園林重情調,而嶺南園林重情趣。

    古典園林作爲一種藝術品,不同的園林格調反映出不同的使用者和設計者的不同的審美情趣。

    “吳才大賢,盡出江南”,江南風物清嘉,人文薈萃,歷來是中華文苑藝林的淵蔽之地,特別是作爲江南私家園林精粹匯聚之地的蘇州,唐至清近1300年間,共出狀元50多人,爲全國之冠,蘇州名列畫史的著名畫家有1200多人,“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開創的吳門畫派,更代表了中國文人畫的顛峯。

    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高雅的精神追求,文人士大夫首先作爲一個文人,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深刻的文化底蘊,體現在園林藝術中,則是“寄情與山水”的淡泊與情調。

    江南地區不僅文人薈萃,構成園林使用的32主體,更有數量衆多的吳中畫家直接參與到園林的營造設計中。

    在造園的高潮中,當時不少著名畫家如文徵明、唐寅、黃其顯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建園的實踐中。

    他們將文人畫的理論巧妙的運用到造園中去,將中國畫畫論的要素:“意(意境)趣(.清趣)神(神韻)色(色彩)”靈活的運用於造園的立意、構圖、造景等處理手法之中。

    出自蘇州文人畫家造園專著《園冶》(計成著)及《長物志》(文震亨著)更是在理論的高度對園林創作的意匠作了系統的闡述。

    也正是江南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人才輩出的社會環境才形成了江南園林求情調的藝術品味和獨特風格。

    因此可以說嶺南園林興盛與清中葉,成熟與清晚期,而這種興盛更多的是與經濟而非文化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繫。

    嶺南園林的主體是富商和世俗官僚,如海山仙館的園主人爲十三行大商人潘仕成,林本源園林的林家“經商起家,富甲一方”,立園爲旅美華僑謝維立所建。

    嶺南園林體現的求情趣的藝術品味,“娛於園”的概念是造園的主導思想。

    園景構圖常根據園居生活內容的需要適當處置,順從人意,使園景佈局顯得較爲隨意。

    江南園林的主體是文人和雅士,所體現的品格是平和恬靜,求的是情調。

    吳中文人既想攀附於廟堂,居於正宗,但又受到北方政權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強烈排斥,屢遭摧殘,或鬱郁不得志或淡泊功名,決意仕途,隱逸思想是江南園林的造園的情感主線。

    拙政園爲王獻臣官場失意,效法西晉潘岳隱居所建;禍園爲兩江總督沈秉成辭官後隱居歸耕之所;網師園爲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的歸隱別業;退思園爲安徽兵備道任蘭生致仕回鄉所建,園名取“退則思過”之意。

    可見,園林對於嶺南的富商和官僚是夏季避暑和休閒娛樂的地方,而對於江南的文人墨客,失意的士大夫而言,更多的則是退隱靜思之地,江南園林一般不具有居住功能,主要滿足讀書、作畫、撫琴、吟詩、品茗等清修活動,嶺南園林更多地注重實用性,建築密度高,佈局緊湊,居住功能與園林結合得更爲緊密。

    當然,這也有社會文化環境的差異,因爲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山清水秀,氣候溫暖溼潤,孕育出江南文化的“溫暖、細膩”的風格。

    “溫存款款”的吳聲,“清柔宛折最銷魂”的吳歌,灰瓦白牆、小橋流水的居民住家。

    講形式,求唯美,江南文化所體現出來的淡雅幽逸,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間接影響着江南造園藝術風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