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買宋 >第五百一十章 揭示
      至於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的話,就像前面說的,因爲吳敬梓生活在清政權已趨穩固的時代,隨着王朝在軍事政治上的步步取得成功,它的文化統制的毒害也愈來愈深。

      因此文土們醉心舉業,八股文之外,百不經意。

      而吳敬梓是十分憎惡當時士子的熱中科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會風氣,把希望寄於落拓不得意的文士和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

      於是懷着這種心情,他寫出了這部卓絕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共五十五回,現存最早的臥閒草堂刻本,共五十六回,末回乃後人僞作(見金和《儒林外史跋》)。

      並且需要說明,書中人物,大都有當時真人真事做影子,只不過爲了避免清代統治階級的迫害,作者故意把故事背景說成是明代而已。

      此外閒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說:其書以功名富貴爲一篇之骨。有心豔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

      以及有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爲高,被人看破恥笑者;終乃以辭卻功名富貴,品地最上一層爲中流砥柱。

      這段話就足以說明了這部小說的主題,這部作品正是以反對科舉和功名富貴爲中心並旁及當時官僚制度下、人倫關係以至整個社會風尚的。

      並且作者在楔子中塑造了元末詩人王冕的形象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並作爲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標準。

      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不精通;而又安於貧賤,以賣畫爲生,不與權貴相與。

      作者通過他的嘴,抨擊了科舉制度,“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輕了”。

      在作者看來,文士們只有象王冕那樣講求“文行出處”,才能兔於“功名富貴”的牢籠,堪稱“品地最上一層”。

      這在當時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

      “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

      鄒弢《三借廬筆談》載,作者作此書時,常設茶煙於道旁,“見行者過,必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

      這傳說雖未必完全可信,但可見它的題材來源的廣泛。

      而且《聊齋志異》的創作態度,也是嚴肅的。

      因爲《聊齋自志》中說:“集腋成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

      這正說明《聊齋志異》是作者有所寄託的,而不是“妄言妄聽,記而存之”(袁枚《新齊諧序》)的作品。

      他之所以採用鬼狐故事,是因爲它便於避免清初嚴酷的文網和自由地表現生活理想。

      因此,其中不少篇章雖取材於民間傳說,卻表現了作者的理想和愛憎,有明確的主題和鮮明的傾向。

      《聊齋志異》現存的版本主要有:手稿本,僅存上半部,乾隆十六年(1752)鑄雪齋抄本;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刻本,即一般通行本的底本。

      此外一九六二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會校會注會評本採錄最爲完備,共收作品四百九十一篇。

      這將近五百篇作品,體裁併不一致,像是一部分篇幅短小,記述簡要,還是筆記小說的體制。

      另有一小部分描寫是作者親身見聞的作品,則具有素描,特寫的性質。大部分作品則是具

      有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的短篇小說,是我國文言小說中的

      珍品,也是《聊齋志異》思想藝術成就最高的部分。

      第二節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聊齋志異》中的優秀作品,反映了廣闊的現實生活,提出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態度。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如《嬰寧》、《蓮香》、《香玉》都在沒有戀愛自由的當時寫出了青年男女自由相愛的故事。

      篇中的男女主角不顧封建禮教的約束,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願,大膽地追求心愛的人,並都獲得了幸福的結局。

      如《香玉》中的黃生在勞山下清宮中愛上了白牡丹花妖香玉,不幸花爲他人移去,他日日臨穴哭吊,終於感動花神使香玉復生宮中。

      《蓮香》中的女鬼李氏熱愛桑生,使桑生害了重病,當她不得不忍痛分手之後,卻“憤不歸墓,隨風漾泊”,終於遊至張家,借屍還魂,和桑生結成了美滿姻緣。

      同時在《小謝》中,作者更寫出男女雙方經過一段自由接觸逐步發展了愛情的故事。

      女鬼秋容、小謝和陶生開始只是師友相處。後來陶生因事入獄,秋容、小謝爲之奔走相救,秋容被城隍祠黑判搶去,也得到陶生的搭救。

      他們在與黑暗勢力的鬥爭中彼此互助,發展了愛情,才結爲夫婦。

      這在男女被絕對禁止社交的封建社會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要知道封建婚姻的決定權操在父母之手,可是這些作品中的青年男女,他們自由地相愛,自由地結合,和封建婚姻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些充滿幻想的故事,無疑是現實愛情生活中新生因素的集中和昇華,真切地表達了廣大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的憧憬和渴望。

      描寫愛情主題的另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社會對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種種阻礙,表現了他們的反抗鬥爭。

      而《鴉頭》、《細侯》、《連城》、《宦娘》都是這方面的優秀作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