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絕品神醫混花都 >第三十四章 傳說中的古醫
    第三十四章 傳說中的古醫

    郭彥樂搖了搖頭,道:“嚴格意義來說,人家不算是中醫。”

    “那是西醫?”

    “按照那小子自己的說法,據說是古醫。”

    劉孬樂了,這也太玄了。

    就連張小胖都有些尷尬,開始以爲郭老是喝酒喝到假酒了。

    中醫就中醫,也可以說醫術十分高明的中醫。

    這些都勉強能夠接受。

    古醫是什麼?

    自己編造的嗎?

    張小胖爲了瞭解心中的疑問,同樣也要顯得十分恭敬,於是問道:“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古醫啊。”

    “你還年輕的而很,別說是你,就連小孬也不一定聽過。”

    劉孬笑道:“還真沒聽過。”

    “古醫我之前在一本道家的醫術裏見過這個字眼。”

    張小胖恍然大悟,插嘴道:“古醫是中醫在道家的演化?這樣的話我就理解了,道教的醫術雖然說玄,但和中醫的確是有些相似之處的。”

    劉孬則是輕笑一聲:“道教的醫術,說白了就是巫醫、江湖騙子嘛!”

    “道家不同於道教,這你要清楚。”郭彥樂開口說道:“道家形成與春秋時期,那時的道家,是達兼濟天下的道家,而不是爲掌權者服務的道教,古醫就是在那裏誕生的。”

    “而且,並非古醫出自中醫,而是中醫出自古醫。”

    張小胖眉頭一皺,聽了郭老的話,他越發覺得自己瞭解的知識實在是太少了。

    劉孬確實是知道一些,中醫和道家一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嗯……中醫出自道家,仔細一想也的確是這樣的,中醫最典型的著作《黃帝內經》就是出自春秋時期的道家黃老學派,而且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爲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所以經常說‘醫道相通’。”

    張小胖恍然大悟,道:“‘醫道相同’的道是道家的道啊!”

    “不錯。”

    張小胖想通了:“那古醫……”

    劉孬接道:“倒不是玄而又玄的東西了。”

    郭老嘆道:“但是能將傳統的古醫傳承至今,絕非易事。”

    因爲華夏大地上這數千年來,羣雄逐鹿,傳統文化的傳承幾經波折,誰也不知道中醫曾經的輝煌,也不知道中醫之前的古醫又有多輝煌。

    縱使被稱作“妙手回春”的中醫,在金元兩朝之後,精髓已經遺失大半。

    而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古醫,傳承能有幾成?

    郭老這時候倒是很想拜訪一下那位古醫鬼才了。

    劉孬開口道:“不過說實話,古醫這東西,就算的確有,的確厲害,那也不能保證他說是古醫傳人就是古醫傳人啊,你要知道很多騙子都是打的什麼中醫世家、中醫第幾幾代傳人的幌子在招搖撞騙呢。”

    “本來我也不信啊,但是後來市醫院的一個醫生也說遇見了一個奇才,一根竹針通全身經絡。”

    “竹針?”劉孬有些驚訝了。

    竹針這種東西很早很早之前的中醫會用,但是現在大多都是不鏽鋼毫針,竹針幾乎已經消失匿跡。

    到現在還用竹針鍼灸的,

    確實可以稱得上是老古董了。

    郭彥樂道:“是的,竹針,而且按照那個醫生的說法,那個穴位可以說是十分講究,並非是常規的穴位。但是如果細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如果以那個穴位爲中心,四下蔓延的話,一個穴位可以輻射周圍數十個穴位。”

    “怎麼說的這麼亂呢。”劉孬微微皺了皺眉頭:“郭老頭你怎麼越說越玄乎,越說我越聽不懂了呢?”

    “一脈通經絡之說,你聽過嗎?”

    張小胖這時候在一旁根本插不上嘴,這種等級的探討,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知識範圍。

    對於醫學,他不過是初學者,根本達不到那麼高的層次。

    不過憑藉對中醫的瞭解,他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那個所謂的古醫傳人,醫術十分高明。

    甚至已經達到了他們常人無法理解的而地步。

    至於到底有多強,別說張小胖,就算是劉孬也想象不到。

    這時候劉孬看這兒郭老,眉頭微皺,郭老口中的‘一脈通經絡’他曾經在一本古書《病論》中看到過,這本古書講的是一位神醫——董奉。

    董奉是三國時期人,醫術高明,且行醫手段爲外人所不解,而且他懸壺濟世不收報酬,只要重病癒者在山中栽杏五株,輕病癒者栽杏一株。

    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鬱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

    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穀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谷賑濟貧民,供給行旅。

    在《病論》中記敘了一個治病案例,當時江南戰火連天,吳國峽縣縣官因爲阻止械鬥導致被刀械所傷,奄奄一息。

    董奉在竹林中折取一枝竹片,磨成細針,前往峽縣。

    用竹針爲那位縣官行鍼之後,便揮手而去。

    《病論》中將董奉行鍼的部位稱作脈門,所以有‘一脈通經絡’之說。

    這時候,劉孬在和郭彥樂談論了這麼久之後,隱隱約約覺得這位董奉神醫和古醫倒有幾分相像。

    要知道,三國時期的而名醫不少,和董奉同一時期的還有張仲景和華佗。

    讓人深思的是,華佗和張仲景的名字如雷貫耳,而董奉卻弱了幾分。

    甚至若提起“建安三神醫”,恐怕很少有人回想到董奉這個名字。

    但是單論醫術和懸壺濟世的醫德,董奉相比華佗乃至張仲景也不遑多讓,在劉孬的心裏,董奉算是他最敬佩的一位醫者。

    而這位所謂的古醫傳人,有神醫之資卻大隱於市,和董奉何其相似!

    劉孬越發想去看望一下這位奇人,急忙問道:“那個人到底是誰啊,洛川哪個醫院的老教授?要不咱去看看去?”

    “可不是什麼老教授。”

    “難道和我差不多大?這麼年輕就有這麼精湛的醫術,那也太厲害了把?”

    郭彥樂又搖了搖頭。

    “比我還年輕?要知道對於對於經脈穴位的而瞭解,光是熟知就要幾年,熟練又要幾年。想要摸透,至少要二三十年,比我還年輕,怎麼可能那麼厲害?”

    劉孬說完,又覺得話說的太滿了:“是中醫世家嗎?”

    的確有一些中醫世家的子弟,從小就耳濡目染,很有可能四五十歲的時候醫術就能達到極致。

    郭彥樂接着搖了搖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