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304章 屯田堡寨
    經過石邑,帶上了四百石邑營將士後,顏良繼續上路,經過井陘道,但並未立刻轉入黑山之中,而是繼續向北往井陘縣而去。

    六山學院山長張子明是崔琰的,他又剛從幷州回來,和張臶打過交道,怎麼說也得叫上他一起前往。

    從這裏開始,便已經進入了時高時低的坡地區域。

    去年年末,顏良走這條道路返回元氏的時候,很多平地與緩坡都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不過時隔一個月後再走這條路,卻看見沿途的幾處高坡上正在修建村寨,而村寨旁的荒地上也有許多民衆正在忙碌。

    這些村寨正是屯田的寨子,忙碌的民衆都是屯客。

    順便一提,經過顏良的推舉,袁大將軍批准,建義中郎將陶升已經正式擔起了常山軍屯事宜。

    按說讓陶升負責軍屯,應該任其爲常山典農中郎將才是,不過袁紹的手詔裏卻寫着以建義中郎將行常山典農事。

    這一方面因爲典農中郎將的名號並不比建義中郎將上檔次,另一方面袁紹可能希望陶升也能在常山拉起一支兵馬,其中無不制衡顏良的意思。

    不過陶升此人卻很識時務,拿到任命之後立刻前來拜謁顏良,說道:“在下本是濁吏出身,管起屯田之事正是本行,明府儘管放心便是。在下只帶了五百老卒前來,要維持各屯田堡寨的治安當無問題,可若賊人來襲恐力有不逮,這便要多多仰賴明府手下的將士了首發

    顏良自然能從袁大將軍的任命措辭裏看出些別樣意思,但他卻並不太在意。

    因爲顏良有充分的自信,陶升一個外來之人僅僅靠這些軍屯短期之內絕不可能整出可以制衡他的力量。

    況且,顏良掐掐手指頭算一算,知道袁大將軍沒剩下多少時日了,那還能怎麼辦呢

    只能默默戴上一頂名叫原諒的帽子。

    顏良當時就說道:“將軍既然典軍屯之事,自可在各屯客之中招募士卒,加以訓練,當能防患於未燃。”

    陶升立刻道:“既有明府主持剿匪事務,在下又何必多此一舉再募屯卒,況且論起練兵用兵的本領,在下便是拍馬也趕不上明府也”

    其實陶升也體會到了袁紹的用意,不過他素來會觀望形勢,哪裏肯輕易被人當刀使,這點從他當賊的時候就看得出來。

    當年在黑山衆賊奪下鄴城之時,衆賊帥盡皆大喜過望,自以爲得勢,唯有陶升一個人知道憑這些烏合之衆難敵袁紹的精兵,果斷跳反,以袁紹和衆官吏的家小爲投名狀成功洗白,混進了袁大將軍的隊伍裏,還博得了河北衆官將的好感。

    陶升來到常山也有些時日,對常山顯現出欣欣向榮之意頗爲訝異,越深入瞭解,越發現常山上下正漸漸被顏良捏合在一起,旁人幾無插手的縫隙。

    軍事方面,顏良挾連勝賊寇之威,又大舉募兵開展比武沙汰,盡得常山能戰之兵。

    陶升曾觀摩過幾次顏良麾下諸營的操練,對討逆營將士的戰力暗暗心驚。

    治政方面,有辛毗傾力合作,更有崔琰、陳正、田燦、張廣等能吏輔佐。

    前些時日顏良令各部督郵整肅吏治,縣鄉吏員及各地豪強劣紳無不懾服,根本生不出反抗之心。

    陶升心想若是遂了袁大將軍的意思,在常山境內擺明車馬和顏良對着幹,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自己那五百老卒給顏良的萬餘精兵塞牙縫都不夠啊,此事還當緩圖,還當緩圖

    顏良也沒料到陶升竟如此有眼色,既然陶升願意配合,那自然最好,不然掣肘之下總是會產生內耗。

    之後顏良便與陶升好生商議了一下軍屯的章程和雙方需要的配合事宜等等。

    最後研究下來,第一批的屯田區域儘量挑選在遠離山區,或者靠近各兵營的地方,方便遇襲時照應。

    另外軍屯中的青壯屯民在農閒時會被組織起來習練兵戈戰陣,一切仿效地方上的鄉勇民兵。

    爲了顯示自己並無他心,陶升主動請求顏良派一些長於練兵的部下來協助此事。

    顏良投桃報李,表示前期屯田中缺少耕牛、種子、口糧等物資,郡府及軍中均可施以援手。

    總之,那一場拜會下來,顏良與陶升二人盡皆滿意而歸。

    只是遠在鄴城的袁大將軍若知道事情如此發展,怕是會後悔遣了這油滑的陶升來負責常山軍屯吧

    某個字潤之的湖藍人曾作詩曰:“手裏有糧,心裏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

    可見從古至今,糧食安全一直都是頭等大事,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時,某些居心叵測的大國還試圖用糧食爲武器來遏制我大天朝的重新崛起。

    而此刻常山沿山邊地正在開展的大屯田正是解決糧食問題的妙策之一。

    顏良自然對屯田多有關心,不時停下步伐,去看一看道路兩旁屯田堡寨的建設進度,以及附近荒田的釐定、恢復程度。

    從去年末開始,顏良就從多方渠道吸引流民前來常山,爲此貼補了不少錢糧。

    好在灑下的錢糧總有回報,常山地界如今聚集了數千家各地流民,他們有的是司兗地界遭逢戰亂逃難的,有的是河北各郡縣的失地貧民,有的還可能是從黑山裏熬不過去溜出來的。

    在冬天裏,各地的屯田區域還未釐定,流民們也暫時沒有去處,沒有衣食來源。

    這些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流民們都是日後屯田的勞力,顏良肯定不會放任不管,且萬一流民生活無着揭竿造反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顏良在各城與各駐軍營地附近特別設立了臨時流民營,每天按口配發口糧,提供些基礎的被服。

    當然,糧食寶貴,發放的糧食絕對不算多,只能保持流民們的最低生存需求罷了。

    爲了進一步解決流民們的衣食問題,顏良便建議各縣僱傭這些流民造橋修路以工代賑,想要多喫點,便得賣力氣幹活。

    起先各縣鄉還不同意,他們都習慣了那破舊不堪的道路,都不太願意出錢糧修路。

    顏良爲了說服各縣鄉地方上出錢出糧修路,甚至還喊出了一句口號,曰:“要想富,先修路。”

    當然,光是喊口號還不能激發各縣鄉的積極性,顏良還承諾了修路所耗費的錢糧,將在來年由郡府酌情貼補三到五成不等。

    顏良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不賣面子豈不是等着穿小鞋

    於是各縣都從緊張的預算裏掏出了些錢糧來僱傭流民修路。

    當然,爲了安穩流民的人心,顏良畫下了大大的餅子,宣佈開春之後將會把他們安排入各個屯田堡寨,只要幹活,人人都能喫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