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
    眼看着時間進入三月中旬,常山國也來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歇息了一整個冬天的百姓們紛紛出來爲生活忙碌。

    過去的這個冬季可以說是自打黃巾之亂開始後,常山百姓過得最爲安逸的一個冬季。

    滋擾郡界十幾年之久的黑山賊被逐步掃除出常山境內,各地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基層吏員也盡數補充到位,讓百姓們安全感爆棚。

    而且自從去年秋天起,比武大會、福利彩票、專賣權唱賣、足球比賽、六山學院興建等等大事接踵而至,不僅豐富了百姓們的娛樂生活,連日常街頭巷尾的談資也多樣起來。

    在開春後,各地百姓都開始忙碌的農事,有種下宿麥的收割宿麥,沒有種宿麥的則早早翻土,準備種下今年的粟種。

    而在常山郡靠近黑山邊緣的大片荒地上,如今也已經是另一番氣象。

    各個屯田堡寨成點成線地鋪開,荒廢的土地紛紛被重新開墾,大量從各州各郡匯攏來的流民、難民、失地貧民們在常山典農的安排下進行集體勞動。

    俗話說的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想要根治賊人亂民,唯有廣興生產,使得人人能喫飽飯穿暖衣,便沒有人甘心冒着殺頭的風險去從賊。

    不然的話,官兵剿匪在前,後腳就有新的亂民加入賊寇的行列,使得地方上無法安寧。

    而且,這大片的軍屯土地,也是今後軍食的重要來源之一。

    想要剿賊,糧秣的消耗絕對不會少了,若純靠採購購置顯然吧太現實,造血運動勢在必行。

    郡中對於屯田之事十分看重,不僅僅調動了大量耕牛、種子、農具,還特意請來治水能手鉅鹿人馬嶽,在各地興修水利,爲此更蓄水形成了一個大的陂池來調節水位,保障各地屯田的灌溉。

    隨着新開墾的屯田越來越廣,各地固有的灌溉溝渠已經不夠用了,然而這卻難不倒努力奮鬥的屯民們。

    經過馬嶽的設計規劃,新的一批水渠亦在計劃興建之中。

    眼下,在石邑以北,井陘山腳下的一片荒地上,便有不少屯民和苦役在辛勤忙碌,開挖溝渠。

    指揮開挖工程的正是常山國水曹掾兼石邑縣長馬嶽,馬道嵩。

    馬嶽自從被顏良從鉅鹿借來之後,一改往日水曹的清貧差事前途無着,不僅手下有數百上千的人可以指揮調用,而且被顏良表爲四百石的石邑縣長,可謂是連升三級,人間喜事。

    治水本就是水曹掾的本職工作,他又擔任了石邑縣長,所以這一片的工作分外上心。

    井陘山附近水流大的河流只有綿蔓水,然而綿蔓水在井陘山的西側幾十裏外,他們所開墾的這片農田則在井陘山東側,所以如何保證農田的灌溉是個大問題。

    若是在其他地方,限於人力物力的不足,或許開挖一些灌井,粗略解決一下,甚至直接看天喫飯,等着老天下雨澆灌。

    然而在常山,有的是人力物力供馬嶽調用,直接來了個大手筆,從井陘山西側直接繞着山的北面,開挖出一個幾十里長的長渠。

    在歷時兩三個月的開挖之後,這條水渠終於將將要建成,所有參與其中的屯民、苦役們都十分欣喜。

    馬嶽與那些尚好清談坐論的官員不同,一向便是個實幹派,如今在開挖溝渠的時候更穿着短打,戴着斗笠,與一個鄉間農人一般湊在近處指揮查看。

    身旁的那些屯民與苦役們見到堂堂四百石縣長都如今作態,幹起活來就更賣力了幾分。

    在馬嶽身旁,還站着一個年約五六十歲的老叟。

    這老叟與馬嶽一樣打扮,亦是短打、笠帽、草鞋,一直在最前方指點,尤其是當有工匠安裝修造龍骨翻車等農械時,更是親自上前動手示範。

    這不是,剛纔在老叟的指揮調度下,一具比往常農田裏所用的翻車更大上一倍的巨大龍骨翻車在這條主水渠上安裝完畢。

    隨着巨型翻車上的輪片緩緩轉動,越轉越快,引自綿蔓水水勢較低的主渠中的渠水被汲取入各個支線水渠,最後灌溉入各個新墾田地。

    老叟剛忙碌完畢,馬嶽便親自迎上前去,遞過一條幹淨的布巾讓老叟擦汗,說道:“仇翁辛苦了,還要勞煩你老人家親自出來。”

    那老叟接過布巾微微一禮,說道:“馬縣長都親自來水渠邊忙活,我一介老匠,又辛苦什麼。”

    馬嶽道:“話不能如此說,這開挖水渠本就是在下的本職差事,而仇翁可是義務相幫,且若無仇翁設計建造的這巨型翻車,這條井陘渠還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工夫才能建成。”

    馬嶽說的十分中肯,因爲井陘山區高低崎嶇,挖水渠遠遠比平地上要難,很多地方越挖地勢越高,而水流卻是往下流的,絕對不會自己往上走。

    若按照原先最初的設計,這條溝渠還要再往北邊繞二十里路,一來一去就是四十里長,這將大大增加工程難度和力度。

    當時馬嶽亦十分犯難,曾經起過放棄開挖井陘渠的念頭,不過在靈壽令陳正向他引介這位仇翁之後,方纔讓他看到了希望,其中原因便在於這巨型龍骨水車。

    有了這個巨型龍骨水車,在地勢往上升的地方,可以用龍骨水車把水往上汲取,這樣就不用爲了地勢強行繞一大圈,縮短了路途,也縮短了工期。

    所以說,馬嶽對這個並無擔任任何差事的老叟畢恭畢敬,尊爲師長。

    更何況,馬嶽還從陳行之那邊得知了仇翁的真實身份,愈加不敢小覷,每日裏都親自接送照拂,持弟子禮。

    仇翁朝馬嶽笑笑,說道:“我這把老身子骨就是勞碌命閒不住,有用的上我的地方自是最好不過,縣長便不用客氣了。”

    馬嶽道:“時值正午,在下已經在家中備下小宴,這便請仇翁前去同用。”

    仇翁擦了擦汗後說道:“今天啊卻是不巧,吾孫正好考試,我還不知他考得如何了,正欲趕去看看呢”

    馬嶽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在下卻是忘了這一茬,走,我送仇翁前去,這興學亦是大事,我這個縣長也當過問一番。”

    仇翁見他如此誠心,也不便拒絕,便應了馬嶽所請,上了他的馬車,一同往石邑縣校而去。

    從井陘渠到石邑縣城並不算太遠,才二十多里路,馬車行走半個多時辰便能到。

    他們乘坐的車輛乃是當下十分流行的敞篷款式,因爲馬嶽是縣長的身份,所以在車的左側懸了一面黑色的幡布,以示身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