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
    在虎頭山腳下,討逆營營地之中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道道炊煙在各個營地升起,不論是元氏本營還是趙國郡兵,他們鐵釜上蒸制的都是金燦燦的粟米飯,還有飄着油花擱了重鹽的肉臛羹,在一些竈上,還煮着大塊的羊肉,那濃重的肉香氣遠在幾十步外都能聞到。

    粟米都是出自各地官倉的上好新粟,羊肉都是採購自幽州的肥羊,由隨軍民夫沿着崎嶇的山路轉運而來。

    此番大軍出征,除開一萬五千多戰士,還徵募了數千民夫轉運物資。

    若是在往常,隨軍的民夫是最不招人待見的差事,差事辛苦暫且不提,那些帶兵的將領更動不動派民夫去填壕,動輒有生命危險。

    官府爲了湊足民夫數量,往往強行攤派徵役,搞得地方上天怒人怨。

    不過這次討逆營在徵募民夫的時候卻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強行徵發,反而發出榜文稱討伐黑山賊需要民夫若干,許以金錢報酬公開招募。

    榜文上寫得清清楚楚,按日計酬,時間最長三個月,願意參加的先領一個月報酬,餘下的結束後再行結算。

    至於工作內容也寫了出來,只負責轉運物資,砍伐樹木建立營房,生活燒飯,輔助修理器械,並不包含戰鬥任務。

    若是在顏良剛剛來到常山的時候發出這等榜文,許多百姓還可能心生疑慮。

    但這半年多時間來,顏良在常山施行的種種政策俱是說到做到,早就博得了本地百姓的完全信任,百姓們自是不疑有他,商量起了如何應募。

    雖然每天五文錢的報酬談不上有多豐厚,但好在管飯,對於剛剛忙完春耕的農人而言,能有一筆額外收入總好過在家裏閒着。

    更何況,此去是打人們痛恨已久的黑山賊,很多百姓更是信誓旦旦即便不拿錢也願意隨軍。

    不過即便是這麼說的人,在拿到第一個月的一百五十錢時,都滿心歡喜地道了一聲“真香”

    發出榜文的數天內,各地募集處就徵募到了足夠的人手,前來應募的既有屯民也有本地居民,還有一些來得晚了沒能應募上,更是大呼虧了。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進山剿賊,負責運輸物資的將吏對於黑山之間崎嶇的山道有充分了解,所以事先便準備了大量鹿車,也就是曾在白馬攻城戰時發揮奇效的獨輪車。

    不過這回對於獨輪車的改裝卻不是在車頂上加盾牌,而是把車輛結構造得更穩固,以應對崎嶇的山道。

    有了數千民夫推着鹿車,使得討逆營將士們的物資補給十分充沛,乾糧無缺,菹菜、豆豉、鹽巴、醬醋應有盡有,甚至連新鮮的肉食都能有限供應。

    飯食烹製好之後,隨着鈴鐺聲響,各營的將士都會按照隊伍番號排隊領取,每人都能領到一碗加了豆豉和菹菜的粟飯和一碗肉臛羹。

    而在今日作戰中表現優異的團隊,還會收到由各部曲長官親自分予的大塊肉食。

    這也是討逆營的慣例,每次作戰後,由軍正負責,宣導配合,對各部曲的表現進行評議。

    評定爲優等的,便會由上級將吏進行獎勵,評定爲末等的,則會受到告誡。

    在戰場之上,其餘的獎勵都還太過虛幻,能喫上大塊的肉,則最能刺激戰士們的神經,所以在戰場人幾乎每個部曲都奮勇爭先不甘人後。

    除開伙夫和正在喫飯的戰士,軍營之中還有很多人在緊張有序地忙碌。

    在一處處整潔乾淨的帳篷裏,受傷的士卒都被集中安置,一些穿着白麻袍服的人員在裏邊進進出出。

    這些帳篷是顏良新設的戰地醫院,穿着白麻袍服的自然是戰地醫生。

    這年頭,各路軍隊並沒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即便是徵募了幾個醫士,也多是爲將校服務,鮮少能顧及普通士卒。

    這其中的原因,一是對醫療並不注重,二來也缺乏相應的人才。

    不過這在討逆營卻不成問題,顏良作爲一個現代人,對於醫療那是要多重視有多重視,爲此還親自招攬徐州神醫樊阿常駐常山,開設醫院和醫學院。

    如今位於三公山下的神農學院正在緊張地營建之中,屆時將成爲中華大地上第一座專門教授醫術的大型學院。

    雖然神農學院還未正式開立,但並不妨礙樊阿招生收徒。

    在元氏城中的醫館裏,已經有上百名學生隨在樊阿名下學習醫術。

    這上百名學生中有一半以上是顏良從討逆營中選出來粗通文墨,年紀輕,並手腳靈活的士卒,另外一半則是顏良從各縣鄉召集來的學子。

    這年頭正經的士人一半不太願意行醫,就連華佗華元化都對自己的醫者身份頗多不甘,所以一開始召人學醫時應募者寥寥。

    顏良得知此事後,便公佈了新政策,聲明但凡在醫館和今後的神農學院學醫有成,能夠長期爲常山與討逆營服務的,可根據每個人的醫術水平評定職稱,對應軍中的各級軍階,享受對應軍階的福利水平。

    目前對外公佈的職稱有下等醫工、中等醫工、上等醫工、下等醫士、中等醫士、上等醫士六級,分別對應士卒們的下卒、中卒、上卒、下士、中士、上士。

    也就是說,只消學醫有成,爲軍政服務,便能與應募士卒一樣能領到軍餉,更可以在分田計劃中分得田地。

    如果成爲了上等醫士,可以分到六十畝新墾田地,即便是最低的下等醫工,也能分到十畝新墾田地。

    根據政策,只要學醫滿一年,完成考覈要求,最低都可評爲下等醫士,也就是說至少可分四十畝田地。

    這等待遇在那些高門大族子弟看來自是不值一哂,但對廣大的寒門子弟卻有莫大的吸引力。

    此項政策推出之後,在常山,學醫漸漸變成了一個香餑餑,再也不是無人問津的微末學問。

    這一回出征,顏良以諸多學醫的學生需要實踐爲名義,忽悠樊阿帶領了這百餘醫學生隨軍救治傷員,幫助軍中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戰時醫療體制。

    雖然,樊阿最爲擅長的是鍼灸之術,但對於瘡醫,也就是後世的外科治療也有超乎尋常醫者的水準。

    有了樊阿帶領的這支醫護力量,使討逆營中的傷患得到了有效的醫治,傷者致死致殘率大大降低。

    爲了表示對醫療工作的支持,顏良更是隔三差五就會親臨戰地醫院,慰問傷患,也給這些醫護工作者打氣。

    這不,今天顏良又來到了戰地醫院。

    因爲今天的連場大戰,各營的傷患也比往日顯著增加,諸多的帳篷內也人滿爲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