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512章 兵分三路
    參加參議之人各個都是智力高絕精於籌劃之輩,可任誰都沒有想到龐統提出的計劃直指鮮于輔的根基,竟然要抄他老巢,還真是有幾分圍魏救趙的意思。

    不過衆人想了一想後,覺得龐統的計劃還是有一些問題。

    吳質就說道“攻泉州當是好計,只是泉州地處漁陽最南端,我軍現在上谷最北端,中間隔開近八百里路,路途遙遠怕是不便。”

    沮輝說道“且此去泉州,定會途徑漁陽,屆時袁幽州若爲了攻克漁陽,一力要求我軍到漁陽合兵,怕是也不好拒絕。”

    徐庶也說道“泉州不比馬城、寧城,作爲鮮于輔宗族所在勢必守備森嚴。我軍爲了突襲馬城,所率騎兵居多,步卒較少,且攻城器械等並不齊備,若要長途跋涉趕往泉州單獨攻城,怕是要大費周章。”

    龐統似乎胸有成竹,淡定地答道“諸君所言甚是,從此地趕往泉州多有不便,可若是從常山趕往泉州就不必經過漁陽,且在常山有現成的攻城器械,不必另行打造。”

    吳質問道“龐中郎之意要返回常山後再趕往泉州,那豈不是要繞更遠的路耗費更多的時間”

    龐統笑道“何必如此麻煩,此地的兵馬可部分回防常山,然後從常山新發一支生力軍前往泉州。”

    此言一出,衆人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個打法。

    徐庶拊掌道“妙哉將軍在常山可是還有數千精兵可供驅使,可多調步卒帶上攻城器械而行,不必調用此處兵力。”

    辛儒在心中暗暗喟嘆,此人何其多智哉,每每別出心裁卻又妙到巔毫,自己實有不如也

    他作爲參議主持人,自然要秉持公允,便說道“士元此計甚妙,我等不妨擬個方略呈送將軍擇取。”

    於是這一場參議最終形成了三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直接走最近路線,經過軍都山過居庸關到漁陽與袁熙合兵;

    第二套方案派輕騎從寧縣出燕山,一路走草原地帶到漁陽以北入境,抄襲鮮于輔後路,與袁熙大軍合圍漁陽;

    第三套方案讓寧城兵馬回常山,同時調常山兵馬以步卒爲主帶上攻城器械從冀州境內直趨泉州。

    顏良看到這三套方案後也是大爲驚歎,若說第一套方案中規中矩,第二套方案別開生面,第三套方案則是天馬行空。

    所以第一套方案直接被顏良給無視了,他纔不想去漁陽和袁熙這個蠢材合兵。

    至於另外兩套方案他都覺得十分可取。

    這時候漁陽前線又有情報傳來,顏良得知了東部鮮卑大人闕機攻入漁陽抄掠後大爲震怒,漢人之間互相攻伐也就算了,什麼時候輪到鮮卑人來趁火打劫。

    所以他略一考慮後就決定兵分兩路,派一路輕騎北上,從草原殺過去,抄闕機的後路教他如何做人,另一路則從常山出發直指泉州。

    這兩路兵馬的人選並不難抉擇,既然夏侯衡已經作爲度遼將軍假司馬,那就由他帶一部兵馬出草原,也好讓夏侯衡通過這一戰打出威風,方便他日後在上谷立足。

    另一路則由留守常山的張斐率領真定營和顏枚的石邑營,帶上攻城器械,走冀州境內的官道去泉州。

    張斐走後,常山國中軍務由仲棟手,待隗冉帶着房山營主力回常山後再由隗冉接手。

    至於顏良本人,則率領一部分精騎並中山郡兵走軍都山,過了居庸關之後讓中山郡兵往漁陽繼續進發,應付一下袁熙,自己則折道南下,過涿郡到博陵北新城與張斐的兵馬會合。

    方略定下後,在寧城休息多時的各部立刻開動起來,兵分三路一同行進。

    在夏侯衡率領的北路軍出發前,顏良特意把他叫到身邊囑咐道“此去草原,你不妨徵發素利等東部鮮卑部族爲你所用,素利與闕機素來不和,這次又多有折損,定會答應跟隨你去攻略闕機的部族。”

    “只要素利隨你攻打闕機,日後他與闕機便算是成了生死大敵,日後少不得要靠你來幫襯。”

    “記得,你這一路只是偏師,切莫急於求成,更莫要孤身犯險。”

    “我這次南下時,會親去北新城與我從兄談及你的婚事,你便靜候佳音吧”

    由於是戰時,不能行跪拜禮,夏侯衡只是用拳頭把胸前的衣甲拍得砰砰響,大聲答道“末將定不負將軍所託,讓膽敢侵犯漢地的鮮卑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顏良拍了拍他肩膀,說道“遇事多與趙霄、秦壽商量,去吧”

    隨着夏侯衡率領的一千五百輕騎出發後,隗冉也帶着一部分兵馬原路返回常山去接替張斐。

    顏良又在寧縣等了幾日,等到袁熙第三次派出使者前來求援後才施施然出發。

    從寧縣到漁陽最近的道路要翻過軍都山上的居庸關,在居庸關以西是上谷郡治沮陽縣。

    顏良來到沮陽後,效法前例,對上谷太守表示將大小寧城的政務交還給上谷郡安排。

    這個消息可上谷太守喜出望外,他原以爲顏良會仗着兵威私自任命大小寧城的地方官吏,讓他捏着鼻子認下,沒料到顏良居然如此好說話。

    當然,顏良也與上谷太守言及大小寧城周邊胡虜猖獗,閻柔餘部尚未清剿乾淨,所以他留了一支兵馬在代郡與上谷交界處的白龍山駐守,以保障大小寧城與馬城的安全,且代郡太守已經答應了會支應駐軍的一部分錢糧供應。

    上谷太守十分有眼色地表示對顏良駐軍的支持,並答應支應駐軍的一半錢糧。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寧縣是有名的北邊貿易城市,原本被閻柔佔據的時候,上谷郡一點好處都撈不到,眼下至少能分一杯羹。

    得了好處的上谷太守一方面派人去大小寧城接管政務,另一邊則大設筵席款待顏良。

    顏良也樂得逍遙,在沮陽又耽擱了兩日,直到張斐已經率兵馬進發到中山國盧奴縣的消息傳來,他才重新出發。

    在翻過了軍都山後,按照原本的計劃顏良要在此處與中山郡兵分道而行,不料中山郡兵的兩名軍候得知此事後卻死活不答應。

    那兩名統兵的軍候此番跟隨顏良北上打的都是順風仗,很是撈了不少功勞而自身的傷損微乎其微。

    但他們想想之後要去漁陽與袁熙的兵馬會合攻打漁陽城就心中犯怵。

    袁熙帶着四郡兵馬打了一個多月都沒打下來,多他們三千人又能如何。

    且他們在最初跟隨顏良走西路便已經得罪了袁熙,若是單獨去漁陽會合一定會被袁熙穿小鞋,到時候沒了顏良的照拂還不是任袁熙揉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