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
    泉州城中開始大興基建之時,漁陽城仍舊打得不可開交。

    雖然袁熙戰意迫切,然而以他的實力和低迷的士氣,仍舊沒辦法撼動哀兵鮮于輔的城防。

    對於兩百里外的戰事,顏良的興趣並不大,只是例行聽取一下前線情報人員傳回的報告。

    在顏良看來,漁陽城只不過是個內無後繼之力,外無援兵的孤城,幽州亂事大局已定,再也沒有機會翻盤。

    所以他已經着眼安排戰後事宜,研究如何爲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

    顏良在馬城、大小寧城的安排做得十分巧妙,既不染指三城的政務,將他們盡數歸還給上谷、代郡,又留下一支兵馬經營牧苑,對三城形成實質上的影響力。

    然而在漁陽、泉州,他卻沒有理由複製這個模式。

    只因漁陽離開幽州治所薊城太近了,與廣陽郡直接相鄰,在袁熙的眼皮子底下絕難瞞天過海。

    顏良又不甘心自己忙活了半天,全部爲他人做嫁衣裳,更因爲天津港的重要性,使得他有不得不在漁陽預先佈置的理由。

    當然,這所有的安排佈置都不能顯得太刻意,又要做得讓所有人都說不出個不妥來。

    爲此,顏良頗爲花費了一番心思,組織幕僚們建言獻策,商議辦法。

    經過一番討論後,大多數幕僚都以爲,當積極影響此戰之後,漁陽太守的人選,要讓一個與常山相善的人來出任。

    顏良對這個提議十分認同,然後便讓他們繼續商議應當推薦誰來出任漁陽太守。

    要說漁陽太守的人選可不容易,漁陽有七萬戶左右,四五十萬的人口,是幽州僅次於涿郡外戶口數最多的郡國,又是邊地,太守起碼要資歷深厚,且有一定擔當纔行。x

    這樣的人選本就不多,再加上要與常山相善,那挑選的餘地更小。

    幕僚們經過好一番探討,最終列出三人供顏良參考。

    第一個人選是辛毗。

    辛評、辛毗兄弟頗受袁紹重視,各任要職。

    辛毗擔任常山長史已經快一年了,在任上協助顏良把政務處置得妥妥當當,於公於私與顏良的關係都十分融洽,是個不錯的人選。

    第二個人選是崔琰。

    崔琰原在袁紹幕下爲騎都尉,其後辭官遊歷,受顏良誠意相邀加入常山,出任井陘令。

    崔琰在任上興教化,開煤礦,勸農桑,可謂是一員幹吏。

    他在幽州本地名聲極佳,出任一郡太守當也不是問題,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第三個人選是崔鈞。

    說起崔鈞那可就牛逼了,他是太尉崔烈之子,曾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

    在當下,以崔瑗、崔寔、崔烈、崔鈞爲代表的安平崔氏可要比崔琰的清河崔氏顯耀得多。

    崔鈞十幾年前就擔任過二千石太守,且幷州西河郡也算是邊郡,有與胡族打交道的經歷。

    所以從資歷與人望而言,崔鈞簡直無可挑剔。

    當顏良看到幕僚們呈上的三個人選後,稍一考慮便選擇了崔鈞。

    因爲辛毗與崔琰都與常山太過親密,雖然二人都曾是袁紹的人,但若是顏良推薦自己常山的官員出任漁陽太守,肯定要受袁氏的忌諱,也不容易讓袁熙接受。

    只有崔鈞與常山是若即若離的,雖然因爲顏良派人去荊州招募人才,崔鈞才得以返回冀州,但他至今都未曾答應擔任任何職務,只是在六山學院與張臶研究學問,近些時日更是返回安平家中祭祖探望。

    顏良以爲,崔鈞更適合擔任漁陽太守,也比較容易獲得袁紹與袁熙的認可。

    一旦決定了後,顏良便讓人帶信給身在博陵郡安平縣的崔鈞,請他來泉州一晤。

    崔鈞離開冀州老家時間已久,父親崔烈早就亡故,兄長崔均也病逝了十年,家中已經沒有直系親屬,關係最近的是叔父崔寔這一系的後人。

    所以他回到安平後,在祭典了祖宗,爲父、兄修治了墓地後便無所事事。

    在厭煩了那些士族間十分低俗的飲宴後,恰好收到顏良的信,崔鈞就欣然而往。

    從安平縣到泉州十分方便,有兩條水路可供選擇,一條是縣北邊的泒水,一條是縣南邊的滹沱水。

    泒水源出後世五臺山附近,經過常山最北邊的南行唐縣、中山國、博陵郡、河間國,最後從勃海郡入海,入海口就在巨馬水南邊三四十里外。

    滹沱水大家就更熟悉了,也是發源於幷州,流經常山境內的靈壽、蒲吾、真定、九門、藁城縣,再經鉅鹿郡、博陵郡、安平郡、河間國,最後在勃海郡內與漳水匯合,入海口也在泉州南邊百里左右。

    從兩條水路的距離上,肯定是走泒水比較近,走滹沱水要繞些路,但崔鈞還是走的滹沱水,正因爲他搭的是常山國的運輸船。

    這批運輸船從房山出發,帶上不少鐵農具、甲冑刀劍等補給物資,正好途經安平。

    當崔鈞所坐的船隻從漳水入海,沿着近海稍許向北航行了不久,就看到了巨馬水北側的大片空地上滿是工人、車輛,正在平整田地,修治道路。

    得知崔鈞來到的顏良親自帶着屬下在碼頭上相迎,可謂是給足了崔鈞面子。

    “州平賢兄,許久不見,這次回鄉的感受如何”

    “哎,一去十餘載,都快要不認得家鄉的路咯”

    “呵呵,看來是我冒昧打攪了賢兄的回鄉之旅了”

    “無妨無妨,我正好在鄉間悶得發慌,正想到處走走。立善賢弟,這附近怎麼有這麼多人他們都在忙活些什麼”

    “好叫賢兄知曉,此處正要修建一座龐大的港口,我謂之天津港。天津港建成後,將成爲幽冀交界處最爲繁華、來往船隻最多的港口。”

    崔鈞走南闖北這麼多年,當然清楚一座港口的重要性,讚道“原來立善賢弟不僅僅是來平滅漁陽亂局,還有着造福地方之心啊”

    顏良打了個哈哈道“眼下常山國中的商旅輻輳,我也是想爲常山的商隊尋一個穩固可靠的出處罷了。”

    二人邊走邊聊,很快就回到了泉州縣寺中。

    分賓主坐定後,崔鈞也不多虛套,開門見山道“不知立善賢弟此次召我前來有何事情”

    顏良道“乃是爲了漁陽半百萬元元衆生的福祉也”

    顏良所言爲了漁陽百姓的福祉,其言外之意便是想要推舉崔鈞出掌漁陽。

    雖然在信中顏良並未言明,但一起送來的龐統、徐庶信中卻暗有所指。

    加上崔鈞老於世故,心裏早就隱隱有所猜測。

    崔鈞心中並不是不感興趣,不然也不會巴巴地往泉州走這一遭,但他還是需要保持矜持,說道“漁陽百姓又何須我一介閒散鄙夫操心。”

    顏良道“州平賢兄此言差矣,漁陽被鮮于輔霸佔多年,地方百姓深受其擾,又經歷了此番戰事,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且北邊還有胡族騷擾,地方不靖。x

    我遍觀河北四州,唯有州平賢兄有此聲望,可以鎮得住地方士族,有能力可以治理好地方應對得了胡族。

    如此,則漁陽太守,舍賢兄其誰乎”

    被顏良當面吹捧,崔鈞心裏喜滋滋,但仍舊道“我離開河北久矣,怕是士人們早就忘記了由我這一號人物,哪裏能讓河北士族心悅誠服呢”

    顏良道“賢兄過謙了,故太尉聲名遠播,賢兄亦名揚天下數十載,豈是虛與,如今重返故土,正當有所作爲,再振安平崔氏的名聲,豈可畏首畏尾,顧慮再三”

    事不過道“既蒙賢弟看重,愚兄這便勉爲其難試一試吧”

    顏良讚道“好有州平兄出馬,漁陽大治可期也”

    s週末事多,差一千字先湊合下,明天補上。

    左將軍領豫州刺史郡國相守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滅,污辱至今,永爲世鑑。及臻呂后季年,產祿專政,內兼二軍,外統梁、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於是絳侯朱虛興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犭票狡鋒協,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掃除凶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故遂與操同諮合謀,授以裨師,謂其鷹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錶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徵,金鼓響振,布衆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防採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aoncickdividdiv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