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求生手冊 >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
    散朝之後,小皇帝劉協在衆內侍的前呼後擁下返回寢宮。

    說是寢宮,實際上也只是大一些的屋舍罷了。

    因爲雒陽被西涼賊縱火焚燬,天子不得不在曹操的建議下暫都許縣。

    如今雒京的重建工程仍在繼續,因爲經費原因進度緩慢,建成之期遙遙無期。

    在朝堂上,以及在路上,劉協基本上很少說話,表情嚴肅,顯現出與他這個年紀不相稱的成熟。

    不過當他回到寢宮後卻不再維持着那份嚴肅表情,整個人放鬆了下來,如釋重負。

    皇后伏壽迎出來道:“縣官,下朝啦”

    劉協與伏壽也算是患難夫妻,二人一起從長安艱辛跋涉逃離西涼賊的控制,回到雒陽,沒曾想是剛出虎口又入狼窩。

    長時間的苦難,讓二人之間的感情比平常的帝后要更好。

    劉協道:“嗯,又當了一天傀儡木偶。”

    伏壽道:“縣官不必在意,如今縣官年紀還小,理政經驗不足,待縣官再大一些,朝廷大臣們會更看重縣官的意見。”

    劉協壓低聲音道:“還小我都二十一了,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加冠一年多,哪裏小了。分明是有些權臣不把我放在眼裏,着實可恨”

    伏壽忙向屋外張望,發現只有幾個跟隨多年值得信任的侍者侍女在才稍稍寬心。

    “縣官莫要置氣了,此話在心裏想想便罷,還是不要說出來爲好。”

    劉協毫無形象地箕坐在牀榻邊沿道:“哎不消你說我也知曉。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楊奉,這些人一個個地都不把我放在眼裏,原以爲曹操是個忠臣,哪想到貌似忠悃實則大奸似忠。”

    伏壽來到劉協身旁,輕輕爲他撫背道:“縣官,莫要再說了,讓那奸賊的人聽去就不好了。”

    劉協怒道:“難不成這奸賊還敢害我不成”

    就在去年,因爲董承謀誅曹操之事牽連,曹操索求董承之女董貴人殺之。

    當時董貴人已經懷有身孕,劉協多次派人求情但曹操不爲所動,終於誅殺董貴人。

    連自己宮中的女人都保不住,這讓劉協深受打擊,內心愈發忌恨曹操。

    皇后伏壽與董貴人關係很一般,但卻不是因爲董貴人之故,而是因爲她的父親董承。

    昔日皇帝尋機離開長安東歸,李傕、郭汜察覺不對後派兵追擊,擊敗天子的護衛兵馬。

    皇帝趁夜渡河,條件簡陋,六宮皆步行出營。

    當時皇后手持縑布數匹,董承指使符節令孫徽以兵刃脅迫搶奪。

    皇后的侍者上前阻攔,孫徽竟然出手殺害侍者,侍者的血濺到皇后的衣服上。

    雖然皇后至今也沒搞懂董承爲何行此冒犯之舉,但哪裏會與董承之女友愛。

    不過董貴人從行宮中被捕拿殺害,仍是讓伏皇后物傷其類,深感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平日裏多有勸慰皇帝隱忍。

    安慰了皇帝一番後,伏壽也不願就這個話題多談,便引開話題問道:“縣官,今日朝堂上可有什麼大事發生”

    劉協道:“確有一事甚是稀奇,是衆臣議論大將軍明發表章之事。”

    伏壽問道:“此事不是已經議了幾天,並無結果麼”

    劉協道:“我原以爲今日也是如此,不想董昭提出要應大將軍之請,封拜顏良,令我大爲訝異”

    伏壽疑惑道:“董昭此人不是投靠了曹操麼爲何竟會爲袁紹說話。”

    劉協道:“我也不知,且董昭所提對顏良封拜之事極爲隆重,不僅封其爲高邑侯,還拜度遼將軍,領常山相,都督幽、並二州沿邊諸郡軍事。”

    伏壽張口結舌道:“啊如此隆遇此議通過了曹操也答應了”

    劉協道:“是啊前幾日衆議不決,今日竟衆口一詞,曹操也並不反對,定是他暗中授意。我就納悶了,先前車府令不是對我言,顏良曾在兗州、在官渡屢屢擊退過曹操,令曹操功虧一簣麼爲何此次卻要如此厚賞顏良”

    皇帝所言的車府令是屯騎校尉伏完之子,皇后的長兄伏德。

    伏德在皇帝東返時任中宮僕,都許後拜議郎,封爲列侯,遷車府令,主管天子乘輿諸車,是皇帝御用車輛總管。

    劉協居於深宮,除了朝堂議事外,幾乎不知外界消息。

    伏德作爲天子近臣,時常把外界的消息稟告給天子知曉。

    官渡之戰的消息,雖然曹操一系的臣僚對其中一些敗事三緘其口,但仍被有心人在暗中流傳。

    伏德知曉天子忌恨曹操,頗是投其所好,把聽來的傳言告訴了天子,所以天子竟然知曉顏良的名字。

    伏壽一介婦人,雖然耳濡目染對權勢鬥爭有所體悟,但對這種太過複雜的朝堂之事也不甚了了,答道:“妾亦不解,不若召兄長來垂詢一二”

    皇帝聽從了皇后的建議,召來車府令伏德詢問。

    伏德雖然秩祿不高,但作爲內朝之臣也有份列席朝會,當時就把衆臣的反應盡收眼底。

    他畢竟見多識廣,政治經驗要比帝后二人豐富得多,說道:“啓稟陛下,臣以爲司空故意賜高邑侯高官顯爵,乃是欲使其受大將軍所忌,若河北上下疑心,則不成司空之患也。”

    劉協恍然大悟道:“你是說封賞顏良,會令袁紹猜忌”

    伏德道:“高邑侯連連建功,在河北獨樹一幟,不遭人忌也難,司空此舉乃推波助瀾之計也想大將軍的奏章之中,亦有提及幽州刺史袁熙、騎都尉牽招等人,然董魏郡卻提都不提,但言封賞高邑侯,其用意昭然若揭。”

    劉協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顏良能屢敗曹操,看來是個有本事的,卻不知其心意如何,是否忠於漢室”

    伏德心知小皇帝動了招攬心思,雖然他也不認得顏良,不知此人究竟如何,但仍是順着皇帝的心意道:“其人除黑山之患,平幽州之亂,當爲大漢忠臣無疑。”

    劉協嘆道:“只可惜如此忠臣良將,朕竟不能得見,不能爲用乎”

    伏德勸慰道:“陛下切勿憂心,有此忠臣良將在外,朝堂上的奸臣方纔不至於太過肆意妄爲。”

    劉協又嘆道:“也只能寄望於此了,伏卿,你以爲,朕可有辦法拉攏顏良”

    伏德聞言一警,問道:“高邑侯遠在河北,陛下意欲何爲”

    劉協道:“朕又能何爲,不過是盼着忠臣良將可以到許都勤王,除去朝中奸佞,助朕重掌大權罷了。”

    伏德道:“此事終究太過難爲,想那劉皇叔倒是屢屢起事,但卻均爲司空平滅,日前更從汝南被趕去了荊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