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策行三國 >第1633章 好德和好色
    張紘與楊修乘船趕往書院。不到百里,他走了四天。走走停停,中途還下船遊覽了半天。彭蠡湖西側便是匡廬,正值深秋,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張紘文興大發,正好身邊又是一個文才上佳的楊修,兩人吟詩作賦,詩飲唱和,不亦樂乎。四天後下船時,篋中已有賦四篇,詩十餘首。

    在一個傍晚,張紘到達書院。袁權已經安排好了住處,第一時間趕來拜見。對張紘的姍姍來遲,袁權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依禮問了安,詢問了孫策的近況,留下侍候張紘起居的侍女,約好待會兒設宴爲張紘接風,便告退了。

    楊修也退了出去,和袁權並肩而行,問起了這些天楊彪的情況。袁權大致說了一遍。這兩天楊彪的情緒起伏不定,既焦慮,又躊躇,本來以爲楊修兩天前就能回來,結果一再落空,已經有些急了,待會兒見了面,少不得一頓批評。

    楊修吃了一驚,看看袁權。“多謝姊姊提醒。”

    “你好自爲之。”袁權笑道:“不過,姑父是明白人,他知道孰是孰非,不會爲難你的。”

    楊修擡起手,抹了抹眉梢。他們回到小院,一起進了門,楊彪正坐在堂上,板着臉,怒氣衝衝。袁夫人坐在一旁,臉色也不太好,見楊修、袁權進來,連忙給楊修使了一個眼色,起身離席,拉着袁權的手說道:“阿權,你陪我出去走走。”

    袁權應了,向楊彪告退。楊彪擺擺手,示意他們自便,狠狠地瞪了楊修一眼。楊修笑笑,從懷中取出謄寫好的詩賦,送到楊彪面前。“父親,你先看看這個。”

    楊彪瞥了一眼,冷笑一聲:“你好自在啊,還有心情吟詩作賦。”

    “父親這些天難道沒有什麼吟誦”

    “我可沒你這閒情逸志。”

    楊修搖搖頭。“父親,這不是閒情逸志,這是交鋒的前奏啊。你看高手對陣之前,是不是都會放鬆身形,調整呼息如果一方從容不迫,一方躍躍欲試,不用交兵,勝負已分。父親,你現在這心境可不宜與子綱先生對陣啊。”

    楊彪愣了一下,覺得楊修說得有理,嘴上卻不肯承認。“誰說我心亂了我只是一向不喜歡這些小道。”

    “這是自然,父親是大臣,關注的輔聖君,致大道,悲春傷秋非父親所好。不過,與子綱先生會面,短兵相接,得失只在隻言片語之間,父親亦要小心些。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父親讀讀這些文章,可以略知一些子綱先生的志向,做到心中有數。你們雖然見過面,畢竟是多年以前了,現在有什麼變化,還是瞭解一些的比較好。”

    楊彪有些詫異,盯着楊修看了一會兒,默默地點了點頭。“你說得有理。德祖,你也累了,去休息吧。”

    “喏。”楊修起身撥了撥燈芯,將油燈調亮了些,又施了一禮,轉身退出,輕輕的帶上了房門。

    楊彪看着楊修忙碌,一言不發,眼神中既有說不出的欣慰,又有一絲失落。等楊修的腳步聲消失在遠處,他才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拿起文章讀了起來。

    詩言志,讀書人又志在天下,詩賦即使寫景也會抒發感情,從中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志向和情操。張紘也不例外,面對這大好風景,看到湖上來往的商船、打漁歸來的漁夫,他感慨萬千,自然的從筆端流淌而出,化作詩句,清新自然而又感情充沛,令人遐想。

    楊彪不喜作文,但他的品鑑能力還是有的,看了張紘的文章,他彷彿看到了張紘看到的場面,感受到了張紘面對大亂之後,繁榮重現的欣喜和感慨,還有一絲絲驕傲。

    這份成功中有他一份心血。

    楊彪反覆讀了很久,直到每一個字詞都熟記在心。他放下文卷,起身在屋裏緩緩踱步,一邊走一邊捏起拳頭,輕輕敲擊痠痛的腰眼。侍立在一旁的張鈞見狀,輕手輕腳地走了過來。“先生,我爲你捶捶腰吧。”

    楊彪擺擺手,指指案上的文卷。“伯平,你看看這幾篇詩文。”

    張鈞有點猶豫。“先生,我不通詩賦。”

    楊彪眉心微蹙,盯着張鈞看了兩眼。“沒有要你品鑑詩賦,只是讓你看看張紘的志向,對照這一個多月的見聞,談談你的想法。”

    張鈞脹紅了臉,露出些許窘迫,拿起文章,站在燈下細讀。楊彪暗自嘆息。張鈞雖是張濟的孫子,但相處這麼久,除了一些小聰明,他沒看出張鈞在經學上有什麼成就。他原本想把張鈞帶到豫章,交給楊修,讓楊修幫他安排一個事做,現在看來,這個決定不太明智,張鈞幫不上楊修什麼忙,說不定反倒連累他。

    如何安排張鈞,已經成了他的一個麻煩。他的父親楊賜與張鈞的祖父張濟是同僚,志同道合,還曾經一起反對黃巾軍,他與張濟也相識,不能看着故人的子孫淪爲苦役,但他也的確沒有合適的處理辦法。

    由張鈞又想到楊修,由楊修又想到孫策,由孫策又想到他提拔的那些文武,楊彪忽然說不出的感慨。如果不是天下大亂,張鈞的仕途會一路平坦,超過孫策麾下絕大多數人。張家是細陽世家,有爵位在身,又有帝師之誼,再加上那麼多與張濟共過事的朋友,即使張鈞是個庸才,他至少也能舉孝廉,或以質任入仕,做到縣令長沒什麼問題。如果人再機靈一點,二千石也不是什麼難事。可是亂世一來,這一切都沒了,反倒是太史慈、魯肅那樣的人脫穎而出,手握重兵,坐鎮一方。

    這是好還是壞

    楊彪越想越多,心情又漸漸焦灼起來,長吁短嘆。張鈞在一旁看得清楚,連大氣都不敢出。

    孫策到達丹陽郡界,郡丞甘琰帶着掾吏和家屬趕來迎接。

    甘琰和孫策不陌生,代理了幾個月的太守事務之後,他的精氣神更好了,走路帶風,聲帶回響,中氣非常足,到了孫策面前,未語先笑,躬身而拜。

    “久不見將軍,將軍更威武了。”

    孫策微微一笑。“甘君辛苦了。區區郡丞,真是屈才了,我看你完全可以做個真太守。”他已經從虞翻的口中瞭解到了甘琰的治績,總的來說,雖然算不上出類拔萃,卻也可圈可點。他麾下武將不少,能理政的卻不多,甘琰這樣的就算是人才了。再加上與陶氏兄弟的關係,他當然不能不加以籠絡。

    甘琰喜出望外。甘家也算是丹陽頗有實力的世家,他的從伯做過蒼梧太守,他的從姊嫁給陶謙,陶謙官至徐州牧,還封了侯,他當然也不會滿足於一個郡丞。陳到被孫策調到青州參戰,委任他代理太守,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做得非常用心,就是希望能讓孫策看到他的能力,如果孫策讓他做個縣令,他就心滿意足了。現在孫策當衆肯定了他成績,而且說他可以做個真太守,遠遠超出了他的期待,他豈能不高興。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