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日不落盛唐 >第二百九十一章 修橋補路
    李文淵聽完之後默不作聲,莊伏狄是他親自點的出征將領,選擇他是因爲張君泰也現正在率領軍隊在西邊的中亞地區不斷的巡視着,一直在提防着來自西突厥的反撲和薩珊帝國的反擊。</a>所以作爲和張君泰一樣出自軍校的優等生,莊伏狄自然頂上了本來應該由張君泰的位置,駐守的東線上。其實這兩個人一個極其擅長謀略,而另一個則擅長在戰場上抓住時機隨機應變。這本來應該是一對極爲合拍的搭檔,但令人惋惜的是,這兩人卻又都是固執的很,都不願意承認對方的想法是正確的。所以想讓這兩人合作,除非是天地倒轉過來,太陽打西邊出來都不行,因爲這種情況,張君泰和莊伏狄纔會被李文淵安置在勢力的兩邊,而李文淵自己則坐鎮在正中間統籌全局。

    不過雖然這兩人的脾氣秉性完全相反又都十分固執,但好在這些爭鬥也僅僅侷限在兩人湊在一起爭論戰術方面的問題的時候纔會出現。而一旦到了戰場上,這兩人便都會冷靜下來,冷靜的甚至讓人覺得有些膽寒。他們能夠完全不帶任何感情的去分析自己掌握的所有情報,並且根據自己腦海中所擁有的知識選擇出對於目前情況最爲有效的解決方案,無論是激進還是保守,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想到這裏,李文淵心中也算是暫時的鬆了口氣。自己現在也沒有什麼太趕時間的戰略計劃,所以莊伏狄就這樣保持東線的焦灼態勢久一點倒也無礙,而且可以通過這種表象來迷惑敵人,讓周邊的人乃至遠在萬里之遙的中原地區的各個勢力都能夠覺得自己手下軍隊的實際戰鬥力並非如傳言一般的強悍,之所以能夠打敗突厥人也僅僅是因爲運氣比較好。如果能讓那些人這樣想,那真的是再好不過的了。李文淵恨不得讓天下所有的勢力都瞧不起自己手下的軍隊,這樣才能在將來對上的時候給他們一個驚喜,打他們一個猝不及防。

    於是李文淵也就不在催促莊伏狄了,更何況現在他自己手中也積攢着一大批的公事沒做呢。雖然薛仁越能夠處理大部分的中亞地區的各種事務,但是有一些大事還是需要李文淵親自拍板決定的。雖然大事沒有那麼多,但是廣袤的中亞地區哪怕一座郡城只來一件大事,積累下來也足夠李文淵處理上一陣子的了。更何況一座郡城不可能只有一件大事吧,於是李文淵在解決了心中的憂慮之後,便一心一意的撲在了自己領地內的相關建設上面。

    由於是草原和山脈交錯縱橫的地形地貌,所以新徵服的中亞地區在州城府縣的設立之初就要思考許多未來可能出現的交通問題,以及目前這塊地皮下面埋藏着的礦藏問題。李文淵不希望自己手下的領地像淘金熱時期的美國一樣,因爲一處金礦而迅速的出現了一座城市,之後隨着金礦的枯竭這個城市又慢慢的變成了無人的鬼城。所以在設立州城府縣的時候,自然是參考了後世的辦法。只有在綜合考量了所有因素之後纔會最後選址,但是這並不代表着選址結束之後建立起來了就結束了,在這些州城府縣之間還要修築官道。畢竟每逢雨季的時候,草原上很多平時可以走人的草墊子就會變成一個個的大煙泡。人如果不小心陷在裏面,往往會出於恐懼的原因而不斷掙扎着想要爬出來,但是在大煙泡裏的人越是掙扎,陷落的速度就會越快。所以往往不出一刻鐘的時間,陷入大煙泡中的人就已經失去了性命。畢竟人一旦被埋過了胸腔,那麼離死也就不遠了。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需要在各個州城府縣只見修築官道。但是無論什麼時候,修築道路橋樑都是一項費用極高的支出,支出的額度一旦超過了薛仁越所能使用的數目上限,便需要由李文淵來出面親自拍板決定。

    按照西域在自己領地內的建造習慣,每一個項目要有三條備選項。所以每條官道的修建李文淵都一一做了選擇和批示,隨後這些文件會下達到李文淵新設立的財政部,由財政部覈實之後纔會撥出款項發往遠在中亞的薛仁越手中。再由薛仁越拿着這些錢去按照計劃修築官道,架設橋樑。隨着李文淵地盤的一天天擴大,單單一個商部已經不能夠再滿足李文淵境內的金融運轉了。所以在請來了蕭皇后之後,李文淵便順勢提出從商部的手中剝離出財政的權利,又單獨設立一個財政部門來掌管領地內的金融運轉。

    畢竟一個是兵權,一個是財富。這兩個東西無論哪一個太過於龐大的話,無疑都會對皇室的統治造成極大威脅。李文淵現在在自己的領地中推廣民主進程,沒有人能在共和國裏做皇帝。但是這兩個部門的實力太過龐大的話,卻仍然是能夠影響民主政權的正常運行。所以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便是早早的就從商部的手中剝離出了財政的權利單獨設立一個部門。

    在中亞地區,除去道路橋樑之外。還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關於水庫的興建。中亞地區並不缺雨水,也不缺地下水。但是在一些極其特殊的地區,地下水位卻是很深的。所以相比起向深處打井所付出的支出來說,新建一處蓄水的水庫倒是便宜了不少。於是有了西域境內水利修建的經驗之後,薛仁越輕車熟路的在中亞地區規劃了數百個水庫。在將計劃報給了李文淵之後,李文淵結合着軍梟測繪的地圖砍掉了一些重疊覆蓋的地區的水庫,便也點頭同意了這些水庫工程的建造。

    除去這些之外,再有的便是薛仁越組織進入中亞的移民,抓緊時間補種一些經濟作物,能種多少算多少。這樣到了秋天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能有些收益,不至於白白荒廢了整整一年的光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