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唐再起 >第一千零九章 漕運
    曹州,淮南一下,整個運河瞬間就通暢了,汴梁的糧價,也終於平緩下來。</p>

    這邊說一下,隋唐時期的運河,其實與元明清時期的運河是兩碼事。</p>

    北邊的永濟渠,是從燕雲,黃河,到達洛陽,而南邊的通濟渠,則是從杭州到達洛陽。</p>

    所以,洛陽附近就有了含嘉倉、回洛倉、黎陽倉,儲存了數百萬石糧食,哪怕關東民亂大起,但隋煬帝就是不開倉。</p>

    這是因爲,這些糧食,不僅僅是軍糧,而且還是長安以及關中的儲備糧食,關中經常發生,開皇三年、四年、五年,尤其是開皇十四年,關中大旱,饑荒遍地。</p>

    這種情況下,糧食完全不夠喫,保持長安和軍隊已經夠嗆,所以隋文帝只能愛惜糧倉,讓百姓們去關東洛陽就食。</p>

    當然,除此之外,隋文帝下令,命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p>

    這般,初步解決了關中的糧食問題。</p>

    說白了,就是關中八百里,大業五年,就有六十萬戶,三百萬人口,而當時全國也才九百萬戶,這就相當於以陝西一省之力,還得去除漢中,養活了全國十五分之一人口。</p>

    而且,皇帝,勳貴,百官,特權階級的耗費比普通百姓還多,關中土地矛盾極爲尖銳。</p>

    長安百姓都沒有柴火來燒,還得去秦嶺去砍燒。</p>

    汴梁開封,就在淮河到洛陽到通濟渠上。</p>

    蔡州的物資直接由惠民河入汴,山東的物資可通過黃河——廣濟河抵京,東南六路的物資,可以借道大運河北上,轉入汴水,運達京師。</p>

    汴梁,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吸血型城市,運河上的城市。</p>

    因爲沒有鐵路的時代,水運就是最廉價的運輸力。</p>

    這樣一來,開封府興起,就可以理解了,石家莊就是這般起來的。</p>

    “終於來了——”望着汴河上的一艘艘船,李嘉終於體會到,唐德宗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這句話的期盼了。</p>

    待在汴梁不過小半個月,即使有開封留守府的幫忙,但他依舊忙得焦頭爛額,尤其是糧食的不足,讓他格外的煩躁。</p>

    民以食爲天,糧食一天沒有,人就發慌。</p>

    他目前的糧食,都是從南陽盆地,辛辛苦苦運輸而至,一斗米耗費三鬥。</p>

    換句話來說,如今爲了供氧整個汴梁,每天他都在虧損數萬貫,這還了得?</p>

    如今,快馬加鞭,夏收後,淮南的糧食終於來到了汴梁城。</p>

    雖然僅僅只有十萬石,卻安穩了人心,糧價應聲而落。</p>

    再過上一段時間,浙江府,江西,江寧府的糧食,也能通過運河北上,緩解壓力了。</p>

    “汴梁一日不見糧船,百官都不得安生。”趙普也是感慨萬千,就是這些船,承載着整個汴梁城。</p>

    “汴梁因此繁榮,也會因此而敗。”</p>

    王溥望着船來船往的運河,不由得感慨道。</p>

    “也正是錢糧之故,所以多國定都與此啊!”魏仁浦隨即附和道,其話語,意義非凡。</p>

    “國都不可與此!”</p>

    李嘉恰巧聽到,眉頭一皺,說道:“這幾日,我盼船,如同盼甘霖,何其辛勞,若是經常如此,我可得折壽多年了。”</p>

    “定都汴梁,弊大於利。”</p>

    李嘉一口否決。</p>

    官僚階級都具有保守性,能躺着就不坐着,遷都絕對會讓他們反對,毋庸置疑。</p>

    別的不提,百官們生活在汴梁,房子田地都買好了,你突然遷都,光是房價的跌落,就得讓他們沒了泰半身家。</p>

    具李嘉的瞭解,汴梁城的房價,有的已經超過了五千貫,這是何等的誇張,比某個縣的兩稅還要多。</p>

    毫不誇張的說,汴梁的房子賣掉,可以抵得上全天下一年的兩稅,這怎能讓百官們捨棄?</p>

    從頂級到一流,差距太大,這也是趙匡胤遷都洛陽,招受大臣一致反對的原因之一,畢竟趙光義勢力再大,也沒有辦法,一手遮天。</p>

    如此的堅決,讓趙普頗爲憂慮,開封,實在是一座特殊的城市。</p>

    “可是陛下,洛陽的運河,已經堵塞,長安又疲弊,對漕運依賴,更甚與汴梁,除此,微臣實在不知該定都何地。”</p>

    趙普輕聲說道,詞真意切。</p>

    王溥瞥了其一眼,拱手道:“自然是在中原,難道是在荒蠻的南方不成?如此何以掌控天下?趙府尹實在是多慮了。”</p>

    看着他倆一唱一和,李嘉笑了,直言道:“罷了罷了,朕直言吧,我乃大唐宗室,先祖乃是薛王李諱業,睿宗嫡長子,本應繼承皇位,卻謙虛忍讓,從而玄宗皇帝成了太子。”</p>

    “我肩負復唐重任,效光武之事,自然再興大唐,國都之選,無外乎二者罷了。”</p>

    “大唐只有兩都,西京長安,或者東都洛陽。”</p>

    “如今關中殘破,藩鎮甚多,再加上漕運不便,長安自然不可取,所以,唯一適合的,只有洛陽了。”</p>

    “至於運河堵塞,更不是事,我已經着令張維卿,領數萬宋軍,疏通洛河,去除多餘的淤泥。”</p>

    “而汴河(開封至黃河那段運河),如今也開始着手疏通,神武七年內,必定要完畢。”</p>

    “如此,漕運通暢,洛陽自然可再興。”</p>

    皇帝說的這般興致勃勃,而一旁的三位,則頗爲些相顧無言,沒有想到皇帝的謀算竟然那麼深,洛河那裏竟然也開始疏通了。</p>

    “洛陽的宮室——”趙普還想再言,但卻被打斷。</p>

    “洛陽的宮室,我已經令人修繕,山南東道已經開始砍伐巨木,還是宋兵,他們也是修建皇宮的主力。”</p>

    李嘉轉過身,看着一臉無奈的幾人,笑吟吟地說道:“洛陽的宮室基礎還在,一年半載即可完畢,到時候還可以從汴梁運送些花草木石過去,省卻不少的錢財。”</p>

    “爾等還有異議?”</p>

    “臣等敬服——”三人搖搖頭,表示五體投地,您老想的太周全的,藉口真的沒了。</p>

    “唉,令人失望。”</p>

    不料,此時皇帝反而搖搖頭,一臉失望道:“我還以爲你們會說,江山在德不在險,太令人失望了。”</p>

    三人茫然,更加疑惑了。</p>

    </p> 大唐再起 </p>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