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唐再起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
    《大唐再起》

    設立機構行政,就相當於爲搭建房子架樑子,而所謂的地基,就是那些渴望太平的自耕農,以及地主豪右。

    沒錯,地主豪右真的是根基,不要因爲人家土地多,偶爾偷稅漏稅,仗勢欺人,就懷疑人家。

    比如,一個豪右萬畝良田,普通百姓十來畝地,解決一個豪右納稅問題,等於解決了上千戶百姓徵稅,地方州縣進行政治尊重,也就理所當然了。

    所以,某種層度來說,馴服地方豪右,基本上就擺平了地方。

    骨骼框架弄好,就解決了大半問題,而接下來就是犒賞了。

    建功立業,不就是爲了這時嗎?

    不過,李嘉一開始並不是直接獎賞武將,而是對負責後勤徵稅的政事堂宰相們,進行賜爵。

    “漢初,高祖以蕭何爲首功,徵兵治民,纔有了前方的百戰百勝,朕發四路兵馬,親出江陵而北上,從不虞錢糧短缺,此皆諸公之能也。”

    李嘉很尊敬地向宰相們拱了拱手,一副古代聖王的模樣。

    宰相們哪裏敢再坐,連忙起身,腰彎地更地,拜的也更深。

    “首相趙誠,居功至偉,朕囑意,封其爲滕州侯,食邑三千戶。”

    “微臣叩謝皇恩——”趙誠顫抖地跪下,撅臀,匍匐而拜,頭磕到了地面,這是如今最大的禮節,一般只是正旦,冬至朝會時,纔有這般禮節。

    平日裏,官吏們只是微微彎腰鞠躬,跪下也只是彎背低頭罷了,腦袋距離地面還有幾十公分呢。

    當然,從側面來說,君權還沒有達到極致。

    這時,田福拿出了聖旨,朗聲讀道:

    “封宰相孫釗爲康州伯,食邑兩千戶——”

    “封宰相孫光憲爲歸州伯,食邑兩千戶——”

    “封宰相鄧斌爲復州伯,食邑兩千戶——”

    其他幾人也是歡喜,沒想到他們也能撈到爵位,真是天大的歡喜。

    “臣等叩謝皇恩——”幾人連忙也跪下,口中大喊。

    這時,李嘉看了一眼豔羨的另外幾人,笑了笑,揮了揮手。

    田福瞭然,連忙又拿出聖旨,進行冊封:

    “封軍機處大臣李淮爲永州伯,食邑兩千戶。”

    “封轉運使司胡賓王爲忠謙子,食邑八百戶——”

    李淮與胡賓王也大喜過望,連忙拜下。

    這下子,六個頂級文臣,也都有了勳爵,食邑。

    其餘文臣們則投之以羨慕之色。

    爵位難得啊!

    “諸多功臣不可無號,我有意,無論是伯子男還是他爵,皆爲加號‘復國輔運忠正功臣’,以褒其忠。”

    李嘉思量片刻,按照唐中後期以來的傳統,爲這種功臣們封賜功臣號。

    所謂的功臣號,其實就是對臣子的褒獎,如唐高祖李淵稱帝后,以定策元勳爲“武德功臣”,以太原起兵將士爲“太原元從”,明太祖的“開國輔運推誠功臣”,明成祖的“奉天靖難推誠功臣”。

    說白了就是一種資歷的認證,人爲的將功臣分化,區別,從而形成榮譽感。

    如今大唐終於復國,李嘉也不願意違背傳統,就賜予功臣們“復國輔運功臣”號,不長不短,正好合適。

    爲了安撫這些沒有得到爵位的文臣們,李嘉也賞賜了些許財務,並且,在坐的都賜予“驍勇校尉”的名號,一年十石米,終身享有,不能傳承罷了。

    文臣們比較簡單,頂尖的幾個封個侯伯就行了,但武臣們卻不能馬虎,人家的功勞是實打實的。

    如,潘崇徹,平後蜀,助平湖南,由原本的閬州侯,升爲魯國公,食邑八千戶。

    李信的主要功勞是滅南唐,平定湖南,威逼吳越,所以由上元侯,升爲梁國公,食邑八千戶。

    李威,封其爲鄧國公,食邑七千戶。

    張維卿,封爲滕國公,食邑七千戶。

    符彥卿,封爲魏國公,食邑五千戶。

    遠在關中,進行運糧籌備的王寧,李嘉也沒有忘記,升其爲伯,號爲興州伯,食邑兩千戶。

    楊師璠,陳兵等大將,則等爲侯,楊師璠爲許州侯,陳兵爲陝州侯,黃陽爲廬州侯,高彥儔亳州伯,黃陽爲舒州伯等等,他們作爲元勳功臣,值得這般,是爲次等功臣。

    另外像周奎,海龍軍指揮使,也封爲登州侯,張望海,也因爲長江運糧的功勞,成爲和州伯。

    這些元從舊臣,按照慣例,伯爵在三千戶以下,實際上都是二千戶左右,但他們雖然爵位不同,但食邑卻相差不離,都是三千戶邊緣。

    而像潘美,曹彬,王全斌,楊廷章璋,郭守文,郭從義,王彥超,高行周,李處耘,王審琦等主動歸附,或者手中擁有兵馬實力的,一律封爲子,算是第三梯隊。

    子爵在千戶以下,

    而如張虎子這般的親衛,李嘉也從來沒有忘記其護衛之功,也撈到個子爵的位置。

    而作爲男爵,李嘉則是大撒潑下。

    如趙贊,韓重贇,韓令鐸等舊臣,一律等爲男爵,食邑三百戶。

    再加上軍隊中立功的軍人們,子爵男爵,共有近一百三十七,而驍勇,驍毅校尉,這種終身爵,也有一百五十六人。

    換句話來說,從公侯伯子男,這五等功勳來數,共有近四百人。

    而像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4年簽訂的功臣名錄上,則只有一百五十位。

    當然,李嘉這種情況比較特殊,舊勢力需要黏合,所以需要發放一些小爵位出去,進行拉攏。

    而爵位與錢財,則是最佳的實際了。

    更爲特殊的是,李嘉這般的爵位,是世襲減替的,而明初的勳貴們,則是世襲罔替。

    這樣一來,大唐的爵位含金量,則遠遠不如明初。

    如,一個男爵,只需要三代人,兒子爲驍毅校尉,孫子爲驍勇校尉,到了第四代,就成爲平民。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像加有“復國輔運功臣”號的這種元從功臣們,李嘉決定,按照遠近親疏,以及他們的表現,減替到一定程度,就不減了。

    如,李信這種家奴出身的,就減替到男爵,就世襲不減,當然,食邑得變成規定的三百戶,也算是與國同休吧!

    “我這種開國皇帝,實在是太好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