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紅色創界紀 >88 擴張中的統合聯盟
    盟軍主基地。.

    今天對於烏黎蘇拉來說是個比較輕鬆的日子,因爲今天是她自己給自己規定的“休假日”,不過相比起平日裏,她也只是稍微多睡了一小會懶覺而且沒什麼比較頭疼的日程安排而已。

    盟軍主基地生活區中央食堂四樓是軍官用的樓層,它被裝修的像是一個米其林三星餐廳,唯一美中不足的只有沒有什麼服務員。落地的雅座邊烏黎蘇拉放下了她的餐盤,裏面裝着一些比較精緻的西式三明治、小蛋糕、煎蛋和燻肉之類的,當然作爲被設定的原體是德國人的烏黎蘇拉無可避免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少不了的啤酒和香腸。落地窗邊的雅座一般都是高級軍官才能使用的,因此它們的造型也不是方頭方腦而是圓滑的弧形,在這裏喫早飯可以輕鬆的看到外面盟軍基地的景象,而佐以這種景象爲精神上的下飯菜,實在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過於強大的科技解放的生產力讓僅僅幾個月時間就在這座森林之中聳立起了一座龐大的現代化的半軍事化壁壘城市,而且它還是在自己的規劃和管理下建立起來的·········俗話說權利是男人的chun藥,但是對於一個同樣自立自強的女性來說,權利也是最好的美容藥。

    遙遙眺望過去的話可以看到,在遠處盟軍基地邊緣被挖開的大片空地邊是鬱鬱蔥蔥的森林,這讓原本輕鬆的烏黎蘇拉的眉頭稍微蹩起了一點點。森林確實是一種資源,但是這種資源必須建立在人類擁有足夠強大乃至過剩的生產力的時候才能算得上是資源,因爲龐大的工業體系需要足夠的原料產出才能被填飽,因此保護森林纔有意義。但是在足夠大的工業體系被建立起來之前,森林非但算不上是資源,反而算得上是一種巨大的障礙。

    現在距離rd下達第三次擴張命令已經有一個半月了,盟軍十座戰車工廠中有3座被用來生產後勤車、工程車、運輸礦車(充作運輸車)了,由於t25科技帶來的額外附帶,單一化生產某一種特定產物可以進行流水線優化,因此這三種盟軍主力後勤車輛幾乎是每一分鐘下線一臺,到現在已經生產出了各兩萬一千六百臺。爲了節省合成燃料,在主基地和新建衛星基地之間運作的車輛(佔據總額百分之八十)都是重新換上了純電能運作。

    加上之前已經在使用的後勤系統車輛並刨去停下來維修的部分,盟軍擁有三萬零二百二十一臺工程車,其中7450臺被投入盟軍體系之外的工業體系建設中充作多功能機牀,12000臺被分散到兩百多個施工工地(八座分基地所需要的建設項目不光是本身,還要包括它們防禦體系、和其他基地交通體系等等一系列的建設)進行建造,9700臺忙於完善現基地的附屬設施建設和更新,剩下的全都是處於待機備用的冗餘狀態。就目前來看,它們的電能消耗佔據主基地百分之四十的能量產出份額。

    這麼龐大基數的先進多功能黑科技機械如果放在地球上,完全足以一夜之間建起一座城市。但是在這裏由於密集的森林的阻礙,預計基礎設施建造要推遲到在今年的深冬才能建設完成了。大型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大規模的製造業最好還是要在平原上進行建造。

    不過在平原上建造········烏黎蘇拉調出了埋設在她身體中的vr指揮系統,和rd的vr指揮系統同根同源的黑科技芯片將數百公里外一處新的盟軍前進基地的景象給投射在了她的視網膜上。

    和可利用空間極少、處處都需要和大自然作鬥爭主基地不一樣,在海邊通過空投建設起來的新的盟軍前進基地的空間實在是大的舒心。除了東南方向大片的海洋以外,這座基地的其他方向全都是大片大片的草原。然而相比起2代很多概念,3代有一個極大地特點就是海洋不再是天塹,大量的兩棲單位和可在海面上建造建築物允許三方的戰術更加靈活多變概念層出,真正做到海空地一體化。所以對於盟軍來說,這座基地就沒有任何利用不起來的地方,到處都是平原,到處都是可利用的空間。

    這座分基地的核心是一條長達四公里的緊急製作的跑道,因爲只有這條跑道可以起降現在盟軍,或者說統合聯盟共和軍的空中怪物“los”。再加上沿襲盟軍的前身軍事力量之一美軍的“前沿少量存在,本土重兵機動”的思想,這座基地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支持運輸的設施了。而對於los,這臺龐大的運輸機甚至可以直接將一臺完整的龐大盟軍基地車給運輸過來,以los運送過去的基地車爲中心,新的基地向着四面八方輻射了開去。

    需要額外說一句的是,運送完這一次的盟軍主基地車後,los被迫返回主基地接受了長達七天的維修和調試以及校正,因爲盟軍主基地可是重達300噸的超龐大車輛,los第一次直接運送這麼龐大的玩意再加上飛行員對於駕駛這種前無古人的巨型飛行器不是那麼熟悉,降落的時候它可受到了一些機械傷害·······

    新生產出的盟軍基地車v所展開的基地和盟軍主基地的v展開的基地性能上也有些差異,和盟軍主基地中強大的功能不太一樣,這座主基地並不擁有使用水分發電的黑科技,同時也不具備盟軍主基地裏的可以迴應vr指揮系統的ai系統,無法完成通過權限重新調整各單位科技的能力。要貼切的形容的話,和rd還有烏黎蘇拉vr指揮系統直連的基地車就像是母機,而這個新的主基地不過就是母機中一部分固化的功能而已。但是不代表這邊基地就無法利用附近的環境產生能量,盟軍的黑科技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靠山喫山靠海喫海,盟軍多功能發電站一紮入了海洋裏就開始表演它的“多功能”不是吹的,一個海洋發電用模塊被展開,順着扎入幾百米深的固定樁(盟軍淺海部分都是使用這種固定式,深海才使用移動式電站)放了下去,然後在水底展開成巨大的網袋狀結構開始利用海水流動的潮汐能發電-----死亡之海雖然海面上確實沒有任何風可言,但是其本身還是有不輕的漲落的,雖然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只有兩米的漲落似乎意義不大·····但是對於黑科技盟軍來說足夠了,有潮汐就意味着海面下的流體流動可不低。

    這種原理複雜,似乎是借鑑了不少蘇聯電磁科技(t25科技盟軍是資料片起義裏的盟軍,那個時候的盟軍抓了不少蘇聯優秀科學家學技術)才做出來的藉助流體發電的模塊還能和其他電站的同類結構並聯並互相協助固定。這座基地用了七座電站互相鏈接使得穩定性和發電量大爲提升,就現在而言保證這座基地日常用電是沒有半點問題的。

    這座海邊的前進基地由於幾乎不需要做平整地面這種事,運輸過去的三百臺工程車可以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建造新廠房、住宿區和城牆這種事上,效率遠比主基地更加高,空降行動僅僅過去了兩週,一座佔地面積在403公頃的大型基地就建造了起來---------當然這麼大的面積也是有相當的水分的,很多地方完全都是被防禦炮塔火力可以覆蓋的地方就被計入了佔據的範圍中,不像是主基地,那是實打實的有多少空地就用多少空地。這座403公頃的“大型基地”只有可憐的一座兵營、一座生產用盟軍機場、一座戰車工廠、一座主基地、兩座位於海面上的礦場和七座多功能電站而已,當然,還有十來座不高的公寓樓,但這不是盟軍主基地直接建造出來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