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墨香 >145 袁本初佯動 意不在此 上
    南陽郡位於荊州北部,北有秦嶺、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南有桐柏山、大別山,中間沃野數千裏,多有水流分佈,氣候溫和,物產豐富。

    光武帝劉秀以此作爲基業,十數年間,東征西討,一統天下。

    杜詩出任太守之後,發明冶鐵水排,輔助鑄造農具,又修治坡池,廣拓田土,南陽郡由此富庶,堪稱百郡之首。

    此後,經過一百五十餘年的持續發展,南陽郡已有人口二百四十來萬,雖曾經歷黃巾戰亂,根基卻未受到損害。

    董卓入京不久,後將軍袁術出逃,來到南陽,得到當地勳貴士族的庇護。

    關東羣雄酸棗會盟,長沙太守孫堅揮師北上,斬殺南陽太守張諮,並領兵投效袁術,後者得以成爲南陽之主。

    作爲回報,袁術以後將軍的身份,表孫堅爲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此時另有泰山鮑信,早被袁紹表爲破虜將軍,羣雄內部混亂,由此可見一斑。

    南陽,郡治宛城。

    郡府之中,後將軍袁術與一名男子相鄰而坐,把酒談話。

    那人三十左右,身材高大,器宇軒昂,正是幽州牧劉虞之子、侍中劉和,剛從長安潛逃出來,攜有天子劉協密令。

    “董賊殘暴無道,自關東諸君興兵以來,天子百官全都翹首期盼。”劉和沉聲道,“袁太傅有心力挽狂瀾,卻慘遭董賊毒手,令人扼腕嘆息”

    “聖主聰睿,有周成王之資。”袁術慨然道,“叔父爲了天下大義,雖死猶生本將雖然不才,卻也不甘其後,定要討平董賊,迎回天子”

    周成王,爲周武王姬發之子,年幼即位,剛柔並濟,實爲一代賢君。

    劉和被袁術感染,當即道出此行使命,“諸君躊躇不前,天子有感於此,特令劉某東歸,引幽燕精騎南下相助”

    “孟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袁術嘆息道,“河內、酸棗諸將,不但按兵不動,近日更圖謀另立天子,本將實在有心無力,獨木難支啊”

    劉和,字孟泰。

    “竟有此事”劉和震驚道。

    河東、河南均布有董卓重兵,劉和逃出長安後,取道東南方向的武關,是以首先抵達南陽,對河內、酸棗等地的情況,自然一無所知。

    “說起來,此事還與孟泰有關。”袁術肅然道,“袁紹、韓馥等人,污衊天子非孝靈帝血脈,欲立令尊劉使君爲帝本將手中有書信爲憑”

    說罷,他取出袁紹來信,遞給劉和。

    “袁本初、韓文節太過荒唐”劉和仔細看過書信,憤然而起,“兩人這般做法,豈非陷家父於不仁不義”

    “劉使君寬厚仁義,自然不會與此輩爲伍”袁術語氣慷慨道,“本將但知討平董賊,不識其他,已經回書駁斥,並與此輩斷然決裂”

    劉和冒着生命危險出逃,在崇山峻嶺之間跋涉千里,好不容易抵達南陽,卻得到這樣的消息,一時之間,完全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來回踱步。

    “本將已派孫文臺進駐魯陽。”袁術眼底精光一閃,嘆息道,“只是西涼軍多爲騎兵,難有斬獲。若有幽燕突騎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袁將軍此言有理”劉和漸漸冷靜下來,“劉某這就兼程北上,將此間情況呈報家父,早日引兵南下”

    “何須勞煩孟泰”袁術搖頭道,“關東州郡不和,屢有相互攻伐之舉,且黃巾餘孽未絕,沿途戰火不斷,安危難保,由本將遣人前去即可”

    劉和轉頭望去,但見袁術似笑非笑,眼神決絕,頓時恍然大悟。

    平皋,盟軍大營。

    袁紹接到冀州傳來的一個訊息,當即招來麾下衆多文武,只有新近投效的張楊、於夫羅被排除在外。

    “沮授、田豐派使者來告,麴義起兵叛亂,韓文節不敵而敗。”袁紹神色振奮道,“二人有感韓馥黯弱,盼望本將出兵,以保冀州百姓平安”

    河內緊鄰冀州魏郡,消息往來,不過旬日之間。

    “韓馥本爲董卓所舉,此前運送糧草不濟,致使酸棗諸將不戰而散。”逢紀憤然道,“冀州強盛富足,韓馥卻不堪其職,主公理當取而代之”

    此言一出,衆人紛紛附和。

    “近來青州黃巾肆虐,州郡之間無人能制。”許攸不甘寂寞,接過話題道,“韓馥、臧洪均自顧不暇,只怕渤海不久將爲他人所有主公豈能坐視”

    渤海郡極爲富庶,又與青州相鄰,很容易遭受青州黃巾侵掠。

    顏良、文丑對視一眼,出列道,“還請主公發兵,我等願爲前鋒”

    “欲取冀州,或許無須勞師征伐。”逢紀悠然道,“韓馥不過一介庸才,可一面聯結麴義,一面遣人爲其陳述禍福,定可不戰而得之”

    “元圖此計雖妙,卻還遠遠不夠”許攸搖頭晃腦道,“可借討董爲由,邀請公孫瓚揮師南下,同時我軍進逼魏郡,數管齊下,方可奏效”

    逢紀,字元圖。

    聽到這裏,袁紹喜憂參半。數月之前,他得張成提示,已經派人前去聯絡公孫瓚出兵,卻一直沒有得到答覆。

    “元圖、子遠所言甚是”袁紹頜首道,“如今董賊在側,冀州之事,確實不宜訴諸武力。至於公孫瓚,本將早已派人聯絡,卻不得結果”

    許攸,字子遠。

    “此一時,彼一時。”許攸自告奮勇道,“如今天時、人和俱備,屬下願意前往幽州,替主公說服公孫瓚南下”

    既然袁紹也有此意,正是建功立業之時,他又豈能不抓住良機

    “能得子遠前去,本將當可無憂”袁紹一聽,欣慰道。

    逢紀見狀,不甘落後道,“麴義那邊,不如就請主公交給屬下”

    “甚好”袁紹自然不會拒絕,隨即目視衆人,悠然道,“遊說韓文節之事,可有誰情願自告奮勇”

    “潁川辛評、荀諶、郭圖,俱爲冀州從事,素得韓馥親善。”高幹出列道,“甥兒與三人相交已久,情投意合,鄴城之行,非甥兒莫屬”

    眼見許攸、逢紀竭心盡力,他身爲袁紹的外甥,自然不甘落後。

    “哈哈哈”袁紹忍不住縱聲大笑,心懷大慰道,“元才既然請令,本將豈有不準之理”

    高幹,字元才。

    “顏良、文丑聽令”袁紹驀地大喝道,“你二人自領五千人馬,先行趕往延津,安營紮寨,靜待大軍前來”

    “諾”顏良、文丑領命而去。

    “傳我號令”袁紹繼續道,“張楊、於夫羅北上蕩陰,整軍備戰;王匡、楊奉退守懷縣,嚴防董賊”

    蕩陰,位於河內、魏郡交界處,與冀州治所鄴城,相聚不過百餘里。

    袁紹大手一揮道,“其餘人等,各自整頓兵馬,隨本將擇日出發”

    衆人霍然起身,轟然應諾。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