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墨香 >151 某豈能與賊和親耶 上
    數日之後;雒陽,太師府。

    自朝中百官隨天子車駕西遷之後,董卓府上難得地熱鬧起來,除董白外,又匯聚了徐榮、呂布、賈詡、李等人。

    簡單接受衆人拜見之後,董卓示意女兒上前發言。

    “關東羣賊會盟之時,曾兵分四路來攻。”董白站起身來,侃侃而談。

    “其中酸棗一路,自曹操、鮑信被徐將軍擊潰之後,再無威脅舉動,且在年前散去,已可忽略不計。”

    “河內方面,袁紹、王匡等人在河陽先勝後敗,如今另有所圖,只留曹操、王匡駐守平皋、懷縣,也無進取之力。”

    “至於潁川方向,孔、許均爲空談之輩,不過虛張聲勢而已,年初孔病亡之後,許已經怯戰退走。”

    “唯有魯陽一路,孫堅雖然路遠來遲,卻極具威脅。此賊性情堅韌,剛在梁東敗在徐將軍手下,旋即進兵陽人邑,陣斬我軍猛將華雄。”

    “眼前局勢如此,我等應該何去何從”董白最後拋出議題,“今日太師召集各位前來,正爲此事”

    這句話說罷,董白已經完成使命,衝董卓揖手一禮,退回座中。

    呂布、徐榮都明白賈詡纔是今天的主角,都很識趣的沒有開口。

    李見狀,主動道,“若說衝鋒陷陣,決戰沙場,自然非我等莫屬,但要運籌帷幄,謀劃計略,既然郎中令不在,恐怕就要看文和先生的了”

    強者自有氣息,智者何嘗不是。

    賈詡加入西涼軍的時間,雖然比較晚,如今卻已經得到李等宿將的信任。去年底反攻河陽,正是按照賈詡聲東擊西之計,大敗盟軍,陣斬郭太。

    “稚然說得不錯,文和儘可暢所欲言。”董卓順勢道。

    既然董卓點名,賈詡就不再韜光養晦,緩緩開口道,“關東羣賊雖多,爲首者,不過袁兒兄弟;善戰者,無非吳郡孫堅、遼西公孫瓚。”

    衆人知道賈詡言不止此,必有下文,全都凝神靜聽。

    “袁兒兄弟依託四世三公之名,二十年間招攬豪傑智士,早已心存不軌。”賈詡繼續道,“二人勢力雖衆,卻打小不和,難以併力,只是各自爲戰。”

    “如今袁術得孫堅助力,據有南陽,已有根基;袁紹棄家仇於不顧,移兵東顧,顯然不甘落後,急於謀取冀州。有二賊內訌在先,關東州郡必亂”

    聽到這裏,場上衆人都覺眼前一亮,對局勢又更清晰了幾分。

    “公孫瓚遠在兩千裏外,又有太傅劉伯安掣肘,是以雖舉旗號,卻不曾參戰。劉伯安海內雅望,公孫瓚不敢輕舉妄動,爲求自立,極有可能南下冀州。”

    “如此一來,袁紹、公孫瓚二人,早晚必有衝突”賈詡嘿嘿笑道,“數年之間,只怕羣賊再也無暇西顧。太師之敵,唯餘袁術、孫堅而已”

    賈詡這一番結論,雖與董白所述現狀相似,意義卻大不相同。關東後續數年的局勢,從中顯露無疑。

    李聽罷,忍不住讚歎道,“文和先生這一番言論,當真有如撥雲見日,讓人茅塞頓開李某佩服之至”

    “呃呵呵呵哈”董卓大笑道,“文和高見袁紹等人雖已無慮,但眼前孫堅來勢洶洶,可有良策應對”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賈詡眼中精光閃動,微笑道,“太師何不以退爲進雒陽已是一座空城,大可讓給孫堅,使其成爲羣賊衆矢之的”

    呂布、徐榮聽罷,不由對視一眼,均生出絕不可與賈詡爲敵的念頭。

    “文和之意,是讓某家成全孫堅的名聲”董卓略感意外,沉吟道,“此舉自無不可,但孫堅驍猛難擋,若能遊說對方歸順某家,豈不更好”

    賈詡一怔,委婉問道,“太師想法雖好,卻不知拿甚麼作爲誘惑”

    “世人所求,無非權色名利而已”董卓沉聲道,“關東各處州郡刺史、郡守之職,均可任其子弟挑選,只需孫堅臣服上疏,某家斷無不允”

    此言一出,除賈詡不動聲色外,場上衆人全都爲之動容,徐榮、呂布兩人,心底更是隱覺苦澀,暗有不忿之意。

    對世人而言,得不到或已失去的事物,其價值通常被嚴重誇大;與此相反,當下正擁有的事物,則最易被忽視。

    “聽聞孫堅之子孫策,生得高大英俊,驍勇善戰。”董卓繼續道,“某家有意與之和親,諸位以爲如何”

    董白一聽,面露不快道,“大人”

    “呃呵呵呵哈”董卓大笑道,“我兒無須擔心那孫策不過十七,和親女子,自然另從族中挑選”

    “呃”董白聽罷,更覺扎心。

    “招攬孫堅之事,固然可以一試。”賈詡見狀,斟酌道,“但以退爲進之計,太師也不妨早做安排。”

    “文和所言甚是”董卓頜首道,“稚然曾與孫文臺相熟,和親招攬一事,爲顯誠意,就勞煩你前去一趟”

    “諾”李拱手應道。

    “桀桀桀”董卓邪惡大笑,決然道,“雒陽久爲帝都,若要讓出,豈能完好無缺奉先,你領兵駐守在此,倘若孫堅北來,立即縱火焚城”

    “諾”呂布轟然領命。

    陽人邑,孫堅軍駐地。

    南陽之行,孫堅不但得到袁術的糧草支援,還帶回來五千兵馬。

    “啓稟將軍”衆人正在議事,帳外有人來報,“北地李,自稱將軍故人,奉董卓之命前來,正在營外求見”

    “李”孫堅神色一怔,隨即道,“請進來”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司空張溫爲車騎將軍,孫堅時任別部司馬,隨其征討北宮玉、邊章叛亂,曾與董卓部將李協同作戰,兩人算是熟識。

    不一會兒,李被守門軍士領到帳中,與孫堅等人相見。

    孫堅乾脆利落道,“如今你我份屬敵對,有話還請直說”

    “關東諸將,能入董太師眼中者,唯孫將軍一人而已”李微笑道,“今日李某前來,特爲文臺兄賀喜”

    孫堅面無表情,不置可否。

    “天子年幼,太師輔政,袁氏包藏禍心,興兵作亂”李繼續道,“若文臺棄暗投明,太師願以族女和親,且關東州郡之職,仍由孫氏子弟挑選”

    吳郡孫氏,在江淮一帶也算名門,族中子弟不在少數。

    旁邊程普、黃蓋等人聽了,難掩驚訝,只有孫堅父子不爲所動。

    孫堅冷聲道,“李稚然,你想講的話,可都說完了”

    “太師之意,盡在其中。”李察覺不對,勸道,“還請文臺三思”

    “董卓逆天行事,殘暴無道,可謂國賊”孫堅勃然變色道,“倘若不能夷其三族,懸於四海,某尚且死不瞑目,又豈能與此賊和親耶”

    此言一出,擲地有聲,全場皆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