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誤入宋途 >第三百四十三章 若水知古
    盧多遜眼皮一跳,心裏暗罵趙普,你個老東西,老子招你惹你了,不就向官家推薦個人麼,至於把老子往死裏打壓麼

    生怕趙匡胤耳根子一軟,聽信了趙普的話,同時也是對樊若水沒什麼信心,盧多遜連忙對趙匡胤說道:“官家,樊若水有無才能,見過便知那李煜只是個會吟詩作賦的敗家子,縱使樊若水有什麼才能,他也分辨不出要不然江南之地,也不會在他手上,越來越少,樊若水也不會憤而投我大宋了再者說,即便樊若水無才,也不應罰若是罰了,日後江南還有誰敢投我大宋莫不如讓趙相定個有才無才的標準,否則僅憑趙相一口之言,便斷定一個人有才無才,似乎有些草率吧”

    “本相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該如何決斷,最後還得看官家的旨意,盧學士莫要在此譏諷本相依盧學士所言,只要來投我大宋者必吸納,若是來投者是個飯桶該當如何我大宋百姓繳納的賦稅,可不是用來養廢物的如此一來,還要科舉選材何用朝廷各部也不是和翰林院一般清閒,有事沒事就在此甄別人才,還有很多事情等着做呢”趙普嚴詞道。

    趙普話中不留一點情面,令在場的其他翰林學士也顯得頗爲尷尬,這一句話算是把翰林院的人都給得罪了。

    這也是爲何趙普在朝中黨羽頗少的緣故,實在是他高傲的很,毒舌經常得罪其他大臣。在他看來,書讀得再多,若是不會辦事,那就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朝中許多官員他都看不上眼,特別是那種掉書袋的老學究,以及自以爲是的那些翰林學士。而那些飽讀詩書者,也不願與他這種半吊子,野路子出身的所謂讀書人爲伍,而他與武將的關係也好不到哪兒去,從他今日與黨進的爭辯中便可以看得出。和大部分文武的關係都不咋樣,唯一幾個關係好的,都被陸陸續續調離了中樞,全憑趙匡胤的信任在宰相位子上坐了十餘年,以至於他在朝堂顯得有些孤單。

    相比之下,趙光義就比他會做人,到處收買人心,佈施恩惠,朝中大臣除了中立的,大部分都站在趙光義這一邊。趙普幾乎以一人之力對抗趙光義而不落下風,可見其能力之強。

    “哼”首先表達不滿的是禮部尚書李昉,他也是滿腹經綸。在他看來,趙普的閒人當中,當然也包括了他這個沒什麼事情做的禮部尚書。

    緊接着,翰林院的那幫學士紛紛站出來與趙普舌戰,趙普也不甘示弱一一回應,接着趙普的黨羽也加入了進來,翰林們雖然人多,但是礙着趙普的宰相身份,也不敢太過分,所以雙方戰的是旗鼓相當。

    “行啦有完沒完”趙匡胤終於發飆了,好好的朝會居然變成了菜市場,吵得

    他頭都快炸了。

    衆人見平日裏溫和的趙匡胤居然發火,知道自己有些過分了,連忙收聲,拱手賠罪。

    趙匡胤見雙方都停止爭吵,定了定心神說道:“非常時期用非常之法既然人家大老遠跑來投奔我大宋,心意可嘉,於情於禮,都應見上一面,莫要顯得我大宋小家子氣王繼恩,去將人帶進來吧”

    王繼恩領旨而去,盧多遜見趙匡胤最後還是打算接見樊若水,心裏不免一陣得意,挑釁地望向趙普,趙普也懶得理他,閉上眼如老僧入定。

    不一會兒,王繼恩便領着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士子走進了大殿。

    “草民池州士子樊若水,見過官家”年輕士子朝趙匡胤躬身行禮,語氣中也沒聽出多恭敬。

    “大膽樊若水,既然知道是草民,見到吾皇也不跪拜,枉你還是讀書人”趙普站出來喝道,打算給樊若水一個下馬威。

    “這位大人,世人皆知,陛下優待讀書人,草民雖無官職,不才卻還讀過幾年書,在池州也中過舉人,按理可不跪也難道傳言不實,陛下只是裝作愛惜讀書人而已還是說這位大人有心刁難草民”樊若水很淡定地說道。

    趙普見他頂撞自己,心中不爽,還欲發難,卻被趙匡胤擺手制止,趙普只得悻悻地退了回去。

    趙匡胤本就對這些虛禮看得不太在意,所以對樊若水的無禮倒也不以爲意。在他看來,有本事的人才有資格擺譜,這個樊若水敢在他面前擺譜,莫非真的有些本事

    “朕且問你,爲何棄江南李煜而來投朕啊”趙匡胤笑着問道,儘量不擺帝王的架子。

    “草民雖出身池州,但祖籍卻是京兆府長安縣,況且李煜已對陛下稱臣,江南亦是大宋國土,草民投效陛下,乃是作爲大宋子民的本分,何來棄江南之說”樊若水辯解道。

    趙匡胤見他應對得體,拍馬屁也拍得令人渾身舒坦,不由得對他的感覺又好了幾分,讚賞地點了點頭。

    “你爲何要取若水這個名字啊”趙匡胤繼續問道。

    樊若水答道:“草民自幼喜歡讀書,曾於書中看到唐朝有個大臣叫倪若水,爲人剛直,草民甚是仰慕,便給自己也取了這個名字”

    他這話一出口,呂餘慶便又忍不住笑了出來,接着一羣翰林學士也跟着笑了起來,也顧不得君前失儀,而盧多遜的臉色卻有一絲尷尬。趙普見狀,有些莫名其妙,這些人莫不是讀書讀傻了吧,好端端的笑個甚

    直到他身邊的黨羽附耳悄悄和他說了什麼,他的臉上才露出譏笑,像看個二百五一樣看着樊若水。

    衆人爲何發笑

    原來唐朝那個大臣不叫倪若水,而是叫倪若冰因爲古代的書都是豎着排版的

    ,那個“冰”字就是在“水”字的左上角加上那麼一點,寫作氷,如果讀得不仔細或是文字印的不清晰,難免把“冰”看成“水”。這類若水不是看書不仔細,就是看的是盜版書,纔會鬧出如此笑話。

    聽到衆人發笑,樊若水急眼了,說道:“有什麼可笑的唐朝太宗皇帝有云:夫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難道我們不應該向古人學習嗎”

    此時此刻,原先沒有笑的大臣都再也忍不住,笑出了聲,整個大殿內,除了樊若水和党進那幫子大老粗武將沒笑,全都笑得前仰後合,就像讓人點了笑穴一樣。

    党進有些同情樊若水,之前自己因爲沒文化鬧笑話的時候,這幫子讀書人,也是如此笑話他的此時情景重現,他頓時對樊若水生出一種惺惺相惜之感。這年輕人,沒文化還如此淡定,頗有老子的風範,當真有種

    不怪衆人會笑得如此誇張。樊若水方纔所言的,明明是唐朝知名諫臣魏徵死後,唐太宗的感慨,告誡自己要虛心納諫。怎麼到了樊若水這裏,就斷章取義成向古人學習了呢這樊若水,莫不是真的是個不學無術之徒,那李煜也沒有冤枉了他。

    若是李俊文在場,也會忍不住鄙視樊若水。老子只讀過幾年書的半文盲,都知道李世民這番話的出處和意思,這在後世,只要學過歷史的中學生,哪個不知道就這水平,還敢來討官當真是臉皮厚得至極

    此時的盧多遜一臉懊惱,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自己爲何要如此多事,替這樊若水引薦真是彼之娘也,有辱斯文

    樊若水此時也覺察到有些不對勁,可能是自己哪裏說錯了,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可是他向來心高氣傲,此時即便知道錯了,也是硬扛着不肯認錯。

    趙匡胤雖然行伍出身,書讀得不多,但是對這些史實還是多少知道的。看到樊若水面紅耳赤的樣子,知道越是心高氣傲的人,自尊心越強,越不肯當衆服軟,便也沒有揭穿他,算是給他留了面子。

    不過見樊若水如此行爲,看來也並非有真才實學,心裏不免對他的投靠有些失望。

    不過該做的樣子還是得做,即便樊若水沒什麼真才實學,他也會善待他,大不了安排個閒職打發他,主要是讓江南人知道,只要離開李煜,投靠他趙匡胤的,都會比跟着李煜的下場要好這就是所謂的千金買馬骨

    這樊若水不錯,正好給了趙匡胤立典型的機會。

    想通了這一點,趙匡胤心情轉好,也有了開玩笑的閒心,他笑呵呵地對樊若水說道:“看來你知道不少古人的事呀,不錯不錯,不如朕給你改個名字,就叫就叫知古吧賜你進士出身,出任舒州軍事推官,如何”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