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664章 公報私仇?
    水鬼遊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派人將本官的帖子送齊州宣撫使衙門,請求協助。”

    “派人將本官的行程轉青州知州。”

    “八百里快馬送中書省,報備!”

    “八百里快馬送樞密院,報備!”

    “小五,去請三姐夫來。”

    ……

    李逵既然準備要去青州,必然需要一些準備。不同於當初他單槍匹馬,最多也就是帶着李全和李雲去發財,這次是公務出行。屬於中書省派人來審覈地方,同時還有樞密院的公務。要是他突然出現在青州,必然會引起恐慌。

    甚至會引起青州知州的怨恨。

    啥意思?

    搞我?

    大宋不興搞突然襲擊,這不符合官場的制度。被彈劾的話,就不美了。李逵在邊塞做事隨心所欲,那是因爲在西北,根本就不需要報備。党項人打過來了,等到請示回來,人都死光了。而在京東東路,這樣做肯定會鬧出大亂子的,於是他選擇了按規矩做。

    餘下的幾天時間裏,李逵只需要等待即可。

    京城,都事堂和樞密院,章惇突然被李逵的一份公文給嚇住了。

    誰也看不順眼誰的章惇和李清臣不得不碰面,兩人都私下裏琢磨了一陣,很尷尬的是,他們誰也沒有看出李逵的路數。

    不是說好了去省親嗎?

    爲什麼剛過完年,就不消停。

    不消停也就罷了,兵統局如今的首要任務好像是革新冶鐵工藝,鑄造熟鐵大炮。取代造價昂貴的青銅大炮。

    這纔是首要之務,可李逵突然要搞京東東路的軍備,這讓李清臣百思不得其解,他琢磨着章惇的兒子章授跟着李逵混,多半是得到了一些消息。這才匆匆趕來詢問:“章相,禁軍之事,關係大宋根基,爲何你要動手,不告知本官?”

    章惇也是滿臉疑惑,他自從接到快馬送來的軍情,還以爲要打仗了。可看後,有覺得樞密院肯定瞞着自己搞小動作。好繞開自己,反正樞密院很不爽都事堂插手禁軍的事。

    章惇帶着嘲諷地表情,彷彿看一出好戲,還知道了結果似的,輕慢道:“李樞密,你可是李逵的座師,他原本好好的回老家省親,爲何突然要搞這一出,別告訴我你也不知道?”

    “我該知道什麼?你不是不清楚,我和李逵雖有師徒的名分,不過是朝廷恩典而已。他考中進士,是他有才,和我沒太大的關係。”

    李清臣沉默良久,爆發了。李逵這貨出門做事,什麼時候給自己說過啊!

    別看他們倆是師生關係,這是沒辦法的事,李清臣是紹聖元年的大宗師,是主考官。名義上,紹聖元年出來的進士,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他的學生。

    要是在皇城碰上,李逵自然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上一聲:“老師!”

    可實際上,李清臣連李逵的一條老臘肉都沒喫上過。倒不是說李清臣堂堂樞密使,一品大員,真嘴饞這點喫的東西。而是說明李清臣和李逵的關係很普通。更不要說李逵寫信給李清臣了,李逵從來沒有想過要維護這份師生情誼。

    別說李清臣了,就是蘇轍和李逵的關係,也很普通。

    京城官員之中,除了太師劉葆晟和李逵,這是翁婿,自然不一樣。只有蘇頌老爺子和李逵是忘年交,可蘇頌養老去了。雖還有個太乙宮使的榮譽官職,可這個官職不過是朝廷給有功之臣告老之後的褒獎而已。

    老頭如今玩機械玩的火熱,根本沒心思搭理朝政。

    唯獨李逵親近的也就是蘇軾了。

    原因很簡單,李逵啥也不是的時候,蘇軾將李逵當成弟子一樣教導,這份情誼,李逵說什麼也不能忘。

    可蘇軾辭官之後,李逵給蘇軾造了一座桃花塢,就蘇軾的秉性,只要李逵寫信告訴蘇軾用桃花可以釀造桃花釀,蘇軾下半輩子就被拴在桃花林裏出不來了。

    滿京城,堂堂軍政一把手,能問話的只有是太師劉葆晟。可劉葆晟不好召見,即便來了,估計也打聽不出什麼來。

    章惇心裏頭有點七上八下的,他發現李逵失控了。

    更讓他惱火的是,失控的原因,章惇竟然不知道。他遲疑了良久,也沒有對親信詢問,反而直接對李清臣求證道:“或許樞密院應該將李逵調查禁軍戰備和軍力的權力收回來。”

    李清臣哪裏肯答應?好傢伙,做好人你去,得罪人的事讓我來?什麼人吶!他想都沒想,當即拒絕道:“爲何你不去說?如今都事堂也知兵事,禁軍的事,你也能管。”

    章惇眉頭緊促,一張臉擠弄成了皺巴巴的老茄子,最後還是下不了決心。但是心裏頭已經開始後悔了,早知道這貨如此不好管,他當初喫豬油蒙了心,心心念念想要去招攬李逵。

    不得已,長嘆道:“算了,讓趙挺之去頭痛吧!”

    “這樣也好。”

    似乎說到趙挺之,章惇和李清臣面面相覷之後,突然幸災樂禍的笑了起來。

    他們似乎覺察到了那股淡淡的陰謀味道。

    趙挺之,蘇軾的仇人。

    其實他們倆人結仇很突兀,主要是當年王安石變法,趙挺之迎合上意,在他的治下推行兵法。當時黃庭堅也在和他一個地方做官,然後黃庭堅堅決抵制趙挺之強烈推行的市易法,鬧得不可開交,官司打到了京城。原本兩人一個是從六品的地方推官,一個是七品的監官,他們的官司根本就不會引起大宋朝堂的注意。

    但是蘇軾忍不了,黃庭堅可是他的首席大弟子,被人欺負了,這是欺負他老了?

    至於講道理,蘇軾這輩子講道理的時候就不多,有道是幫親不幫理,蘇軾當即賦文一篇。按照他老人家的地位,舉國傳唱那算是小意思。於是,趙挺之就有爛大街的危機了。當然,王安石也不爽蘇軾,但是之後趙挺之參加召試館職,被蘇軾給攪黃了,蘇軾賦文將趙挺之說成是聚斂小人,學行無取,然後給攪黃了。耽擱了趙挺之好不容易等來的機會。

    雖然後來他成功通過了召試館職的考試,但箇中經歷,只有他自己知道。

    召試館職是大宋文官最重要的考試。制科大部分都不考不上,但是召試館職機會還很大。考試合格的官員可以去祕書省任職,從而平步青雲。

    趙挺之的名聲,差點被蘇軾給毀了。連帶着考試的機會也沒了。

    可惜,當時蘇軾如日中天,他根本就對付不了。終於等到了元祐六年,蘇軾擔任翰林學士寫的一份敕誥出現了問題,讓他找到了機會。當時是御史的趙挺之當即彈劾蘇軾,說蘇軾抹黑大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