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359章 假殿試之名
    “吉時到”

    鐘鳴聲響起,如同枯木一般坐在大典左側的李清臣站了起來,拿出了考題,給身邊之人,朗聲道:“髮捲,開考”

    很快,考題被謄寫成好幾份,放置在大典的各處。

    紹聖元年,總共有609名貢士,每人都是一張書案,一張草蓆,隔開距離在大殿中參加考試,將整個大殿都擠的滿滿當當的,排名三百之外的,還被安排在大殿之外了。考題終於千呼萬喚出現的那一刻,不少人都愣住了。

    問政題都差不多,也沒什麼好說的。

    比如說刑案的題目,就是問律法的條文。

    收稅的題目,就是拷問士子對於稅率的學習。

    題目也不多,加起來就十題左右。

    寫的快的考生,半個時辰之內,就能完成所有的問政題。

    但是策論題目就不一樣了,這是主考代皇帝問策,或者是皇帝親自出題。

    紹聖元年的題目是:

    “朕惟神宗皇帝躬神明之德,有舜禹之學,憑几聽斷,十九年之間,凡禮樂、法度所以惠遺天下者甚備,朕思述先志,拳拳業業,夙夜不敢忘。今博延豪英於廣殿,策之當世之務,冀獲至言,以有爲也。夫是非得失之跡,設施於政而效見於時。朕之臨御幾十載矣,複詞賦之選,而士不加能;罷常平之官,而農不加富;可僱可募之說雜而役法病,或東或北之論異而河患滋。賜土以柔遠也,而西北之侵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至於吏員猥多,兵備利闕,饑饉薦至,寇盜尚蕃,此其故何也夫可則因,否則革,惟當之爲貴,夫亦何必焉子大夫其悉陳之無隱。”

    什麼意思呢

    先是吹捧了一番神宗皇帝的才能,舜禹之學。這可是做皇帝的最高標準了,當皇帝的都夢想着達到堯舜禹湯的水平,受萬世敬仰。然後說神宗皇帝的親政和功績,從變革科舉的選士辦法,到變法中的募役法、青苗法等等,卻筆鋒一轉,說到了變法的結局並沒有達到預期。

    讓後讓士子們寫策論,爲皇帝排憂解難。

    李逵瞪着眼珠子,怎麼都看不出來,皇帝還需要排憂解難的需要。這擺明了是要讓人被變法失敗而背鍋,說白了,就是以殿試爲名,亮刀子殺人誅心。不僅要讓保守派背鍋,還要摁死保守派。這讀書人的心腸也太壞了。皇帝不會沒看出來這其中的關係吧

    都將自己老爹比成了舜禹,還用告訴他大道理嗎

    難道說,舜禹時代,夫子還沒有出生,他們是蠻王而已,不知禮儀之美,不知禮樂之重,不知仁德之厚

    這麼寫肯定沒問題,但絕對要倒大黴。

    反倒是馬昱看到了題目之後,卻陷入了沉思之中。心說:“策論雖說了變法,但卻提出了變法的不足之處,選鹹湯團,還是選甜湯糰要命了,這是一道立場題。”

    不僅僅是他,很多士子都緊張了起來。

    朝廷的殿試,皇帝來了,滿朝文臣之中,有頭有臉的都到了。

    如果這時候選了變法派,得罪保守派。選擇了保守派,變法派肯定不樂意。

    關鍵是,皇帝是什麼心思

    至於大殿上的範純仁和蘇轍,還有章惇、蔡卞、曾布、李清臣,明顯的站在兩個陣營之中。明眼人都看出來了,變法派佔據人數上的絕對優勢。但同時,保守派也沒有全部都下去。還有個呂大防,護送宣仁太后的靈柩落葬之後,告假回了藍田老家啃小米飯去了。

    要是呂大防在場的話,應該能夠三對四的局面,表面上變法派銳意進取,但保守派執政將近十年,見招拆招,也不是隨便可以揉捏的軟柿子。

    除非皇帝下場

    皇帝準備下場了嗎

    馬昱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的,雖說李逵告訴他,皇帝希望在殿試有人能夠站出來,立場鮮明的支持變法。

    但真的將自己的仕途賭上去的時候,他卻遲疑了起來。

    扭頭看向不遠處的畢漸,這位不緊不慢地開始在草稿上落筆。

    心裏也開始着急了起來。

    而李逵和範衝座次也很顯眼,殿試就不存在打亂考號,也不存在舞弊的情況出現。皇帝都在上頭坐着呢,題目還是現場出的,自然不存在舞弊的可能。至於排名,是讓皇帝看到貢士的長相,好讓皇帝有所印象。

    範衝早就想好了寫什麼。

    他壓根就不能順着皇帝的心思去寫支持變法的文章,他真要是怎麼做,就不會將狀元讓出去了。

    紹聖元年的狀元,真不好拿。

    至於李逵

    他也沒有朝着對神宗皇帝歌功頌德那條路上走,也沒有想過踩着元佑黨人不放。而是另闢蹊徑。他腦中空明一片,早就有所準備。李清臣不是說變法的不足嗎

    當然,這話是謙虛。文人都不喜歡把話說滿。

    但也給李逵找到了文章的思路,咱們就從根子上說問題。不說變法,也支持保守派的政治主張。而是說人口導致王朝的困境。

    當然,開篇還是要吹捧一下皇帝他爹的,在草稿上扒拉起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李逵剛寫下這句,頓時反應過來,暗罵一句:都抄習慣了,差點把出師表給默了出來。得換個調調,要不然自己肯定要被吊打。

    “臣竊聞先帝勵精圖治,數十年不敢懈怠,外有討伐番邦叛逆之功績,內有被澤蒙庥百姓之德望。天下共之,黎民敬戴。然數十年夙願功虧一簣,爲臣子所誤乎好事者言位高者不賢,位卑者空談,此誤國之害鄢”

    “非也,大宋氣象承平,百姓樂業。非宵小能亂,非奸佞能禍,實乃天地有數,實非人之過也”

    寫到這裏,李逵嘖了嘖嘴,琢磨着是不是說的太露骨了

    關係到皇帝的事,肯定要多吹捧幾句的,不管是什麼緣由都不能忘。就像是哄孩子一樣,先給個甜棗喫,然後再抽一巴掌。當然,對皇帝可不敢用訓孩子的套路,得不着痕跡的將皇帝哄好了,哄開心了,然後穩妥的將進士出身拿回家。

    批評皇帝肯定是作死,封建王朝,誰能承受得起皇帝的雷霆之怒

    即便沒有踩皇帝,其實李逵的字裏行間,都踩了一幫人,變法派。但也不是那麼明顯,就看人怎麼解讀了。就像是當年蘇軾被下獄,受烏臺之禍。說起來就是一幫捕風捉影,深怕沒有功勞的御史們,故意找個人立威。這個人能量還不能小了,小了沒成就感。

    也不能太大,地位太高的人,他們想要拉下馬,難度也高。於是就整了蘇軾,誰讓他是文壇宗師

    李逵上下左右看了很久,覺得還得潤色一番。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