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米蟲的穿越日記 >第八十五章 迷路爲難
    &nb秦末漢初,有東園公、夏黃公、綺裏季、角里四位先生,時稱“四皓”,先隱居商山,後隱居終南。

    &nb“漢初三傑”的張良功成身退後,“辟穀”於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終。

    &nb隋唐五代的藥王孫思邈,仙家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及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等都曾隱居終南山。

    &nb康熙時期的關中名士李雪木,爲逃避清廷的召喚,躲到終南主峯太白山一帶,因山中乏紙,他用槲葉寫文題詩,竟至收集成《槲葉集》。

    &nb至民國時期,大居士高鶴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終南山的嘉五臺和南五臺結茅蓬訪道修行,他隱居的茅廬猶在。

    &nb可以說,終南山是古代傑出人物的生產地。他們這些人,都是在終南山打磨自己的心性和精神,讓自己精神層次得到極大的昇華。

    &nb如今的終南山中已經沒有了古代那種政治型隱士。在他們當中,信仰佛道教的隱修者佔大多數。

    &nb另外一部分,則是生活型隱士。他們隱居終南,是出於個人精神追求,或者個人對原有生活方式的放棄,自願追逐安寧樸素的生活。

    &nb他們選擇隱修,有的是因爲感情失意,有的是因爲經濟窘迫,有的則是因爲個人對原有生活的深刻反思……

    &nb除了日常的生活,隱士們的修行更多是獨處。

    &nb對隱士的這種獨處,陸軒認爲山中隱士很像研究生,他們在攻讀他們精神覺醒的博士,很多人在佛教寺庵、道觀、儒家書院、大學乃至家裏獲得他們精神覺醒的“學士”,然後再到山中攻讀博士。

    &nb在佛教和道教裏,到山中修行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序,道教要在師父身邊待三到十年才能入山,佛教有一種說法——“不破本參不住山”,都市人作爲田園隱居入山,是極少數案例。

    &nb“那他們都是厲害的人物,爲什麼要選擇在終南山靜修,而不去別的地方呢?”小武眨了眨眼睛,滿是好奇地詢問道。

    &nb“因爲山中清靜的環境利於修行人靜思,而且論隱居修道的地方,要數終南山爲冠。在這裏,有種氣場,能直通人心,很容易就讓人頓悟。”陸軒答道。

    &nb他揉了揉鼻子,又接着說:“甚至有些人來這裏修行的本身其實是爲了更好地入世。終南山的修煉人羣中有這麼一羣人,在山中修煉完後,隱士們最終還是要回到紅塵中,經過修煉,他們更圓融通透,抵達人生更高境界。只有極少數人會一直在山中,而這些一直呆在山中的修士,則是那些一心求道的高人。”

    &nb“那他們都在哪裏呢?我怎麼都看不到?”小武四處張望了一會,好奇地詢問道。

    &nb陸軒笑了笑,回答說:“這些隱居士都是喜歡清靜的,不喜歡被人打擾,平時沒事就躲在自己開闢出來的山洞或者茅房裏面靜修,很少出來溜達讓人見到。”

    &nb“那所有修士都聚集在這裏嗎?”小武再問。

    &nb陸軒搖了搖頭,答:“在這片草地上,只有不到三十人而已。其他上千人隱居修士,都隱藏在終南山其他人所不知的角落,而且整個終南山山脈非常的大,像這種通過地下河流到達另一片天地的世外桃源,更是多不勝數,而我也僅僅知道這裏而已。其他高人隱居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

    &nb“原來是這樣啊!”小武點了點頭,回答道。

    &nb兩人走了幾分鐘,終於來到一個用茅草堆積起來的屋子前,這座屋子非常的老舊,草木極其乾枯灰暗,想來是有些歲月了。

    &nb“無量壽佛!”一到屋子面前,陸軒便朝着那老舊的木門,大聲喊起了道家道號。

    &nb小武見狀,立馬跟着喊了起來:“無量壽佛。”

    &nb終南山每天來旅遊的遊客多不勝數,這裏的隱修雖然躲得很隱蔽,但也保不準有時候會被世俗之人誤打誤撞找到。

    &nb因此,山中修行之人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報暗號。

    &nb到信用佛教的隱士門前,就喊“阿彌陀佛”,道教則是“無量壽佛”,儒學的則是“道德經”作爲開門磚暗號。

    &nb如果,有人看到茅屋就喊“開門”,這些修士是不會理人的,任由你喊破喉嚨也不開。

    &nb本部小說來自看書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