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之再造天朝 >286.移民中轉站(求月票、推薦票,求收藏)
    在魯若麟離京的時候,盧象升早已抵達了遼南。

    盧象升離京之後先是來到了天津,那時天津還有很多流民沒有來得及運走,而且每天都有新的流民不斷到來。雖然金州軍的船隻在不斷的往外運人,但是城外中轉站裏的流民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了。

    特別是魯若麟與朝廷達成了糧食換人口的協議之後,京師周邊很多沒有飯喫,無家可歸的流民在官府的組織下有目的的開始向天津轉移。

    爲了拿到金州軍承諾的糧食,各地官府也是花了一些代價的。至少他們拿出了一些糧食讓這些難民們免於被餓死,使他們能夠活着到達天津。

    這樣的待遇比起以前的不管不問實在是相差巨大,說明官府不是沒有辦法保證這些百姓不餓死,而是缺乏主動去做的動力。

    因爲戰亂,導致朝廷缺糧,百姓缺糧,但是一些大戶人家絕對不會缺糧。不但不缺,可能還存了不少。

    只是想要這些大戶們拿糧食救濟百姓是絕對不可能的,很多大戶們還在等着趁機吞掉百姓的財產發財呢。官府也不敢得罪這些勢力龐大的地頭蛇們,所以只能看着那些百姓餓死或者被大戶們生吞活剝淪爲奴僕。

    大戶們需要的人手畢竟有限,還有大量的百姓衣食無着,隨時都有可能凍死、餓死。現在有了豐厚的利益,這些百姓的糧食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而且還可以官商勾結,讓當地官員和大戶們都可以狠賺一筆。

    官府出面,大戶們出糧食,換回來的糧食除了上交朝廷的,還可以剩餘不少。所以這些百姓從先前的人憎狗嫌,變成現在的大受歡迎,處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府和大戶們爲了將流民算到自己頭上而大打出手,着實讓人大開眼界。

    不要懷疑大明官員和大戶們的節操,爲了換到糧食和銀子,就連一些原本還可以維持一下的百姓也被半蠱惑、半強制的送到了天津,使得到達天津的難民人數大大超出了金州軍的預計。

    現在來到天津港的除了金州軍的船隻,還有非常多的運糧船。這些運糧船有江南一些大家族的,也有鄭芝龍的,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全都裝滿了糧食。

    運來的糧食也不盡相同,江南那邊運來的以大米居多,也有一些紅薯、玉米之類的新式糧食。鄭芝龍那邊來的船則幾乎都是運的紅薯、土豆、玉米,這幾樣作物在大員廣爲種植,產量非常豐富,否則也不可能有這麼多運到天津來。

    魯若麟出兵京師之後,就開始組織南方的各家勢力往天津運糧。因爲魯若麟知道,不管戰爭結果如何,京畿肯定會遭到嚴重的破壞,糧食短缺問題將會非常嚴重。這個時候販運糧食到北方,將會獲得巨大的收益。

    而且不光是賺錢的問題,手裏握有糧食就是一個巨大的籌碼,可以用來做很多的交易,比如像魯若麟這樣用來換取人口。

    這些糧食都是魯若麟真金白銀買下來的,而且租下了這些勢力的船隻幫忙運送,花費的代價可不少。不光是銀錢和物資,還搭上了不少的人情。

    隨着金州軍的蒸蒸日上,魯若麟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魯若麟的人情分量自然也是越來越重。這些勢力不光要考慮商業上的利益,政治利益也是他們非常看重的。

    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哪個更有價值大家心裏都明白,大家族不光會賺錢,也會投資政治勢力的。很明顯金州軍就是一個大大的潛力股,非常有投資的價值,所以在魯若麟提出要求之後,越來越多的江南大家族參與到了運糧的隊伍。

    江南這些年大片土地轉做種植經濟作物,糧食產量有所下降,但是有湖廣地區糧食的補充,江南的糧食供應還算正常,只是糧價稍微有點貴。

    那些大戶人家是不可能缺糧的。對於這些大家族來說,囤積糧食幾乎是一種本能,哪個家裏沒有幾十上百倉庫的糧食,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只要他們願意,還是有大把的糧食可以往外賣的。

    而且隨着紅薯、土豆、玉米開始在江南流傳,很多原本不適合水稻和小麥種植的地方也都種上了這些新式作物。更關鍵的是,這些作物不挑地,房前屋後可以種,丘陵山坡可以種,反正只要是有點空地都可以種植。

    不光能種,產量還不低。雖然味道沒有大米好,但是其他的那些優點足以掩蓋這點小小的瑕疵。

    如今去江南隨便逛逛,都可以看到一小塊一小塊的紅薯和土豆地,餓怕了的華夏人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種植糧食的機會。

    現在紅薯、土豆和玉米已經成了江南底層百姓的重要口糧,大大緩解了他們的糧食困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經濟生產中。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棉花種植面積的繼續擴大,和棉布產量的大幅度增長,這些都與糧食供給更加平衡有很大的關係。

    產量的增加,自然伴隨着對市場擴大的無限渴求,這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邏輯。當原有的市場容量達到極限時,開闢新興市場就迫在眉睫了。

    而誰才能帶領大家找到新市場呢大家心裏都有數,靠鄭芝龍肯定不行。

    鄭芝龍雖然稱霸華夏南海,但那靠的是鄭芝龍的個人威望和鄭家強悍的實力。其實鄭芝龍集團內部各種規矩混亂不堪,且朝令夕改,充其量只能算一個超大型的團伙罷了。

    而金州軍則不同,同樣實力強悍,但是更加有規矩,並且目光長遠,發展潛力巨大。

    兩相對比之下,那些江南大族們選擇誰帶領自己開闢新興市場自然就不言而喻了。所以纔會有魯若麟一聲令下,衆人放下手頭的生意往天津運糧的盛景。

    盧象升來到天津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老僕,外加魯若麟安排的五個護衛。

    天雄軍已經離開去了遼南,走之前盧象觀他們已經知道了盧象升的處理結果。雖然仍然爲他有些憤憤不平,但是知道盧象升無事之後,也算走得比較安心了。

    對於天雄軍被金州軍收編,朝廷心裏是有些膈應的。畢竟這是朝廷的兵馬,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歸了金州軍,任誰心裏都不會太舒服。

    可惜形勢比人強,當初朝廷選擇讓盧象升背黑鍋的舉動,迫使盧象升爲了避免天雄軍受到朝廷的打擊報復,主動將天雄軍交給魯若麟,這就註定了朝廷不可能再收回天雄軍的指揮權。

    除非朝廷重新起復盧象升,還有那麼一點可能。但是時間不能太長,時間長了魯若麟絕對會將天雄軍喫得連渣都不剩,即使盧象升來了都不一定好使。

    來到天津的盧象升並沒有着急離開,而是仔細查看了一下金州軍轉運流民的情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