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之再造天朝 >第二十六章 穿越怎能不製鹽
        

        魯若麟對白翎島的定位是初始起步基地,培養合格的軍政人才,要不即使現在強行佔領了更大的地盤也經營不了。他希望能建立一個初步完整的管理體系,能夠良性的自我運轉,這需要很多的人才做支撐,而他現在欠缺的就是人才,這需要他不斷的培養和引進。

        一個體系的建立和運轉財力上的支持肯定是不能少的,靠打劫海盜來錢快但不是長久之計,白翎島必須建立自己的資金來源渠道。目前適合白翎島的產業魯若麟暫時想出來兩個,一個是製鹽,一個是漁業。

        關於華夏從古至今的製鹽、賣鹽史,那是鴻篇鉅製,這裏就不多說了。反正在大明朝,鹽不但貴,而且質量差。把海水燒乾了,混雜了無數雜質的鹽,又苦又澀,卻是大明老百姓的主要食鹽來源,就這樣的貨色很多老百姓還喫不起,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暴利了。

        對於靠海的白翎島而言,其實也是缺鹽的。主要是現在製鹽都是拿鍋煮海水,效率可想而知。加上這個年代的鐵鍋質量不行,鹽的腐蝕性又大,用不了多久就會壞了,所以一般人還真煮不起。

        缺鹽一直是華夏甚至周邊地區的一個常態,一方面是製鹽的成本比較高,另一方面則是朝廷要用鹽來控制老百姓,並且牟利。所以中央政府一直對鹽的生產和銷售管控嚴格,沒有一定的勢力根本參與不到食鹽貿易裏面了。也造成了民間私鹽猖獗,屢禁不止,只因利益太大。

        在明末這個時候,東南鹽商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利益集團了,從朝廷到地方都被他們打通了,他們依靠這種方式壟斷食鹽貿易,賺取鉅額利潤。可以想象,任何外來勢力想要進入這個領域,都會面臨他們方方面面的、黑的白的各種打擊。魯若麟要想用食鹽與大明朝交換物資就必須與這些鹽商們合作,因爲銷售的渠道都在他們手中,即使魯若麟的鹽再好,價格再便宜到不了老百姓的手裏也是白搭。

        在周邊地區還在煮海水製鹽的時候,魯若麟決定採用曬鹽法制鹽。其實大明有些地方也在用曬鹽法制鹽,只是他們的工藝不過關,沒有把蒸發和結晶分開,造成製出來的鹽泥沙很多,味道也很苦,質量很差。

        魯若麟的製鹽法是後世成熟的工藝,引水渠、蒸發池、結晶池流水線進行,不但效率更高,製出來的鹽質量也更好,而且魯若麟還會進行過濾和再加工,製出基本沒有雜質的雪鹽。

        在軍訓期間,沙串海灘上也修建出了一處鹽場,這個海灘堅硬、結實、平整,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天然鹽場。而且面積也足夠大,等到這個鹽場的效果得到驗證,就會繼續擴大規模,直到全部利用起來。

        海水製鹽的過程也相當簡單,把海水引入蒸發池,等到快要飽和的時候再把鹽水放到結晶池繼續蒸發,直到曬乾出鹽,整個過程不斷重複就可以了。

        當然曬出來的鹽雜質很多,味道也不好,品質是很差的。魯若麟當然不會用這樣低質的鹽,再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將曬出的鹽溶解成飽和鹽水,再用紗布反覆過濾,清除雜質,再煮幹就可以了。當然想像現代一樣去除裏面的重金屬,加碘等製成營養鹽就比較困難了,不過現在這樣的鹽已經足夠讓衆人驚喜了。

        爲了方便煮鹽,魯若麟還特地讓人燒製了一些特別大的,結實的陶瓷罐。主要是現在島上缺鐵,而且鹽水對鐵製品的腐蝕太厲害,雖然陶罐的熱傳導效率比較低,但是用來煮飽和鹽水,完成最後一道工序,魯若麟還是能接受的,等以後鋼鐵產量上去了再替換。

        當第一批鹽出鍋的時候,袁農安等人都是不敢相信。海鹽在他們的印象中一直是難喫的代名詞,顏色也是灰白並有很多雜質,看到魯非池的鹽田居然做出了雪白的鹽,味道也沒有苦澀味。激動的簡直語無倫次,驚呼:“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看到鹽場製鹽成功,魯若麟加大了對鹽場建設的投入,後續的鹽場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爭取把全島適合曬鹽的場所都建設起來。目前這個時代,再多的鹽也不怕消耗,除了喫,能用鹽的地方多了去。

        自從製鹽成功後,島民們的食鹽使用就完全放開了。食鹽的不限量供應也讓手下的很多百姓感覺自己在夢中一般,以前想喫鹽的時候都是把藏了好久的黃土鹽塊撒上一點點,那已經是了不得的美味了。現在用起美味的雪鹽,想喫多少喫多少,很多人甚至撒多了齁的不行也捨不得扔掉,只能說以前太苦了。

        想到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用這樣的雪鹽刷牙,用多了還捨不得,衆人覺得自己活的比老爺都快活了。現在魯若麟已經強制要求島民們每天用鹽刷牙了,島民們也樂得每天都用樹枝沾着鹽清潔牙齒了。自從用了鹽刷牙後,牙齒變白了,口氣也沒有那麼臭了,感覺自己也變成上等人了,心態都完全不一樣了。幸福感就是比較出來的,不管是和自己比,還是和別人比。

        這些鹽的主要作用除了自我消耗,還有就是醃魚。

        隨着幾條大船加入捕魚隊,加上雷霆號在附近進行引導,水手們也越來越有經驗,魚獲越來越多,大量來不及消耗的魚獲被製成了醃魚,本來白翎島不多的存鹽被消耗的差不多了,現在鹽場開始生產食鹽後,再多的魚獲也有鹽進行醃製了。

        在這個貧鹽的時代,醃魚這種既有鹹味,又是肉食的食品是有相當大吸引力的,平常人家根本難得一見。如果拿醃魚出去貿易,想必應該很受歡迎的。現在醃魚成了計劃中的重要產品,製作醃魚除了捕魚需要壯勞力參與,其他的工作很多婦女老人都能做,無形中解放了更多的生產力,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魚多了,鹽多了,容器卻不夠了,開窯造壇也提上日程了。產業鏈條就是這麼緊湊,一環扣着一環,一個產品大規模產出,必定會帶動相關需要飛速發展。魯若麟感覺自己似乎是在開俄羅斯套娃,打開一個,下面還有一個,忙的是飛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