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之再造天朝 >第三十九章 誰是大明最大的禍害
        

        “崔大人,其實現在白翎島的狀況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持續的。”魯若麟說道。

        “此話怎講?”崔永建覺得白翎島的狀況很好,怎麼到了魯若麟的嘴裏就不好了呢?

        “現在看似人人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喫,這些都是我花錢在養着。當然他們也用勞動作爲回報爲我工作,爲了賺錢。好比我是他們的東家,他們是我的僱工,這樣說你可以理解嗎?”魯若麟問道。

        “確實如此,而且像你這樣厚道的東家很是少見,你的那些僱工生活的也非常好,他們也非常滿意。難道你覺得花的太多,想要減少他們的待遇?”崔永建以爲魯若麟嫌花錢太多,對島民們太好,想要降低待遇。

        “與他們爲我創造的價值相比,這點待遇還是值得的。只是這樣一視同仁,所有人的待遇都一樣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持久的。而且所有東西都由我來提供和安排也不是長久之道,畢竟每個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魯若麟解釋道。

        “就好比崔大人吧,如果崔大人也是我的手下,也享受和島民一樣的待遇,喫喝不愁,所有生活都由我安排,你願意嗎?”

        崔永建還真沒想過這個情況,要是僅僅只是生活無憂,以崔永建的身份和地位,以及能力,肯定是不會願意的。想到這裏,崔永建遵循自己的內心,搖了搖頭。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有能力的人應該獲得更多,待遇也應該更好,這是天理所在。如果我不遵循天道,有才能的人就會與我離心離德,最終離我而去。現在看似公平的制度,對有能力的人、勤奮的人其實是不公平的,幹多幹少一個樣,最後的結果就是都會變成懶漢。”

        “現在他們還願意聽我的安排,而且比較滿意是因爲他們之前快要餓死了,是我救了他們的命,他們願意通過勞動回報我。但是時間長了,這樣僅僅只是換取基本生活的勞作就會變成一種壓榨。如果看不到變化的希望,他們就會麻木的按照我的要求來做事,得過且過,不會積極主動的爲我分憂,這是我不願意看到的。”

        “白翎島想要發展的更好,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才,而人才從哪裏來?只能從外面吸納和自己培養。想要讓人才爲我所用,更好的待遇和相應的權利就必須給他們,要不然他們憑什麼要爲我做事?”

        “人才有大有小,有的可以總攬全局,有的只能管好幾個人做些簡單的工作。好比有人可以做宰相,有人只能做小吏一樣。但是我必須建立一種制度,能力越大,待遇越好,權利也越大。並且要有合理公平的上升制度,讓大家都有機會走上更高的位置,因爲有些人才是慢慢成長起來的。”

        “所以你覺得白翎島的現狀很好只是因爲一些特殊情況造成的,而且人少好管理,一旦以後人多了,現狀的管理方式就不行了。就好比管理一個五口之家和管理一個國家一樣,其中的困難和問題絕對是不一樣的。”

        “三皇五帝之時國不過方圓百里,口不過幾萬,百姓可以隨時見到皇帝,沒有官員欺上瞞下,事情也比較少,處理起來也比較簡單。所以只要皇帝勤政愛民,很容易就政通人和,欣欣向榮,是爲大同之世。但是現在小國也是縱橫千里,治民百萬,像大明那樣幅員萬里,子民億兆的王朝,還用上古的那套治理方式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彼時是良法,此時可能就是惡政了。只有與時俱進,不斷革新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不被社會淘汰。”

        “所以白翎島即將實行薪酬制度,按照每個人從事的崗位和能力不同發放相應的薪水。使真正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待遇,激勵大家更加上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人才流動起來了,不再按部就班,死氣沉沉,白翎島纔會發展的更好更快。”

        崔永建聽完魯若麟的長篇大論,心中的驚駭如同滔天巨浪不斷衝擊着內心,這那裏是什麼武夫,完全可以做一國宰輔了。原來在自己眼中完美的白翎島在魯若麟心裏問題多多,而且已經找到了改善的辦法,實在是胸有丘壑,目光長遠啊。

        現在崔永建完全拋開了心中的文武之見,虛心的求教道:“不知魯大人對朝廷局勢如何看?”

        魯若麟嘴角露出絲絲微笑:“王上賢明,朝中大臣盡忠王事,政通人和,雖有瑕疵,但不失爲盛世。”

        看到魯若麟若有若無的微笑,崔永建也知道談論漢城得失有些唐突了,馬上岔開這個話題。

        “那依魯大人之見,大明和後金局勢做何解?”崔永建果斷的換了個更大的話題。

        “大明如果不求變,王朝末日已經不遠了。”魯若麟語出驚人,嚇得崔勇建一跳。

        “後金不過是蘚足之疾,大明富有四海,雖然略有小挫,何談亡國?”在崔永建心裏泱泱大明怎麼可能會被後金那羣野人滅掉。

        “大明最大的問題其實在內部,後金的問題不過是雪上加霜罷了。”魯若麟說道。

        “此何解?”崔永建追問道。

        “大明曆經200多年,很多問題其實已經積重難返了。先說一個吧,財政問題就是最嚴重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朝廷沒錢了。而造成大明國庫空虛的是誰崔大人知道嗎?”魯若麟反問道。

        “先帝搜刮過度,亂用宦官魏忠賢,禍亂朝政,以致民不聊生,國庫空虛。”很標準的文官答案。

        “大錯特錯,至少先帝在位時大明境內雖然困頓,但是大規模流民起事是在魏忠賢被誅殺,所謂的衆正盈朝之後才發生的。”魯若麟搖頭說道。

        “當今陛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奈何現在的問題不是殺了魏忠賢就可以解決的。真正在吸食大明血肉的最大兩個羣體是宗室和文官集團。”魯若麟的看法嚇到了崔永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