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之再造天朝 >第二百零八章 嶽託躺着賺錢(求推薦票、求收藏)
    嶽託自從和多爾袞分開後,帶着此次入關的大部分繳獲一路北上,準備在最快的時間內出關,保住搶來的戰利品。

    遼南的情況皇太極已經告訴了他和多爾袞,多爾袞他們原本計劃在大明腹地多待一些時日,現在因爲遼南出現狀況不得不盡快返回。嶽託知道,滿清與興漢軍在遼南勢必要大戰一場,滿清不會允許興漢軍在遼南立足,興漢軍也會拼命保住現在的戰果,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

    對於興漢軍這個從出生就對滿清帶有敵意的勢力,因爲一直身居海外,滿清鞭長莫及,以致發展到可以威脅滿清生存的地步,滿清高層是非常無奈的。

    滿清也曾試圖勸降魯若麟,可惜被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現在的滿清可不是後來一統華夏大地的時候,聲望和前景並不是那麼被人看好,願意爲他們的效力的漢人實在太少。很多還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不得不效命滿清,主動投靠的只有少數鬱郁不得志的人。所以皇太極纔會重視每一個前來投效的將領,對於魯若麟的拒絕也認爲實屬正常。

    魯若麟投效明廷的事情現在還沒有傳開,等到消息傳到滿清,估計滿清對魯若麟的恨意又會深一層了。

    本來僅僅是應付魯若麟已經讓滿清有些喫力了,現在興漢軍被明廷收編,威脅又大大提高了。滿清好不容易打掃乾淨的後院又來了一個身強力壯的惡客,這是滿清絕對不能容忍的。

    正是因爲明白眼前的情況,嶽託和多爾袞纔會決定提前將戰利品送回盛京,並儘快結束大明關內的戰事,爲即將到來的遼南大戰做準備。

    嶽託也是滿清的積年老將,稍加了解就知道如今形勢對滿清非常不利。

    代善在寫給嶽託的信中也充滿了憂慮,對於興漢軍這個異軍突起並與滿清爭地盤的勢力非常忌憚,並告之了自己在與興漢軍騎兵對撞中失利的事情。表示即使是在野外,面對興漢軍,同等兵力下滿清也並不佔優。要想收復遼南,難度比預計的會高很多,特別是已經探明興漢軍在遼南大興土木的情況下。所以皇太極纔會等待出征的大軍回師纔敢進攻遼南,要不然實在沒有把握。

    一旦滿清不能收回遼南,以後就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興漢軍對耗,再想這樣入關劫掠估計就很困難了。沒有劫掠來的物資和人口支撐,就憑滿清自己的出產,日子將會越來越艱難,這絕對不是滿清上下能夠接受的。

    這還是最好的情況,如果興漢軍在遼南發展壯大,繼而北上攻略領土,滿清的核心領地都將受到威脅,那纔是真正的末日來臨。

    滿清之所以能夠稱雄東北,壓服朝鮮、蒙古,靠的就是滿清鐵騎戰無不勝的赫赫威名。一旦滿清鐵騎的不敗神話被打破,滿清周邊的敵人絕對不會放過囂張跋扈慣了的滿洲人,最後能不能立足生存都是個問題。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多爾袞和嶽託在接到皇太極的傳信後,纔會兵分兩路,以多爾袞吸引明軍的注意力,圍困住盧象升和黃濟。而嶽託則帶領絕大部分的戰利品快速出關,儘快回師盛京。

    同時多爾袞在與明軍的交戰中也有計劃的削弱蒙古人的力量,爲以後可能出現的狀況做準備。

    要說這個計劃到目前爲止執行的還是很成功的,嶽託已經行進至開平,離出關只有一步之遙。一旦出關成功,這些戰利品都將成爲滿清發展壯大的重要力量。

    現在嶽託的大營就紮在開平縣城不遠的地方,數萬大軍和大量的俘虜、錢糧、物資、牲口擠滿了曠野,一眼望不到頭。

    開平上下無不被眼前清軍的聲勢所震懾,官員們個個面色如土、心如死灰。普通百姓和士兵則是惶恐不安,感覺末日即將來臨。

    開平中屯衛的龐指揮使帶着衛所的士兵守在城頭上,望着城外的清軍大營,龐指揮使握着劍柄的手都在微微發抖。

    開平中屯衛名義上有五六千的兵員,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喫空餉、喝兵血,實際上只有兩千多人了。而且這兩千多人裏還有不少的老弱,真正能夠上陣的除了龐指揮使的家丁隊伍,最多隻有一千多人。現在城頭上能夠站着這麼多的人,還是縣城上下動員了青壯才達到的效果,真正的戰鬥力非常堪憂。

    以韃子的兇悍,開平的這點人估計一天都守不住,這也是清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連克幾十城的原因,實在是內地的武備太鬆弛了。

    開平上下不知道嶽託急於出關,沒有心思與開平這樣的小城糾纏,他們見清軍駐紮在開平之外,以爲清軍即將攻城,全都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這只是因爲嶽託連着行軍幾日,人馬都有些疲憊,大軍臨時在開平附近休整罷了。之所以選在縣城外休整,說起來還是明朝官員們給提的醒。

    話說岳託因爲急着北上,並沒有理會沿途的一些城池,本着我不想理你,但是你也別來煩我的原則,基本都相安無事,讓那些沿途的州縣都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直到有一次嶽託他們駐紮的營地離某個縣城實在近了一點,膽顫心驚的縣城權貴們無不哀嘆自己倒黴,被韃子選做目標。正當他們在那裏糾結是該開城投降還是拼死抵抗的時候,一個縣城的小吏說韃子攻城無非是爲了錢糧財物,與其城破之後人財兩失,不如主動送韃子一些財物,讓他們到別的地方去禍害,保住縣城的安全。

    在要命還是要錢的關鍵時刻,知道韃子秉性的縣中權貴們果斷的聽從了小吏的建議,並將這個重任交給他,讓他去與韃子談判。

    掉進自己挖的坑裏,小吏只能硬着頭皮跑到了清軍大營。

    得知小吏來意的嶽託不禁有些啞然失笑,自己本來沒有攻打他們的意思,他們倒是主動送上門了,這樣的好事嶽託怎麼會放過。

    嶽託直接開了一個讓人肉疼,但是能夠承受的數量,並揚言明日收不到這些錢糧,就攻破縣城、雞犬不留。如果收到了錢糧,清軍也不會再爲一個沒有什麼油水的縣城大動干戈了。至於奴隸什麼的,清軍已經抓的夠多了,不需要更多的奴隸了。

    小吏帶回去的條件並沒有讓縣城的權貴們猶豫太長的時間,第二天就將錢糧乖乖的送到了清軍大營。爲此不光縣衙、大戶們出了大血,闔縣百姓都被敲詐了一筆。

    得到錢糧的嶽託果真“信守承諾”的離開了,沒有一點攻擊的慾望。

    這下縣城的權貴們都瑟的不行了,連報捷的公文都上了,聲稱自己堅守城池,拒退韃子數萬兵馬。連城裏的百姓也都認爲是因爲出了錢糧才逃脫了血光之災,被敲詐的怨氣都小了不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