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隋爭龍 >第二卷:波濤亂 第六十五章:半渡
      陝州,亂世兵家必爭之地,俯瞰黃河中流砥柱,北望龍門,秉承茫茫禹王治水跡,浩浩長春滿人間。

      有詩云:“洪波浩淼自西來,晉豫平分兩岸開。一葦才衝煙靄去,片帆又載明月來。”

      天下太平三十載,昔日要塞變成了天子觀景的行宮,喚作弘農宮。

      弘農宮立於山水之間,風景宜人。除了千餘府兵守衛外,剩下的就是數百宮女了。

      高駟率軍趕到,那城內校尉孫鷹竟然據城而守,面對招降小卒 竟然斬使明志。

      “逆賊,不得好死!諸君隨我力戰,爲國盡忠,有死而已!”孫鷹大罵之餘,號令將士守城,一面向關中派出信使求援。

      城下,遠到的大軍中,高駟拔劍下令,冷酷的說着:“攻城!”

      自楊玄感敗亡,李密出逃後,無論是被動還是局勢所迫,都要求他用鐵石之心來應對。

      因此,在中軍這邊收到消息,就立刻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攻城。

      負責攻城的是楊積善部,接到這消息,便是呼和聲中,數隊人馬爬牆進攻,在喊殺聲的提醒下,孫鷹才猛醒過神來,帶着守軍箭射,刀劈。

      只是,爲時已晚,剛升任百夫長的王伯仁奮勇先登,靠着巨木作梯,猛地躍上城頭,揮動雙刀大肆砍殺。

      “當我者死,避吾者生!”王伯仁步步染血,硬是在三通鼓未罷,就在城頭站穩腳跟。

      見到破城有望,楊積善令全軍壓上,更是親自帶親兵衝鋒,大喝到:“破城!”

      “破城!破城!破城!”

      楚軍士氣如虹,大將奮勇,不到一頓飯功夫就攻下了此城,徹底佔據了弘農宮。

      高駟策馬來到城內,見到滿地廝殺痕跡,頓時沉默下來。

      楊積善站在那裏,等候着問話。

      果然,過一會後,高駟將手裏戰報報交到了一旁常何手裏,問楊積善道:“攻城過程你是親身經歷的,有何感想?”

      “守城官軍不堪一擊。”楊積善昂着頭,大聲應着。

      “哼,如此小城猶有官兵抵抗。我是讓你明白大隋民心尚未盡失,不可小視。”高駟淡淡說着。

      楊積善聞言,猶豫了下,像是響起了什麼,不情願地說着:“大帥,王伯仁拿住了守城主將,要不要見一見?”

      “甚好,讓王伯仁把官軍頭目解到。”高駟略一沉吟,就吩咐道。

      很快,伴着呵斥聲,王伯仁得意洋洋的押着衣甲殘破的孫鷹到來,擡頭見到高駟時,臉上的桀驁之氣不由得一收。

      “稟告大帥,敵將孫鷹帶到。”

      “鬆綁。孫將軍寬心,某不殺你,只有一事相詢。”

      孫鷹活動了下手腕,忍不住沮喪道:“敗軍之將,要殺便殺,孫某絕不投降。”

      “既然能活,何必求死?我只想問,將軍爲何寧願戰死,也不從我義軍?”高駟不答,先反過來問着。

      “義軍?爾等不過是攪亂天下之逆賊耳!口稱義軍,卻趁亂起事,敗壞聖天子徵遼東大業。託名解民之倒懸,可卻造成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開啓了亂世序幕,彼輩不過是蟻賊,焉配孫某投靠?”

      孫鷹能治兵,堅毅有節,是個忠貞之士。

      “你說的或許有道理,只是聖天子大業之下那累累白骨,有誰人憐?治天下,不單單是武功,也得上百姓喫飽飯。”

      “這……某家倒不知。”孫鷹出身關中低級將門,地方上的徭役繁重,他又怎麼可能半點不知曉?不過是身爲既得利益着,對百姓苦難視而不見罷了。

      高駟繼續說着:“汝既然自詡忠臣。那某在問汝其中有一事,便是這弘農宮的許多女子,可是搶自普通百姓之家?多少平民價女子,在一夜之間,遭了搶劫,使得親人分離,夫妻別居?是你親自下的命令,由副將馬顯帶兵去辦的。這事,汝有何話說?”

      “爲天子選秀女,乃是理所應當,某有何錯?”聽到這裏,孫鷹面色漲紅,據理力爭,覺得他所做,一切都是合乎常理的。

      高駟冷笑說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難怪百姓民不聊生,皆是爾等世家作祟。,來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不要,你不能這樣殺我……”孫鷹突然掙扎起來,就要朝高駟撲過去。

      噗嗤——王伯仁大刀一揮,就是顆人頭落地。

      “先懸其頭,繞城三砸,再厚葬!”高駟眼都不眨的吩咐着。

      “爲,爲啥?”楊積善和王伯仁都疑惑不解。

      “懸首繞城城三圈,是因他劫掠百姓,其罪當誅,故而殺之。厚葬,是因爲他盡力守城,爲國盡忠,理當褒獎。”高駟隨口解釋着。

      “還能震懾不服!”剛趕到的李百藥在一旁感嘆的說着。

      此事至此,大基本上已算完結。

      可要將一萬多大軍兩日內渡到對岸,即便是奪取了渡口的木船和皮筏子,也着實有些不足。

      大多數木船都是商旅所用,一隻可容納三五十人,再多就要傾覆之危,這其中涉及到船隻大小,和水手的熟練程度,非強制可以辦到,必須加緊渡河。

      高駟吩咐一聲,說着:“無論船隻有多緊迫,今晚就開始渡河。”

      他和李百藥、鄭儼二人明說,那些隨行的牛馬盡數殺了,感知皮筏,做出幾張就可一次多渡幾個人。

      “遵命!(遵命)”兩位輜重營主管就急匆匆離去。

      楊積善部不妨,其餘各部則或歇息,或搜尋船隻和其他渡河工具。

      高駟立於城頭,面色凝重。

      徐小慧和楊敏聯袂而來,韋珪由於受她們照顧,也跟着過來了。

      “夫君,你在擔憂什麼?”楊敏先問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