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 >第九十八章 試探吐蕃
    屈平笑道:“你確定?太意氣用事了吧?這可不是成大事者該有的風範。有道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姓是祖宗賜的,我當然不能改了。行不改名,不行就得改名!”

    “行行行,祝你幹一行行一行行行行!”

    李昌佐開玩笑說:“我已經表明了心志,你是不是也該拿出你的誠意了?說,大宋皇帝要封我個什麼官?先說了,小了我可不幹!”

    “看你猴急的。實不相瞞,皇上非常看好你,預先封你爲西夏招撫使,官階三品,滿意嗎?”

    “就一個招撫使,還是沒有地盤的,這不是虛銜嗎?”

    屈平安慰說:“這你就不對了,這可是發展潛力無限大的香餑餑啊!等你拿下西夏全境,所有地盤都歸你管理,牛不牛?”

    “到時可別過河拆橋,釜底抽薪。來來來,喝酒喝酒……”

    兩人喝得酩酊大醉,到了次日晌午才醒來。

    屈平接下來幫助畢勒哥修建城防,訓練軍隊,指導政務,讓畢勒哥受益匪淺。畢勒哥感覺,自己早有這樣的名師指導,也不至於今日落得寄人籬下。爲了他日不做刀下鬼,只有好好學習,學以致用。

    眼見得年底將近,大西北的天氣實在太惡劣,將士們從中原而來,早就對這麼寒冷的氣候怨言不斷。看着將士們天天烤火取暖,屈平心想,照這個樣子,如何能挺近青藏高原。看來只有等明年夏天,等天氣暖和的時候再進軍吐蕃。

    屈平召開軍隊高級將領會議,將自己的憂慮說給大家商議。

    李昌佐說:“元帥大人,你的胃口未免太大了吧!剛剛拿下隴右及西州,又想進軍吐蕃。小心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多嚼不爛!”

    屈平說:“李招撫使大人,你的諺語說的非常好!但是,思想是行動的源泉,敢想纔敢做,愛拼纔會贏!”

    劉筱臣說:“大人眼光長遠,我等自愧不如。但是,目前擺在士兵們眼前的,是寒冷的冬季,衣物雖然還將就,但是糧馬卻是一大問題。還有就是年關將近,將士們思鄉情切。”

    江伯嚴也說:“末將也贊同二位大人看法,若士氣一弱,恐難成大事。”

    屈平說:“你們想的,我不是沒有考慮過。我要的結果是,有沒有辦法兩全其美?”

    李昌佐說:“一定要馬上實行?”

    “沒錯,過完年,再等開春,天氣轉暖要等到三月份,太長時間了。有位偉人說過,一萬年太長,只爭朝夕。”屈平說。

    畢勒哥由翻譯說:“約昌城糧草喫緊,恐只夠大軍消耗半個月。”

    屈平對劉筱臣說:“語言、文化問題,一定要在明年實現漢文化、漢語言的推行!”

    劉筱臣點點頭,思考後說:“大帥您看這樣可行嗎?留貴部部分將士在此,震懾周圍部落勢力,一面幫助招募、訓練西州和古州二地的軍隊,等時機成熟,伺機而動。南可收吐蕃,北可抗西遼,東可拒西夏。”

    李昌佐說:“這的確是長遠之計。”

    畢勒哥說咕嚕咕嚕一陣,翻譯說道:“回元帥,我們大人說,不妨暫留部分軍士幫助我們重建,另外,大帥可率其餘戰騎取道吐蕃回宋,可以敲打威震吐蕃,令其儘早自覺來投!”

    大家聽完若有所思。

    屈平別開生面地看着畢勒哥說:“畢大人此法不錯,但是吐蕃高原之境,不知有沒有路線可以提供,方便我大宋精騎馳騁?”

    “有的,若大帥同意,我今日便差人畫出路線圖。”畢勒哥說。

    “很好,若此計成行,畢大人就是首功之臣!”屈平說。

    李昌佐自薦說:“某願爲先鋒,爲大帥拿下頭籌!”

    屈平揶揄道:“我怕你帶着我的精兵良將跑啦!”

    李昌佐頓時歇氣,暗道沒意思。

    卻聽屈平笑道:“我本來是打算讓你暗中回西夏聯絡你的舊部,以便適時起義。你既然想先在我大宋拿下功名,以得到皇上的青睞,這個機會我也不是不可以給你。”

    李昌佐一聽有戲,便開心道:“真的?”

    “沒錯!”屈平道,“李昌佐、江伯嚴聽令!”

    二人起身正然道:“末將在!”

    “本帥出門在外,有便宜行事之權。今命江伯嚴爲主將,李昌佐爲副將,領領兵八千,以迅雷閃電之勢,共擊吐蕃,威震敵境的同時,務必要注意保存實力!”

    江伯嚴和李昌佐互視一眼,道:“末將領命!”

    屈平說:“其餘我宋軍將分兩部,由汪智全調度,共建古州與西州,望衆將合力而爲,共創輝煌!”

    “是!”衆人齊聲領命。

    江伯嚴問道:“大帥,您何時動身回京?”

    “此番出軍已有幾月,一切基本穩定,我是時候回京覆命了。我帶王重陽十餘人假扮商人,祕密回京,一個月之內切莫走漏風聲。”屈平說完望着江伯嚴說,“現在是你自行做主的時候了,出門在外,要廣納良言,切莫偏聽偏信、一意孤行。李將軍帶軍多年,經驗豐富,此番屈居副將,是因爲他是身份限制,遇事你們一定要多多商量!”

    “是,末將定不會辜負大人期望!”江伯嚴說。

    李昌佐感動道:“多謝大帥看得起。你放心,良禽擇木而棲,我雖爲西夏皇室一員,但他不仁在先我不義在後。爲表示對宋廷的衷心,這個投名狀我一定會呈上的!”

    屈平說:“好!好兄弟,西夏的天,未來就是你的天!”

    屈平告別了西州衆將及畢勒哥,與王重陽、吳挺扮作商賈,悄悄出了約昌,途徑到了古州,再跟汪智全和趙懷恩推心置腹苦口婆心地交代一番,再靜悄悄地星夜兼程趕往大宋。

    西夏與西遼探子探知宋軍尚未回軍,均不敢妄動,一面加緊防備。

    將近一個月,屈平衆人有驚無險的終於進入了宋境,大家便可以去掉僞裝,堂而皇之地走在大路上。爲免興師動衆,滋擾沿途軍民,依舊低調行路。

    吳挺則自回吳玠處。

    時間已是建炎三年的正月,元宵佳節也已經過去了。遙想去年時,和蕭露共賞花燈,閒情逸致,好不樂哉。爲撫慰大家,維持積極性,屈平承諾回去之後一定少不了給大家的獎賞。

    馬上就要立春,天氣還是寒冷的很,除了常綠樹木,只有竹子堅持抵禦着嚴冬。望着滿目蒼翠的竹林,屈平道:“你看這竹子,就是一個人的真實寫照。”

    王重陽沉聲道:“是啊,年少時雖然稚嫩,卻一根筋地往上衝,比成年的竹子還要高。到後來,看透了世態,才知道垂首,才知道分叉,另闢蹊徑。”

    屈平拍拍王重陽的肩膀:“王兄弟年紀輕輕,眼光已如此犀銳,願好事多磨,日後必成大器!”

    “多謝國公大人賞識。”王重陽說。

    “王兄弟是咸陽人士?”

    “是的。”

    “咸陽好地方!秦國以此臥龍之地,一統六國,成就中國大一統局面。”

    “可惜好景不長,漢奪秦政,建都於長安。”

    屈平說:“天下大勢,循環反覆,其中自有道理。天下之道,也是自然之道。”

    “國公果真非凡人,小民受教了。”王重陽指着前方說,“翻過這座山就到了長安京兆府了,按我們的腳程,今晚是到進不了城了。”

    屈平望着眼前的巍峨大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以前部隊拉練的時候到過。後人不見今時山,今山而今見後人。

    “此山氣勢不凡,叫什麼山?”屈平問。

    “終南山。”王重陽說。

    屈平點點頭,原來這就是王重陽挖建活死人墓參悟修道之所,不知他的造化到了沒有。屈平說:“仙山在眼前,哪有不登山造訪之理。今夜夜宿終南山!”

    大家收拾心情,向着蒼茫的終南山爬去。

    終南山高山險阻道路崎嶇,《左傳》、《史記》形容它爲九州之險、天下之阻。山上物種植被豐富,最主要是,它在道教中佔有濃墨重彩的地位。

    觀宇深藏山中,卻並不影響百姓們來求神許願。心誠則靈,越是高山峻嶺,越是凸顯求願之人的決心堅定。

    不時有下山的百姓擦肩而過,也有上山的人們或並肩齊驅,或忽前忽後。

    “能得這麼多香火供奉,得與人多少恩施!”王重陽嘆道。

    “不過順着渴求之人的渴望罷了。”屈平說。

    王重陽不說話,遙望着山巒,心中神往。

    是夜,大家在一座殘缺破敗的道觀中歇息。

    一夜寂靜。

    第二天一早,大家醒來後不見王重陽,四處尋找,依然無果。

    “大家分頭去找。”屈平說,“活生生的一個人,還能從我們這麼些多年行伍之人的身邊消失都沒察覺?”

    大家分頭出去尋找,屈平心中暗想,以自己對王重陽的關照,他不可能不告而別,許是有什麼事暫時出去了。

    <br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