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奮鬥在五代末 >第六十七章 反向勸說
    雖然都姓王,雖然都是郭榮的幕府舊臣,但王著與王樸之間顯然有天着塹般的差距。

    王樸有膽識,敢於規勸郭榮,也有足夠的口才與自信能夠說服郭榮

    而王著並無這個膽量,也並無這個能耐。

    他明知道北伐契丹絕不是好棋,他明知道身體虛弱的聖上再度親征會有滔天風險,但在偏殿中他卻只能踟躕不語。

    此時此刻,王著的內心就彷彿頭頂的天空,充斥着陰沉不定的烏雲。

    唉......

    望着無邊的混沌天空,王著忍不住嘆息出聲。

    可當他踉蹌着走下漢白玉階梯,他又覺得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王樸已逝,他王著作爲陛下的幕府舊臣,必須要承擔起相應責任。

    但要他就這麼返回偏殿對聖上諫言,他又沒這個膽量,要是郭榮當場大怒病情復發咋辦?

    而且他也缺乏能夠說服聖上的口才。

    雖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王著終歸不是一個徹底的草包。

    如行屍走肉般又行了一陣後,他的腦海裏終於浮現出了一個看似可行的法子:既然自己說服不了陛下,那找一個能夠說服陛下的人不就行了嗎!

    說幹就幹,有了目標後的王著重新振奮。

    很快,他就到了政事堂。

    沒錯,王著第一個想到的援手正是當朝首相範質。

    名望、智略、口才,範質無一不兼。

    王著相信,若能說動範質出馬,定能勸聖上回頭是岸。

    到了政事堂,一番寒暄後,王著直接道出來意,想讓範質入宮勸諫郭榮。

    “陛下欲徵契丹?”

    範質神情驚訝,卻是故作糊塗。

    他已經在樞密院裏當了一個多月的參知樞密院事,接觸了大量軍事上的機密公文,能不知道郭榮想打契丹?

    雖然早早知曉此事,也知道北伐契丹多半討不到好,可範質壓根就沒想過要勸郭榮放棄北伐。

    或者說,無論郭榮打算如何用兵,範質都沒有過問的念頭。

    在範質的眼中,他郭榮愛打哪裏就打哪裏唄,與他範質又有何干?

    當年馮道勸說郭榮放棄親征,被郭榮當衆呵斥而後黯然病逝的慘劇範質可都看在眼裏。

    如今範質的宏圖大業纔剛剛拉開序幕,他怎麼可能去重蹈馮道的覆轍?

    王著不清楚其中內情,也露出驚訝的表情:“是啊,下官亦感訝異,雖說先帝與聖上皆勵精圖治整頓超綱,可我朝仍處方興未艾之態,國力相較契丹仍有較大差距,此時北伐非但難以成功,更有可能給我朝百姓帶來滅頂之災,相公乃我朝文官魁首,如今又兼任樞相高位,還請相公憐惜天下蒼生,規勸聖上放棄北伐。”

    王著也知道入宮勸諫絕非一個好差事,他先是闡明瞭周朝與契丹的國力差距,而後又給範質帶上了高帽,最後還擺出了天下蒼生這個難以拒絕的藉口,爲的就是讓範質不得不接下這個苦差。

    不過這點小問題自是難不倒範質。

    範質先是沉思,而後爲難地說道:“王翰林,你也知道,聖上近來身體不大好,脾性也有些急躁,我雖兼任宰執與樞相,卻也不過是幹一些查漏補缺的累活罷了,而且我一向不長於話術,若是不小心惹惱了聖上,豈非弄巧成拙?而王翰林你乃是聖上的幕府舊臣,以翰林的身份向聖上諫言可謂合情合理。”

    王著從哪路攻,範質就從哪路擋回去。

    而且這還沒完,不給王著反應的時間,範質就接着說道:“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聖上之所以操之過急地北伐,不外乎是因爲急火攻心,這急火的來歷,唉...翰林自然是清楚的,在當今世上,論誰人能得聖上信任,王翰林若敢稱第二就無人能當第一,由王翰林你出面規勸聖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範質非但不接這個差事,甚至還反彈給了王著,給王著出了好大一個難題。

    郭榮爲何會失了智地北伐契丹,還不是因爲王樸驟然遇刺,再加上嚴重的病情,導致急火攻心。

    這雖非事實,卻是一個說得通的說法。

    早在王樸離世前,郭榮就動了北伐的念頭,可這事只有郭榮與王樸兩人知道。

    在旁人的角度來看,王樸離世前一向是主張伐蜀的,郭榮也聽從了王樸的意見,派出了西南面水陸轉運使高防去長安籌措糧草。

    如今王樸離世還沒多久,郭榮突然就改變了攻取的對象。

    綜合來看,自然只能是因爲王樸的遇刺使郭榮改變了目標。

    除此之外別無說法。

    那麼,之前勸郭榮伐蜀的是王樸,如今再要將郭榮扳回“正途”,同是幕府舊臣出身的王著自然是當仁不讓。

    “這...”

    範質說得太有道理,王著竟無言以對。

    甚至範質還感意猶未盡,又上去給王著補了一刀:“王翰林,你找我規勸聖上,實在是捨近求遠,最合適的人選就是你自己啊。”

    王著啞口無言,只能是機械地點頭,接下了這個由自己甩出去的苦差,懷疑人生地離開了政事堂。

    事後,王著也沒有再去另尋人選,當然也沒敢親自入宮規勸郭榮,這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但此事在之後帶來了更爲深遠的影響,卻是王著始料未及的。

    ......

    確定了北伐契丹的目標,郭榮隨之開始了周密的謀劃。

    缺少了王樸的輔佐對郭榮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但絕境非但沒有擊倒郭榮,反而令他的血液愈發洶涌咆哮。

    你老天不是要和我對着幹嗎?那我就非要逆天而行!

    你契丹鐵騎不是天下無雙嗎?那我就一定要將契丹徹底逐出幽雲!

    但在王樸遇刺之後,郭榮也知道北伐的計劃是不可能瞞着所有人執行下去的。

    他將這一計劃向有限的幾位重臣進行了坦明。

    出乎郭榮意料的是,包括趙匡胤、魏仁浦、範質、王溥、韓通、吳廷祚在內的一衆重臣都對他的北伐計劃都持默許或者支持態度。

    魏仁浦、趙匡胤以及一干禁軍高層甚至還鼎力支持郭榮親領大軍北伐。

    在郭榮看似冷靜卻急昏了頭的當下,這無疑給了他更充足的底氣與信心。

    隨着緊鑼密鼓的戰前準備工作不斷推進,顯德四年悠悠來到了年末。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