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奮鬥在五代末 >第二十二章 南唐歸來
    劉從義回來了李延慶驚喜之餘,掰着指頭算了算日子。

    自劉從義帶着人馬下南唐後,每隔五六日便會派人將近況彙報給李延慶。

    按照烏衣臺傳遞的信息,五日前劉從義一行剛進入宿州地界,因爲歸途是逆流而上,五天的時間應該還不夠抵達開封。

    鈴兒已經打開了書房門,李延慶望向李石:“劉從義現在在哪”

    李石回道:“剛剛進府,一行共三人,已經安排到了客房裏。”

    就三個人麼,劉從義大概是脫離了船隊,走陸路先回開封來了,李延慶略一思忖,吩咐道:“快帶我去見他。”

    李府一間寬敞整潔的客房中,劉從義剛解下厚重的襖子,坐在圓凳上喝了兩碗熱湯,屋外忽然傳來敲門聲。

    “郎君”劉從義起身打開門一看,屋外正是李延慶。

    “劉一,回來了。”李延慶笑着走到劉從義的面前,仔細地打量着劉從義。

    劉從義連忙拱手道:“郎君,在下幸不辱命,目前船隊正在宋城休整,在下便走陸路先來開封彙報近況。”

    見劉從義瘦了不少,膚色似乎也更黑了,李延慶心中千言萬語,盡數化爲一句:“辛苦你了。”

    劉從義咧嘴笑道:“在下本是一將死的病人,還是朝廷通緝的要犯,郎君卻救治了在下,還委以在下重任,此等恩情,猶如再造,在下便是死,也會完成郎君的重託。”

    李延慶用力拍了拍劉從義寬厚的肩膀:“先坐下,你這一路有碰到什麼危險嗎和我聊聊你一路上的見聞。”

    “託郎君的福,自進了宿州地界後一路暢通,路上並未碰到任何險情。”

    劉從義坐在圓凳上,將一路見聞娓娓道來,一個多月的南唐之行,令從未出過河南的劉從義大開眼界。

    “汴河出了宋城後,河道便開始變得狹窄,剛開始在下還有些暈船,整日迷迷糊糊的,後來顛簸的日子長了,在船工的教導幫助下,吃了很多魚蝦和蟹,漸漸地就不覺頭暈了。”

    “不過有五個弟兄水土不服十分嚴重,一路都是病懨懨地躺在牀上,在下請了幾名郎中到船上給他們看病,可都沒有成效,等回到宋州地界後他們的病情纔開始慢慢好轉。”

    “江寧城是在下所見過最繁榮的城池,無論是城牆的長度和高度,還是城中的人口,都遠超開封,街上商品的數目多如牛毛,小娘子也比開封城裏的更加漂亮水嫩...恕在下嘴巴笨拙,有些東西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描述。”

    “說起來,在下以前從不相信船能夠逆水而行,可這次在下乘坐的木船,僅憑三面薄薄的風帆,就能從江寧城一路逆行至宋城,令在下大漲見識。”

    “在江寧城裏,在下見識了許許多多的稀罕玩意,咬一口就會冒出甜水的木棍,四層樓高的大船...還在大街上見過幾個渾身黑漆漆的人,連嘴脣都是黑的,比在下黑多了,聽說是南洋來的商人,看着怪嚇人的。”

    在談及自己的糗事時,劉從義黑黃色的老臉也會泛起紅潤;說起手下弟兄遭遇的傷病時,劉從義的眼眸中會流露出擔憂;聊起從未見過的新奇事物時,劉從義甚至會如孩童一般,不自覺地揮動雙臂。

    儘管劉從義的用詞很是粗糙,但李延慶完全能體會到劉從義心中的澎湃,李延慶彷彿隨着劉從義一道,從宋城直下江寧,遊覽了一千三百里大好河山。

    這也許就是旅行的魅力吧...聽完劉從義的描述,李延慶也泛起了下江南的興致,雖然見慣了現代的秀麗江南,但想必千年前的江南更有一番別樣風姿。

    “對了。”李延慶拿出裝有火齊鏡的鹿紋木盒,遞給劉從義:“你瞧瞧這盒中的東西,在南唐有見過類似的物件嗎”

    劉從義接過木盒,拿出火齊鏡放到眼前左看右看,還用手摸了摸鏡片。

    “這是水玉製成的火齊鏡。”劉從義語氣篤定,將鏡子還給李延慶:

    “在江寧城中,在下見過不少人佩戴水玉製成的玉環,在下也曾出於好奇,進過販賣水玉的店鋪,見到了模樣各異的水玉製品,其中就有與這相似的火齊鏡。”

    “此物真名爲水晶,不過稱水玉倒也不錯,與玉石確實有些相似。”李延慶接過鏡子。

    此時南方缺玉而北方產玉,故南唐的商人喜將水晶稱爲水玉,以便高價銷售。

    劉從義又道:“在下曾好奇此物的來歷,店鋪的掌櫃稱此物皆產自南唐境內的饒州。”

    饒州便是後世的江西省上饒市,此時饒州因爲有大量水晶礦藏被發現,是水晶製造業的中心,天下的水晶製品皆產自饒州,天下的水晶工匠自然也都聚集在饒州。

    有些遠啊,饒州,李延慶的額角輕輕作痛,要招攬幾名水晶工匠看來並非易事。

    暫且拋下製造眼鏡的打算,李延慶問道:“各地的辦事處建設得如何”

    談起正事,劉從義陡然嚴肅起來:“依郎君的吩咐,在江寧、揚州、泗州、宿州共四地,皆建立了烏衣臺的辦事處,其中宿州和泗州各五人,江寧和揚州則各安排了十人。”

    此四地皆在大運河邊上,不過宿州和泗州的地位,顯然遠不如江寧和揚州,劉從義視城市的規模和重要性,靈活地安排了辦事處的人員數目。

    “此事你做得不錯。”李延慶聞言點了點頭:“那我交給你的一千貫,你是怎麼安排的。”

    劉從義從懷中掏出一本厚厚的泛黃賬簿:“錢都是孫萬全記賬,都寫在這賬簿上了。”

    孫萬全是李延慶從張家要來的糧鋪掌櫃,因爲精明強幹,得到了李延慶的重用,和劉從義一同下南唐,負責記賬和烏衣臺的商業往來。

    李延慶接過賬簿攤開,賬簿上事無鉅細地記載了烏衣臺一路上的所有花銷,小到一根縫衣針都有記錄在賬。

    “你覺得孫萬全此人如何”李延慶邊看邊問。

    劉從義略微沉思,答道:“記賬很詳細,也很會經商,能與各地米行的行首談笑自如,就是爲人小氣了點,抵達江寧城那天,他只給每個弟兄發了一貫錢,不少弟兄都對他抱有怨言。”

    爲防李延慶誤會,劉從義又補充道:“在下有時候也會就錢的問題與他爭執,不過在下從未抱怨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