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寒門皇帝 >第九十六章 空空
    只見那小猴眼睛精光四射,四肢毛茸茸,不時擠眉弄眼,做出些逗人的動作,果然十分可愛。

    樂文沒有開口說什麼,丁珂兒卻覺得這個小猴挺好玩,便問道:“這個小猴多少錢啊”

    這個和尚看丁珂兒好像是想要買這個小猴,便心喜的說道:“不多,只要十兩銀子。”

    “十兩怎麼這麼貴啊”丁珂兒驚訝道。

    和尚連忙解釋道:“施主請聽貧僧說,本住在西蜀,隱居深山二十餘載。一日,偶遇猿羣呼嘯着從門前經過。那羣猿猴彷彿被什麼天敵追趕,走得甚是匆遽,不知何故,有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猴落了單,掛在我門前的樹杈上,吱吱叫得甚是淒厲,貧僧當下動了惻隱之心,將這猢猻收養起來,別看它是隻猴子,可絕對不比人愚鈍,既識人眼色,又能聽懂人的話語,它端茶倒水,送往迎來,什麼事情都會幹,不亞於一個小徒弟兒。”

    “哦,這麼好,你爲什麼要賣掉呢”丁珂兒有些好奇,不解的問道。

    和尚見丁珂兒心生疑惑,便又說道:“貧僧昨日雲遊至此,隨身攜帶的銀兩用盡,一人一猴,好幾天也沒喫上頓飽飯,餓得飢腸轆轆,眼前發黑,總這麼下去,把它留在我手裏,也是死路一條,無奈之下,只好出此下策,賣掉這小猴兒,換得幾個銀錢,也好度過這個難關。出家人不打誑語,夫人您就行行好”

    “夫人本姑娘還沒嫁人,你這個和尚怎麼亂喊”丁珂兒瞥了一眼和尚,嗔怒道。

    “哈哈哈嫂子,你看這個和尚都覺得你是俺哥哥的娘子呢。”龍超在一旁打趣道。

    樂文只是淡淡一笑,沒有開口說話,不過他也覺得這個小猴挺討人喜歡的。

    和尚見丁珂兒一臉惱怒的樣子,便失聲道:“啊原來不是夫人啊那姑娘您行行好,就買下這隻猴子吧。”

    丁珂兒有些遲疑,不知要不要買的時候,樂文覺得這個和尚也怪可憐的,便從錢包裏掏出十兩銀子遞給和尚道:“喏,銀子你收着,這隻小猴子,我買下了。”

    拿錢救人,歸拿錢救人,買賣搞價錢,歸搞價錢,是兩碼事,樂文總不能讓眼前這個和尚活活餓死呢。

    和尚見樂文出手如此豪爽,一臉喜悅的接過樂文遞過來的銀子,塞入懷中,連聲道謝:“謝謝施主俠肝義膽,好人會有好報的,這隻猴子,就歸你了。”

    說着提着小猴便遞給了樂文,樂文把小猴放在了身前,小猴坐在馬背上,兩隻雙手輕輕抓住白馬的脖子上的鬢毛,一副安然自得的樣子,一點沒有畏懼之色。

    “誒,這個小猴竟然一點都不怕生,真可愛,不如就給它起個名字吧。”丁珂兒覺得這個小猴十分有趣,便伸手撫摸了一下小猴的頭頂,小猴討好的還給丁珂兒作了個揖。

    “就叫它空空吧。”樂文想都沒想,隨口說道。

    “空空這個名字還不錯,看來你這個解元老爺沒白當啊。”丁珂兒覺得樂文給小猴起的名字還挺好聽的,挑了挑柳眉,笑着說道。

    樂文翻了個白眼,心道:“這是在誇我呢,還是在逗我玩呢。”

    “駕”

    出了城門,樂文一拍馬,白馬便急速的奔馳了起來,小猴兩隻小手緊緊的抓住白馬的鬢毛,生怕從白馬身上掉下來,倒是把白馬拽的生疼生疼的。

    樂文三人帶着小猴空空,騎馬奔馳了三日兩夜,趕到了寧津城。

    寧津縣人傑地靈,關於寧津城的來歷,還有一段非常神奇的傳說。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半壁河山淪於敵手。

    當時臨津一帶在僞齊劉豫政權的統治下,成了豺狼當道、民不聊生的黑暗世界。

    誰知兵禍未了,新的災難又降臨到人們頭上。

    這一年夏天,老天爺好像發了瘋,瓢潑大雨一連下了四十九天,平地成河,臨津城周圍一片汪洋。只見西南方向洪水滔滔,波翻浪涌着滾滾而來,發出震天動地的吼聲。

    淹沒了莊稼,淹沒了村莊,淹沒了城池。城牆倒了,城樓塌了,只剩下奎星閣的小半截還露在水面上。

    數不清的人被洪水奪去了生命,倖存的百姓有的摟着大樹,有的摟着檁條,有的把孩子放在水缸裏、木箱上,隨波逐流,期望着逃出這空前浩劫。

    那時候,在臨津城裏有一土崗,叫臥龍崗。

    據說,大禹治水的時候,這裏是黃河故道,是大禹疏通的九河之一。

    後來,河牀淤塞,河水改道,這條河道終於廢棄,只留下兩岸的大堤,遠遠看去,就像兩條起伏並行的巨龍,人們就都叫它臥龍崗了。

    當時,逃到這崗上的難民真不少,他們呼兒喚女,哭爹叫娘,在泥水中掙扎。

    在這危難時刻,忽然從上游漂來了兩件龐然大物:一個是大鐵鐘,一個是鐵菩薩。

    它們像一對孿生兄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行影不離。

    它們不時碰碰撞撞,鏗鏘有力,好像在說:“叮叮噹噹,你上寧津,我上東光”

    果然,人們看見鐵菩薩漂到東光縣城停下來,大鐵鐘漂到寧津縣城,就再也不動了。

    從這一天起,洪水逐漸退去,人們陸續返回了家園。

    在鐵鐘停下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新城,並且將縣名臨津改爲寧津,希望在這裏重建家園,永遠安寧。

    人們紛紛傳說,這口鐘是大禹王送來的。

    他看到這一帶兵禍天災,百姓受難,就用這口大鐘來給人們指點迷津,爲寧津人民帶來平安,退了洪水。

    過了許多年,有一個縣官在縣城裏修了一座鐘樓,將這口高七尺、重五千斤的大鐘掛了起來,派專人敲鐘報時。

    那渾厚悠揚的鐘聲傳出很遠很遠,繞樑餘音久久不停,給百姓的休息和勞作帶來了方便。

    而現在樂文三人就在寧津城的鐘樓下。

    樂文感受這這口大鐘渾厚的撞擊聲,擡頭看了看這口大鐘,又看了看天,夕陽西下,天空紅霞滿天,讓人有種心曠神怡之感。

    身前的小猴空空聽到鐘聲,把它嚇的,縮着脖子,依偎在樂文的懷裏,渾身發着抖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