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摸金少帥 >第003章 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爲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現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的兩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過景物有一繁一簡之分。

    洛神賦圖全卷分爲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着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在現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洛神賦圖》被認爲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

    畫卷從右端開始,第一段描繪了黃昏,曹植率領衆隨從由京城返回封地,經過洛水之濱時停駐休息。在平靜的水面上,風姿絕世、含情脈脈的洛神衣帶飄逸、動態從容,凌波而來。柳岸邊,曹植身體微微前傾,伸出雙手擋住衆隨從。隨從們目光呆滯,而曹植目光灼灼地注視着前方水面上美麗的洛神。畫家巧妙地通過這一瞬間動作,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曹植見到洛神的驚喜之情,而且將曹植被洛神的絕世之美所深深吸引的內心活動表現的極爲生動。曹植解玉佩相贈表達對洛神的深切愛慕,洛神指潛淵爲期,曹植又怕受騙,心情矛盾。於是便斂容定神,守之以禮,二人情意纏綿。洛神與諸神仙嬉戲,風神收風,河神撫平水波,水神鳴鼓,女蝸起舞,洛神在空中、山間、水中若隱若現,舒袖歌舞。通過女神與衆神仙的歡樂、嬉戲的熱鬧場景,爲洛神與曹植即將分離做了鋪墊,襯托出女神無奈和矛盾的內心狀態。

    第二段描繪了人神殊途,不得不含恨別離時的情景,這是故事情節的**。畫家大力描繪洛神離去時的陣容,場面宏大激揚,熱鬧非凡。六龍駕駛着雲車,洛神乘雲車向遠方駛去,鯨航從水底涌起圍繞着車的左右。六龍、文魚及鯨的描繪細緻,動態生動奔放。雲車、雲氣都作在天空中作飛馳狀,離別場面熱鬧異常、如醉如癡。在岸邊,曹植在衆隨從的扶持下,目送着洛神漸漸遠去,眼神中傾訴着無盡的悲傷與無奈。洛神不停的回頭望着岸上的曹植,眼神中流露出不捨與依戀。隨着二者距離越來越遠,襯托出曹植與洛神心中無奈分別的苦痛,使畫面中無法相守的悲傷氣氛更加濃烈。

    最後一部分描繪了就駕啓程。表現洛神離去後,曹植對她的深切追憶與思念。曹植乘輕舟溯流而上追趕雲車,希望再次見到洛神的倩影。但是無奈人神相隔,早己尋覓不到洛神的蹤影。思念與悲傷之情不能自已,以至於徹夜難眠,在洛水邊等待到天明,流連忘返的場景。直到隨從們驅車上路,曹植仍然不斷回頭張望,最後懷着不捨和無奈的心情,踏上返回封地的歸途。曹植的無限悵惘之情生動地呈現在畫卷上,使觀者被洛神與曹植間的真摯感情所感染。

    在今晚之前,我都堅信顧愷之版本的洛神賦圖已經佚失,或許早就在

    茫茫的歷史長河中灰飛煙滅。但是,五脈突然說着洛神賦圖的真跡其實一直在他們手中,這個消息確實足夠震驚。

    且不說這奪寶之人到底是何居心,這洛神賦圖重現江湖本身就是非同小可的事情,而如今真假疑團也再次被提起,可以想象得見,接下來,圍繞着洛神賦圖一定會產生一連串的故事。

    說起洛神賦圖,就不得不提到創作它的年代——南北朝。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段戰亂頻繁,複雜多變而又分裂的時期。政治的不穩定、時局的混亂動盪,雖帶來了經濟的普遍衰退,卻反而前所未有的豐富了文化的內容和內涵。這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一個自由解放、富於智慧和熱情的時代。由於社會的動亂,北人南遷加之外族的侵襲形成南北和各民族之間生活與文化的相互融合,在敦煌北魏時期的壁畫中人們可以看到人物的形象已經在外來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傳統繪畫的表現。南方的繪畫同樣也深受宗教題材的影響變得更加虔誠而豐富。

    早在秦漢時期,由於儒家思想一統天下,人物畫必然被統治者當作宣傳政教的工具,因爲山水畫和花鳥畫無法很直觀的教育人們該如何做才能符合上層社會所要求的道德標準,只有把人物的行爲舉止很形象的刻畫出來才能被羣衆普遍接受並以其爲行動指南。這多少加強了人們對人物畫的重視。在魏晉南北朝以前雖然便於保存的卷軸畫比較少見,但我們可以從之前的墓室壁畫和畫像石畫象磚上依稀看到其影子,比如東漢明帝在洛陽雲臺畫功臣像等等。可以說魏晉以前的人物畫基本還處在實用的功能,到了魏晉時期,儒家思想依然作爲統治者**工具而存在,那股從漢代“定儒家爲一尊”的政教倫理風氣尚帶着強大的慣性而對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論是曹植繪畫“存乎鑑者”的作用,還是王煽畫孔子弟子圖以勵人的願望,都是儒家入世教化思想的反映。就是顧愷之的《列女仁智圖》、《女史箴圖》只是也還處在教化的實用功能。但這以後,社會的衰微、國家的解體、人之生命的朝不保夕,使得作爲統治思想和社會膠合劑的儒家觀念逐漸喪失其作用而趨中衰,那種以道釋儒而實爲道家觀念的玄學便應運而生。由於一大批文人士大夫的出現,寫了大量的理論作品,包括顧愷之在內,人物畫也因此進入到了審美的高級階段。在《洛神賦圖》中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

    《洛神賦圖》是顧愷之在某一天偶然讀到友人送來的三國時代文學家曹植寫的《洛神賦》有感而作的。曹植的原文借對夢幻之境中人神戀愛的追求,抒發了愛情失意的自我感傷。顧愷之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藝術才能對文學作品進行再創造,傳達出無限惆悵的情意和哀傷的情調,將曹植《洛神賦》的主題思想表達的完整而和諧。畫面奇幻而絢麗,情節真切而感人,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充滿了飄逸浪漫、詩意濃郁的氣氛。

    但是,對於我來說,卻還有一個疑問。

    那就是——爲什麼是洛

    神賦圖呢?

    在川島家族——五脈——中日兩卷洛神賦圖之間,一定還有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線索在串聯着整件事情。

    黃明達講述的故事雖然有頭有尾,但是很多情節都只是時間順序上面的排列,最符合陰謀論設計的一點,也不過是匿名信造成的時間差,事件與事件之間缺乏必要的邏輯要素。

    “我該如何把事情的脈絡串聯起來呢?”

    畢竟我對與文物鑑定的知識在五脈的衆多高人面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只有高山仰止的分,所以我的一番猜測,可能都只是徒勞而已。

    一開始我覺得,對方既然衝着《洛神賦圖》而來,有極大的可能是與洛神賦圖有關聯。要知道,川島家族的洛神賦圖乃是從中國掠走的,很有可能這原先的中國主人家的後人一直耿耿於懷,發誓要奪回國寶,報仇雪恨。但是仔細一想,似乎又缺乏站得住腳的立場,因爲,如果是國人所爲,只爲報仇,何必要牽連五脈?

    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是衝着五脈來的,這裏的文章就更大了。

    藥老爺子所講,第二封匿名信中講到,五脈手中的洛神賦圖並不是真跡,這一說法如果屬實的話,那麼一旦鑑寶大會舉行,對於五脈來說就是釜底抽薪,這樣一來,對方扳倒五脈的動機就很明顯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劉賓剛剛的一席話其實可以非常自然地消解掉這一招險棋。外界對於五脈的藏本幾乎一無所知,五脈也從未宣揚,因而如果五脈手中的版本是假的,五脈大可以將計就計,順勢拋出一早便知道所藏爲贗品,故而從未向外界透露,究竟誰真誰假,本身就無所謂,反正最後國寶都會迴歸。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一連串動作的背後,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禍心?”黃明達慍怒道。

    “黃老爺子,您先別生氣。”我給他倒了一杯水,道,“我聽到這裏,有兩點粗淺的想法,說的不好,請各位前輩見諒。”

    “第一,這傳言真跡的川島版洛神賦圖,在得知爲贗之後反而失蹤了,而這祕而不傳的五脈版洛神賦圖,在公開鑑定之前也失蹤了,如果幕後之人是我,那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藉着這個驚天大反轉大做文章,最好是鬧得滿城風雨,動靜越大越好。”

    “這對你來說有什麼好處?”劉正產生了好奇。

    “很簡單,幕後之人真正的目的雖然現在還不好說,但是我隱隱有一種直覺,那就是他藏得很深,做這件事的目的,並不是爲了得到洛神賦圖,而是另有所圖,否則的話,他之前的種種舉動,既顯得沒有邏輯,也很多餘。”

    “確實如此,一般的文物大盜,即便是要偷,也不會搞這麼多貓膩,這麼做豈不是自找麻煩嘛。”一直不說話的青門沈墨沈先生開口說道。

    “那第二呢?”

    “第二,這個人怕是跟五脈、川島家還有洛神賦圖之間,都有關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