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神祕讓我強大 >第二千三百一十六章 假途滅東
    三人沉默。

    這的確是一個難題。

    若無封神野心,他們這些重臣,根本不會打東百的主意。

    一來對方向來恭順,二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來,朝廷用來征戰的錢,拿來自己花銷不好嗎?

    兵者,國之大事,邊功雖然好,但很容易翻車的。

    而現在,三人就開始絞盡腦汁思考解決之法。

    許久。

    工部尚書率先道:

    “想要讓數千萬丁不生事,必須讓其認爲自己也是大明之人,大明之衆。”

    “既然如此,那就要先將文字同一,接着就是話音也一致。”

    “文字統一倒好說,他們號稱小*華,本來就用的是大明文字。”兵部尚書說道。

    “其實現在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文字是推廣起來有一些難。”

    “他們總覺得我們漢語學習起來太難。”

    吏部尚書點頭道:“沒錯,尤其是那些繁體字。”

    “所以說我們下一步還是要把字簡化,這樣的話纔可以方便學習。”

    “說的是,我們就開始搞一下簡化,至於說什麼繁體字美觀,簡體字不好看,會斷了傳承,不用在意。”兵部尚書說道。

    沒錯,在封神面前,什麼文字傳承,對他們來說算個屁?

    這都是小事。

    只要是有利於他們封神,什麼事情他們都願意做,都願意學。

    再苦能比科舉苦嗎?

    十年蹲坑,場內場外都要考慮到。

    那麼多名人名士科舉都失利。

    這東西不光看學識,還得看家世,看名聲,看運氣,看身體……

    看的東西太多了。

    就像唐伯虎,明明是大才子。

    偏偏碰到一個大嘴巴的主考官,說他一開始就能中狀元。

    結果可好,被妒忌者告了。

    別說進士,就是解元都沒了,整個人都身陷大牢。

    這就是科舉之難。

    好在唐伯虎比較幸運,上面有神在談話時,提了一句。

    說他是冤枉的。

    不過有失也有得。

    正因爲如此,唐伯虎才能在詩詞書畫上更有成就。

    這話,就讓他們通過看口語看出來了。

    於是給恢復了功名。

    但唐伯虎再也不進科場了。

    白白浪費一個大才子。

    唐伯虎是真有才能的。

    有人說過,如果唐伯虎沒有遭遇一難,也是一個能封神的人物。

    結果就因爲遭遇不幸,而這樣浪費了。

    他們當然不會重蹈覆轍。

    所以他們無論什麼事都肯做。

    都願意低頭做。

    總而言之,他們是一點都不害怕。

    於是他們爲了征服東百。

    決定先搞起漢字簡化。

    畢竟征服土地不是目的,要同一到一起,纔是結果。

    才能真正封神。

    搶下幾千裏土地,然後沒幾年又丟了。

    那是沒用的。

    兵部尚書又問道:“你們的夾袋裏還有人嗎?”

    工部尚書道:“我這裏倒是有幾個人,是幾個來自於西方的傳教士。”

    “那些西方傳教士,他們倒是想出了一種以什麼羅馬字音來拼我們的漢字。”

    “我看了看的確是有利於兒童學習漢字。”

    “以前要半年才能學會,現在只要短短一月就可以識得不少字。”

    “如此甚好。”兵部尚書大喜道。

    如果是在以前的話,他們肯定會反對。

    因爲他們是科舉出身。

    人都是習慣於上車之後就將車門關上的。

    尤其是公交車。

    大家都是傾向於壟斷知識,壟斷科舉。

    他們肯定不樂意讓漢字識別更容易。

    所以繁體字一直沒有去除。

    雖然也有簡化字。

    但他們肯定覺得文字越難越好。

    甚至連個標點符號,他們都不樂意推廣。

    最後只弄出個句讀來。

    而且一直也沒有搞出現代標點符號。

    總之就是因爲大家沒有那個動力。

    而現在不一樣,現在他們有更大的目標。

    他們如果能夠成了神,誰還在乎這些凡間一點點壟斷,一點點利益。

    因此吏部尚書催促道:“仔細說說,那些傳教士是怎麼做的?”

    這時工部尚書道:“我們之前不是有反切法嗎?”

    “就是用兩個字,來切一個字,用前面那個字的聲母和後面那個字的韻母,去拼出一個字來。”

    “現在他們直接用羅馬字母來編造我們的聲母和韻母,進而拼寫現在文字。”

    隨後,三位尚書開始研究起來羅馬文字。

    這東西可比科舉難度低多了。

    實際上早期科學和形式邏輯難度並不高。

    比那些繞來繞去不確定的八股文容易得多。

    隨後他們個個大喜。

    因爲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推廣文字。

    “好了,文字這方面搞定了,我們還需要找一個藉口纔可以,畢竟名正言順,出師有名,東百的那些百姓和兩班大臣才容易接受兩邦合併。”吏部尚書說道。

    “藉口還不好找嗎?正好那些倭寇們不是屢次入侵嗎?”兵部尚書隨口就道。

    看來他早就關注類似的事了。

    “正好趁着倭寇入侵,我們可以先派人去挑撥倭寇,誘.惑倭寇入侵東白。”

    “到時候我們派大軍援助東百,再來個假途滅虢,直接就地將東百吞併。”

    “名義上就說是爲了他們好,防止以後再被倭寇折騰,相信那些底層百姓是不在乎的。我們只要降低些賦稅,讓他們比以前過得好一些。”

    “然後苦一苦兩班大臣,罵名就讓他們的國王背,這樣的話,不出二十年百姓就將他們忘記了。”兵部尚書得意洋洋道。

    “高,實在是高。”

    “大司馬就是大司馬,果然有古代縱橫家之風,談說之間,滅人一國。”工部尚書佩服道。

    “哈哈哈,說是這樣說,真要做起來可難。”

    “當然難了,不難的話,也不會輪到我們來做,我們去把那國滅了,相信肯定能封神成功。”吏部尚書鼓勵道。

    “嗯,爲了成神大業,自然不會畏懼這其中的難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