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慶榮華 >第六百二十八章、清算
    大殿上站着的這些人哪個不是人精,一聽皇上要宣太醫署的人,很快猜到皇上這是要清算了。

    能買通太醫署的太醫迫害皇子的肯定不是一般人,而對方的目的顯然也不單單隻爲迫害,而是針對朱恆背後的太子之位。

    他們清楚地記得,朱恆出事時先皇后剛薨沒多久,王皇后尚未進宮,宮裏一家獨大,故此,不用等審訊結果衆人也猜到幕後之人是誰了。

    只是大家素聞皇上和這位皇貴妃蒹葭情深,皇貴妃已寵冠後宮二十多年,兩任皇后均非其對手,可今日一看,貌似風向變了。

    只是不知,這次清算又要牽扯出多少人來,會不會有無辜之人跟着遭殃?

    說到無辜之人,有人很快想到了輔國公吳瑟,他女兒是安王妃,而安王就是皇貴妃的兒子朱悟。據悉,那些年皇上愛屋及烏,在這位安王身上花了不少心思,不僅自己用心栽培,還送他去太學,由着他在外面結交了不少世家子弟,且大多是世子世孫,爲此,他們一度揣度朱悟會是太子人選。

    幾年後,皇上再娶,重新立後,而這位王皇后也爭氣,進宮一年就誕下了龍子,衆人這才把目光移到這位新的嫡皇子身上。

    可後來的事實告訴他們,皇上並未因爲這位新嫡子誕生就對朱悟有所忽略,最明顯的例證就是朱悟的親事。

    嫡長子朱恆尚未訂親次子朱悟就先定下了輔國公吳家的嫡長女吳楚越,要說這吳楚越可真不是一般人,祖母是平陽大長公主,外祖父又是坐鎮東南一帶的楚親王,母親是景惠郡主,本家和外家都和皇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更別說,自家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功臣。

    因此,如今的輔國公吳家不比四公之首的鎮國公李家實力差,皇上選擇吳家的目的不言而喻。

    尤其是一年後,朱恆的親事宣告了,居然是農家女出身的小宮女曾榮,衆人猶記得皇上當朝宣佈此事時帶給他們的震撼。

    雖說曾榮的來歷和左相徐扶善家有那麼一點瓜葛,可這絲毫改變不了曾榮的出身,爲此,他們一度以爲皇上放棄了朱恆。

    正因爲此,衆人才對今日這一出大戲迷惑不已,同時也迫不及待想看看輔國公吳瑟的反應。

    吳瑟在朱恆進殿那一刻就料到會有人等着看他的熱鬧和笑話,故而,他早就平息了自己的情緒,彷彿老僧入定般漠視了這些窺探和打量的目光。

    衆人見從吳瑟這打探不到什麼,又轉向了徐扶善,昨日朱恆陪曾榮歸寧省親,肯定要去拜訪徐家的,徐扶善是內閣成員,又是皇上的寵臣,他肯定最清楚內情。

    徐扶善此時正大大方方地向朱恆問好,朱恆執晚輩禮迴應了對方。

    這倒有點意思了。

    一個是權傾朝野的左相,一個是炙手可熱的太子人選,偏他們中間還夾雜着一個微妙的二皇子妃,若說這兩人之間沒有一點不可言說的貓膩他們是不信的。

    等待的空檔並不長,因爲來之前,朱旭就已遣人去宣過召,劉院使等人已在門口候着,故太監宣召後,這幾人很快在太監的引領下進殿了。

    來之前,劉院使等人已猜到所爲何事,朱恆回宮的消息他們也有耳聞,也猜到這一關不好過。

    說實在的,早些年,他們沒少爲這事提心吊膽的,直到七八年前,太后和皇上認命了,不折騰了,他們才把懸着的心放了下來。

    哪知幾年後突然橫空冒出一個曾榮來,明明是一個不怎麼起眼的小宮女,卻偏偏入了太后的眼,也投了朱恆的緣,居然把自我封閉多年不見生人的朱恆帶到了外人面前,彼時,劉院使就有過不好的預感。

    於是,他去找皇貴妃討了主意,這纔有了後來的給先皇后做法除祟一說,還別說,那些天真把朱恆折騰慘了,當衆暈倒了。

    原本依着他的計劃,再折騰幾次,朱恆的腿肯定會徹底廢掉的,身子也會越來越垮掉,哪知後來朱恆不怎麼找他們問診吃藥了,而是一邊自己鍛鍊身子一邊用藥膳調理身子,偏偏這藥膳還不過他們手,人家自己定的。

    後來,他們才知這個定膳食單子的居然是藥典局的曾榮,更令人不安的是,曾榮居然跟着曾太醫學起了醫術,且學的還是鍼灸。

    從那之後,他們就有些坐不住了,可觀察一段時日後,發現皇上並沒有多餘的動靜,朱恆也極少出宮,即便出宮也是去街裏閒逛,並未去找什麼大夫。

    於是,他們又略略放心了些,因爲他們相信,即便曾榮學會了鍼灸,以她的這點修爲也是決計治不好朱恆的。

    真正令他們恐慌的是曾榮和朱恆成親後很快就出宮了,說是和錢家一起下江南了,且這一去就是兩年,傻子也能猜到這兩人在外面做什麼。

    沒辦法,他只能把謠言散佈出去,希望能借助王皇后和皇貴妃的勢力除掉那兩人,不成想這兩人命大,到底還是躲過去了。

    事到如今,劉院使想不認輸也不行,活生生的朱恆就站在他們面前,一句簡單的技不如人肯定搪塞不過去。

    他是太醫院的院使,醫術連一個普通的民間大夫都不如,誰信?

    更別說,朱恆的雙腿經過太醫院多少人的共同診治,還有他們從民間請來的名醫也有不少,這麼多人都沒能把朱恆的雙腿治好,朱恆出去兩年在外面隨便找個大夫就能站起來,傳了出去,太醫院的名聲只怕要蒙羞了,那塊匾額估計也要跟着跟着蒙塵了。

    可蒙羞也比丟命強吧?蒙羞的話或許還能有一絲活路,坦承的話只有死路一條。

    問題是這事牽扯到好幾位太醫,若他一個人死扛着,別人招供了,皇上一怒之下會不會誅了他的全族?

    可招供也有招供的風險,萬一皇上對皇貴妃還念有一絲舊情,他卻把皇貴妃當庭供了出來,豈不令皇上爲難?

    《慶榮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