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閹黨奸佞 >第39章 我要當錦衣衛
    遼東局勢潰爛,要真正能夠在一段時間內曾經整治遼東局勢的那個人現在還在京城。由於楊鎬還沒有被錦衣衛緹騎帶走,熊廷弼還在京城聽候調遣。

    按照原來的時空,楊鎬在爲薩爾滸之敗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又發生了開原鐵嶺失守之事,萬曆在震怒之下,派遣了錦衣衛緹騎把楊鎬鎖拿回京,並任熊廷弼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楊鎬爲遼東經略。

    可是在這個時空發生了重大變化,楊鎬雖然慘敗,但有高士信協助李如柏斬獲的兩百多顆後金兵首級,使得萬曆可以力排衆議,暫時擋住了朝中彈劾楊鎬的聲音。

    從客觀上來分析,楊鎬真的就那麼爛嗎?從萬曆二十五年到萬曆二十六年,大明抗倭援朝,在蔚山之戰中,明將陳寅接連打下了日軍的兩道柵欄,第三道眼看就要打下來了,楊鎬因爲李如梅還沒到,不想讓陳寅的功勞比李如梅大,所以就鳴金收兵。結果因爲未能趁勝追擊,明軍遭到日記的反撲,損失了兩萬多精銳。後楊鎬隱瞞軍情,只上報陣亡一百多人。因爲這件事楊鎬遭到了彈劾,但首輔趙志皋保住了楊鎬,萬曆皇帝只是罷免了楊鎬,讓他回家。後來抗倭援朝戰爭結束了,萬曆又重新起復了楊鎬。

    但薩爾滸之戰的鍋,還真不是楊鎬一個人背,抗倭援朝結束之後,明軍遼東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到了萬曆末年,良將死的死病的病,野豬皮興起。可是朝中控制糧草的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人,催着楊鎬出兵,結果才遭致薩爾滸慘敗。

    就當年遼東那種局面,哪怕是熊廷弼提前去了,也難以挽救遼東明軍潰爛,朝中文官又天天催着出兵的死局。

    熊廷弼雖說後來一度穩住遼東局面,但後來還不是在廣寧之站中敗了?後來熊廷弼都被傳首九邊。這遼東潰爛的局勢,確實很難挽救,關鍵是熊廷弼爲了整治遼東局勢,得罪了太多人,朝中的人都巴不得他死。

    高士信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什麼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都是狗屁!大明的問題其實出在內部啊!”

    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升官。

    可是一名武職再怎麼升官,永遠要被文官踩在腳下,哪怕是升到了正一品的提督,在一個小小的正七品文官面前還是擡不起頭。

    去考科舉,當文官?想到這裏,高士信搖了搖頭。雖然他是二十一世紀九八五的高材生,可是真的讓他考這大明的科舉,那可是一竅不通了,別說文言文書寫了,八股文的格式他就完全不懂,真上了考場,別說考秀才了,就連縣試都別想過!過了縣試,還要參加府試,過了府試之後才能參加院試,過了院試,纔是一名秀才。縣試第一,府試第一,院試第一的,稱爲小三元。

    成爲秀才之後,並不意味着你就能當官了,那只是邁進士紳集團的第一步。真正想要當官還要參加鄉試、貢試和殿試,考過了鄉試,成爲舉人,考試舉人之後地位就不一樣了,從理論上來講,舉人可以當官,可是舉人當了官的,都是從一名最低的九品官當起,能夠當到縣令,就已經是封頂了。

    所以說要想當上有影響力的大官,必須進京赴考,參加貢試和殿試,成爲進士之後,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外放當縣令,那是來錢最快的渠道,很快就能賺錢了,大明的一名縣令,隨便貪墨一點,一年幾千兩銀子不成問題。當得好了,當個幾年縣令,就升爲知府。當上了知府就更不用說了,有句話叫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這個清知府的清,可不是咱韃清的意思,而是清廉的知府的清。

    外派當縣令,來銀子是快啊,可是升官之路基本上到了知府這一級也就到頭了。中了進士之後想要當更大的官,那就需要自己家裏貼錢在翰林院供職,這纔是入閣之路。京城物價高昂,開銷極大,就翰林院的幾個補貼,自己都養不活,還要打點上面的官員,根本就不夠用,所以需要家裏有銀子供着。在翰林院混個幾年,以後出來外放當官,纔有機會當上巡撫、總督,直到當上閣老。

    這文官之路實在是太難了,就算高士信從現在開始惡補五年,去考個進士出來,充其量也就只能當個小縣令,封頂是知府;若是進入翰林院混幾年,再外放當官,等他能入閣了,這大明也玩球了。

    所以說,高士信直接否定了文官之路。

    怎麼辦呢?還是走自己擅長的武職之路吧。

    大明文貴武賤,走武職的道路再怎麼升官上去,哪怕升到了正一品提督,見到了文官照樣擡不起頭來。除非能夠升到有封爵的大將軍,那是不可能的,從朱棣以後到崇禎之前,明朝的皇帝對封爵可是摳門啊,要到崇禎末年,纔開始封一批因戰功而新封的勳爵。到了弘光、隆武和永曆三朝,勳爵是大規模封了,異姓王都封了不少,公侯更是遍地走。

    等等,崇禎末年?弘光、隆武、永曆三朝?到那時候才能和文官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文官,可是到那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所以說,武職想要能對抗文官集團,唯一的道路就是走錦衣衛這條路了。

    我要當錦衣衛!高士信在心裏惡狠狠的吼道,當上錦衣衛,要把遼東那些禍害局勢的文官武將一網打盡了,再換個人來治理!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傢伙,也要抓光他們!

    可是他腦子冷靜下來,轉念一想,錦衣衛這條路子似乎也不好走。雖然交結了許顯純,可是許顯純現在還只是一名小小的百戶,最多能把自己拉進去當一名錦衣衛校尉。就算是功勞再大,半途進入錦衣衛的,能給一名小旗就很不錯了。

    許顯純還要五年才能被魏忠賢提拔起來,想到這件事,一直把東林黨視爲正義之士的高士信只覺得心底一涼:難道我也要當一名爲人所不齒的閹黨了?

    閹黨就閹黨吧,大丈夫能屈能伸,看樣子,爲了解決這個危局,最有效的還是當閹黨。大不了到時候多保護一下東林黨的正直人士,譬如說楊漣、左光斗之類的就好了,也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對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位小兄弟現在怎麼樣了?若是他已經進宮了,或許過段時間回京之後,他也許可以幫上自己的忙。

    高士信的那位小兄弟張永,這時候正在紫禁城內拜見王安呢。

    “孩兒拜見老祖宗!”張永跪在王安面前,表現出一種十分順從的樣子。

    “猴崽子,快起來吧!”王安笑着做了個虛扶的手勢。

    “孩兒謝過老祖宗!”張永也順勢站了起來。

    “這小猴崽子看起來就機靈,化淳啊,咱家還真沒看錯你,找了那麼一個機靈的猴崽子來,咱家一看就喜歡,要收他當義子。”王安喜笑顏開看着垂手站在自己面前的張永。

    曹化淳笑道:“乾爹您能看上永娃子,是永娃子的福氣啊!永娃子,快拜見乾爹!”

    可是這時候張永的心裏卻拔涼拔涼的,他一點不覺得拜了王安當乾爹是福氣,反而覺得自己很快就要大難臨頭了。他知道王安最後落了一個什麼樣的下場,還不是被九千歲和客巴巴給弄死了?拜了他當乾爹,那就和曹化淳一樣,被髮配南京或者鳳陽,等信王上位了,自己才能再重出江湖。

    張永打心底就不喜歡信王,要不是信王登基之後一通騷操作猛如虎,大明還不至於那麼快玩完了。說起信王,這個人如果不是皇帝,而是知縣,那他肯定是個好知縣;最多,他能當一個好知府;哪怕讓他當一名布政使,或是巡撫,他都當不了一名好官。就這樣一個最多隻有知府之能的人,卻當了一名皇帝,這纔是悲哀。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