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仗劍武林行 >第六章 李牧典故鎮軍心 遼宋初戰雁門關
    匈奴軍認爲李牧膽怯,不肖一顧。即便是趙軍守邊將士,也瞧不起這位膽小怯懦的主將。後來此事被趙孝成王知道,認爲李牧有損趙國國威,勃然大怒責令召回,另派他將替之。

    豈料此將到了雁門郡,單反匈奴來犯,便調兵遣將,與之一戰。幾次都是大敗而歸,損失慘重。尤其因此邊境不安,百姓無法耕田放牧,整個趙國邊境岌岌可危。

    趙王無奈,只得又遣李牧出任雁門郡的主將。李牧向趙王請求:“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趙王只得答應。

    李牧回到雁門郡,依舊如前,日日犒賞,天天遊戲,閉門不戰。匈奴幾次來犯,皆無所獲,只道是這膽小將領又來了這套。

    誰料李牧卻在一面駐守,發展農牧業,恢復百姓生產。一面在遊戲之時,訓練了戰車一千三百輛,良馬一萬三千匹,善戰的士兵五萬人,優秀射手十萬人。並將這些車、馬、兵嚴格編隊,練就出一套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戰法。

    後來派百姓畜牧,誘匈奴入侵。又派小股軍隊佯敗於匈奴兵,丟棄下幾千名百姓和牛羊作誘餌讓匈奴俘虜。匈奴單于久無繳獲,如此大勝心下高興,準備大肆入侵,擄掠一番。

    豈料,李牧早已從烽火臺和探子中得到情報,在沿途設伏。..聯合軍隊兵從天降一般,直擊匈奴大軍。趙軍日日犒賞,早就各個立功心切,此一戰,皆是出盡全力奮勇殺敵。匈奴引以爲傲的騎兵在聯軍面前鋒芒全無,不堪一擊,一戰便全殲十萬匈奴騎兵。

    此後趁勝利之勢,收拾了趙北部匈奴屬國,滅襜襤、破東胡,收降林胡,迫使單于向遙遠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憂患。自此輝煌勝利的戰役以後,懾於趙軍之威,十餘年,匈奴兵不敢入趙地半步。爲趙國全力抗秦,解了後顧之憂。

    因此一戰,李牧成爲繼廉頗、趙奢之後趙國又一著名將領,聲名赫赫。也自此開啓了其未嘗一敗的傳奇人生。

    後來李牧被趙王遷所害,雁門關百姓念起救恩,在此建祠,吊念這位戰國第一名將。

    楊延昭將此事將於衆將,就是要他們稍安勿躁。自己雖非李牧這般名將,但也知雁門關險,以此爲守,消磨遼軍。雖然不是什麼絕技妙策,卻不失爲一個穩妥的笨法子。

    衆將士也知道其中利害,不敢再日日抱怨,指的養精蓄銳,待他日好奮勇殺敵。

    又是一日,八萬大軍已經駐紮完畢,耶律斜軫看宋軍依然如縮頭烏龜,避而不戰,心下也有了一番計較。閃舞..遼軍十萬人已經準備妥當,若是再如此耽擱下去,定然不是良策。當務之急,應該速速攻入雁門關,奪取代州,爲後續攻宋留下補給線路。久攻不下,待宋軍援軍趕來,必定腹背受敵,只能撤兵而回。

    可雁門關之險,若想攻下,絕非易事。當年祖上匈奴騎兵,掃蕩草原,難逢敵手。可就在楊門關前,屢戰屢敗,空手而歸。當年,這裏還只是雁門郡,都讓匈奴幾十萬大軍一籌莫展。如今設關在此,更是難於上青天。

    奈何蕭太后聽信主戰派一干衆臣所言,認爲大宋初敗,主將被召,士氣衰落。而且魏王趙廷美宮中叛變,宋廷定是亂成一片。正是入侵大宋,奪取雁門關,直逼太原的大好時機。本大戰之後,已收回失地,理應休養生息。可如今連夜發兵,要奪雁門關。

    若是奇兵天降,雁門關守備不住倒也罷了。誰料到楊延昭如此機警,早早在雁門關駐守,毫無敗軍乏盹的意思。更是先聲奪人,在雁門關前,大敗耶律奚低,還擒了兩員大將,軍威正盛,耶律斜軫怎能不氣。

    不過後面太后及朝中中辰催的緊,自己若是毫無建樹,回去也不好交代。硬着頭皮也只好先行攻打,試上一試。

    如今已經整頓妥當,所需攻城器械也都一應準備齊全。就帶明日大軍攻城,試試這位令公之子的能耐了。

    次日天明,耶律斜軫收拾十萬大軍於雁門關前。待一番激盪演講之後,軍心大振,攻城士兵躍躍欲試。只待攻入雁門關後,加官進爵,高官厚祿。一聲令下,大軍攻殺而來。

    攻城車、投石車、雲梯、箭樓、塔樓、衝車等等一應用上。一時間雁門關前,喊殺一片。遼軍手舉盾牌,頂着紛如雨下的箭矢,攻向城牆之下。不消片刻便已在雁門關城牆之外,堆起層層屍骸。

    守城之上,楊延昭率領宋將士浴血奮戰,毫不退讓。飛弩箭矢、滾木擂石、焦油瀝青也是毫不吝嗇。短兵相接之處,兩方將士跟是生死肉搏。

    王猿手持巨劍摔着一隊死士,於城牆之上,直接跳入敵方塔樓。在樓內橫衝直闖,兩百名契丹士兵或死或傷。一柄巨劍彷彿絞肉的機器,殺得遼軍塔樓不得不棄。王猿自下方一把火燒了塔樓,帶着人馬返回城牆之上。

    另一側白少羽也不甘示弱,手提純鈞寶劍跳下城牆。借寶劍之利,砍斷敵方雲梯幾十架,大批遼軍自雲梯跌下,宛如下餃子一般,死傷無數。遼軍上前狙擊,奈何盾牌都無法阻擋純鈞劍的鋒芒,皆被劈爲兩半。餘者望而生畏,不敢上前。

    趙承煦也借一身蠻力,在城牆之上與遼軍白刃相向。一柄宣花大斧,舞的虎虎生威,遼人剛上城樓,便被劈的缺肩少臂,倒也是威風八面。

    合着金鼓連天之聲,伴着怒吼悽慘之鳴,一片悲壯場面。

    宋軍憑藉雁門關險,城高牆固,連續抵擋了大遼十餘次衝擊。下方耶律斜軫也是看的真切,終於大手一揮道:“鳴金收兵”

    霎時間,遼軍如潮水般退去,空餘下遍地死屍。關內宋軍大喜,歡呼雀躍。楊延昭也累的癱在地上,深處一口氣。初任主將,便迎戰敵方十萬大軍,對於一位年僅二十單二的楊延昭來說,確實是一場硬仗。

    卻聽守軍之中,突然一人高呼:“楊將軍神武雁門關永立”於是軍中衆人附合,齊聲高呼。頓時喊聲震天,直入九霄,宋軍氣勢如虹。一位原是潘美手下大將,向楊延昭遞來一面“宋”旗,道:“將軍,這是您贏得的榮譽”

    楊延昭微微一笑,勉強支起身軀,高舉宋字大旗,大喝一聲:“大宋萬歲”

    四處將士齊聲高呼,“萬歲萬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