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逆天好運公子白 >第148章 流民
    不管什麼時代,遇到戰亂,最受苦的總是平頭老百姓。

    尤其這個世界還未脫離奴隸制,還有比平頭老百姓更低等的奴隸存在。

    奴隸沒有恆產,戰亂來時,他們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才能活下去,但凡主家不仁,遇到危險就讓他們去當炮灰,僥倖活下來的那些大多會選擇叛逃,爲此甚至淪爲野人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野人與那種犯了事,不得不逃到深山大澤中苟且偷生的不同,他們大多擁有一技之長,很容易得到其他世家收留。

    若是平時,收留別人家的逃奴,是件很容易引發矛盾的事,可現在,一來有戰亂髮生,二來逃奴大多從北地而來,他們從夏天走到秋冬,早已背井離鄉好幾千裏,就算他們新投了主子,原來的主家也鞭長莫及。

    再者,除了那種特別出挑,讓主子記憶深刻的奴隸,過段時間,誰還能記得他們呢?

    說起來,都說貴人多忘事,在白景源看來,也不能完全怪貴人。

    每個人的腦子就那麼大,時間也只有那麼多,誰不是習慣性的屏蔽與自己不相干的事呢?

    微不足道的奴隸,不值得他們記在心裏。

    白景源現在所在的山莊外,從初秋時節,就開始有流民到來。

    這些流民有的是平民,有的是逃奴,說是路過陽城的時候遭到了驅趕,又聽說仁慈的公子白暫住在此,就滿懷期待的來了。

    剛開始人不多,白景源聽說了,雖知這是陽城的人在藉機爲難,還是想留下他們。

    這個時代生產力不發達,人口就是最大的生產力,像這樣給口飯喫就能替你幹活的存在,若是落到他爺爺手頭,他爺爺怕是睡着了都能笑醒,這裏的人卻不珍惜,反而踢皮球一般,你踢給我,我踢給你,白景源光是在山崗上遠遠的看着,就心疼得很。

    但任沂不同意,說現在情況特殊,不可以放陌生人到山莊裏來,白景源可憐那些人,又覺得任沂講得有道理,就讓隸臣搬了陶鼎在山腳下煮粥分給他們。

    他們也不求喫多好,一人一碗稀粥,能活命就感激涕零。

    白景源算了算,花費真的不大。

    說不定他一身衣服,就夠好幾千的流民喫上一倆月,只要糧食足夠,完全沒必要趕人走。

    大紀雖然在楚國以北,冬天卻比楚國暖和許多,他在計劃着幫他們度過這個冬天,等到春天裏養出感情了,就哄他們跟他回楚國去。

    這時代地廣人稀,實行的是廣種薄收,此次前來大紀朝見,一路上白景源觀察的很仔細,楚國境內肥沃的曠野到處都是,隨便找片地方就能安排下去。

    這世道眼看着就要亂起來了,不論是搞生產還是養兵,都需要人口。

    以前在家的時候,長輩們經常討論招工難,想招到任勞任怨幹活,還不會嫌棄工資少的,就更難了,白景源耳聞目染,現在活學活用不要太容易。

    在這個時代,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期間要經歷多少道坎,實在難以想象,這些人制陶的、蓋屋的、裁衣造履的,什麼都有,還有不少還是拖家帶口的,犯罪風險很低。

    只要能把他們弄會楚國,隨便找個空曠的地方放下來,粗茶淡飯的養上一兩年,他們就能自己建個城出來,他只需坐等,就能收穫一個對他感激涕零的城!

    這些流民對陽城人來講,可能代表着禍患,對白景源來講,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不收了就會良心難安那種!

    他的計策得到了臣子們的認同,之後張元主動請纓總攬此事,其他人閒得無聊也跟着幫忙,有他們在,完全不用他操心。

    哪知後來隨着紀帝的伐燕王令發出,從北地來的流民越來越多,哪怕經過了無數次分流,山腳下還是留存了好大一羣。

    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但凡有人挑撥,或者裏面藏匿了刺客,對白景源來講,都不是什麼好事。

    負責安保的任沂忍無可忍,就要派兵驅趕。

    白景源卻想了個辦法,讓軍隊護送煮粥的人,每天都把陶鼎往南挪個二三十里路,那些流民爲了活命,就會跟着煮粥的隊伍走。

    就跟坐驢的時候拴根胡蘿蔔似的,不知不覺,這些人就會被他送到楚國去。

    從陽城到楚國,走官道的話,是很近的,楚國最精銳的信使,騎着馬具齊全的良駒,清晨出發,傍晚就能抵達營城,這些流民喫不飽穿不暖,不可能那麼快,可他們就算光腳走,也最多就是十來天的事。

    衆人聚在一起商議許久,最終同意了這個辦法,這邊派了一千騎兵護送,那邊又讓共叔魚派兵來迎,共叔魚欣然答應,甚至還派來了牛車,讓那些老幼婦孺坐車走,引得他們的家人感激涕零,當下就想投到共叔魚門下。

    共叔魚自是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惹大侄子不快。

    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和後殳一樣,都是個狂熱的家族至上者,他不可能爲了一己私利,就損害整個家族的利益。

    北邊打仗,還沒有真的大打出手,各國死掉的人就不在少數了,他們楚國往年遇到這種事,只能看熱鬧,今年卻趁機發了戰爭財,真是!以前想都沒往這方面想過。

    叔魚拍着膝蓋悔得不行,總覺得自己這十多年,錯過了十幾億。

    白景源在處理流民這件事上所展露出的“雁過拔毛”精神,深得叔魚讚賞,他希望這個大侄子可以把這種精神保持下去。

    在他看來,只有這樣的王,才能帶領楚國走向繁榮富強。

    所以,爲了讓大侄子更有成就感,他又偷偷去別的地方搜刮了好幾萬流民,和這羣人一起送到了楚國腹地,選了一處富饒之地建城,城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白城。

    待到大侄子繼位的時候,想來這座城就會初具規模,到時候獻上去,再合適不過!

    楚國地廣人稀,城與城之間,荒野太多了,理論上來講,那些地,都屬於大王,共叔魚這麼做,一點毛病都沒有。

    楚國在這歡歡喜喜的建城,北地諸國鼻子都快氣歪了!

    病榻上的紀帝半月之中,就先後收到了金趙燕魯四國的抗議國書,說楚國發戰爭財,趁機掠奪他國子民,紀帝必須主持公道。

    紀帝沒什麼精神,派了臣子去山莊,想要問罪公子白,公子白卻在謀臣們的出謀劃策下,一邊哭一邊坐在山石上罵,說紀帝想害死他這個楚國唯一的繼承人,故意把流民趕過來,他好不容易纔將流民驅散,給大夥兒解決了麻煩,沒想到還要背鍋,真的好委屈啊!

    紀帝心虛氣短,只得認慫。

    北邊幾個國家自是對這個結果不滿意,非要鬧着讓楚國交人,白景源卻一口咬定不知他們去向,說早就攆走了。

    兩邊的嘴仗一直打到開春,吵得熱鬧,卻是誰都不動真格。

    紀帝當了一個冬天的夾心餅乾,心力交瘁,還沒等到夏日來臨,就在一個暮春的雨夜,徹底閉上了雙眼。

    《逆天好運公子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