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只選對的 >第342章 你到底值多少錢?
    “畢竟乾的早,家大業大經得起折騰。”

    “人家阿里、京東、網易在港股二次上市更多是擔心中美之間貿易爭端的影響,提前找個避風港。”

    “但老姚想私有化更類似於聚美優品、360、分衆傳媒……”

    “總是感覺自己被低估了?”

    沈鋒差點沒吐了,你丫的瘋了吧?

    說白了就是一個倒賣信息的二道販子,甚至還不如瑞幸,畢竟人家門店擺在那裏,請國內消費者真金白銀喝過兩年咖啡……

    你呢?

    股價這個東西彷彿已經變成玄學?

    爲什麼招商銀行的PB比其他銀行高那麼多。

    原因很簡單,因爲人家的資產質量好, ROE長期水平高出很多,所以投資者認!

    工商銀行的兩倍……興業銀行的兩倍多……平安銀行的1.5倍……

    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品牌衣服成本100,有三種定價方式:

    定價300元,可以賣10萬件,利潤2000萬

    定價200元,可以賣50萬件,利潤5000萬

    定價130元,可以賣100萬件,利潤3000萬

    傻子都知道應該定價中間的200元吧?

    一般商品定價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接近於市場目標消費者的中位數,這是大部分商品的定價模式。但必須有一個前提——即產量提升空間很高。

    反觀藝術品拍賣市場,定價方式就完全不同,所有商品只有一件,定價取決於出價最高的那個人。

    一個不出名的畫家,之前成交記錄差不多一萬,所以價格很快就拍到1萬,接下來的定價就是一門玄學:

    首先有一個收藏家,覺得這個風格很有潛力,出價1.3萬;

    然後一位投資者,發現短短一年升值30%,就出價1.5萬;

    或者這位畫家是我的朋友,我欠他一個人情,就出價3萬;

    最後遇見一個富豪,覺得畫上的人很像初戀女友,最後喊道10萬。

    拍賣場100人可能只有50個人覺得它最高值1萬,10個人覺得最高值1.5萬,只有一個人覺得值10萬,結果畫家的身份到10萬!

    找誰說理去?

    所以說一種商品,供應與需求總量越大,它的市場定價越接近市場心理價位的中位數。供應與需求總量越小,它的市場定價越偏離這個中位數。

    但供求與價格的量價關係的彈性,遠大於我們的想象。

    供應量彈性假設:畫家畫了兩幅一模一樣的畫來拍賣,那麼最後的拍賣價是多少呢?就是我出的3萬,因爲富豪只需要一張畫,不需求跟我搶,最後就是3萬。

    需求量彈性假設:由於天氣原因,原定來場的100個人,只能到場50個人,很大概率我和那個富翁中有一個人不能到場,那麼最後的定價也是3萬。

    但股價呢?

    首先看需求,也就是買盤的變化。一支股票表面上看,所有人都可以買,但實際上大部分投資者在新買入一支股票之前,通常有個關注的過程。

    就像只有到場的拍賣者纔有資格拍賣一樣,只有關注一家公司的人才會買入,所以股票的需求跟關注度的關係是最直接的。

    關注度會帶來的溢價,最典型例子是“打板”,一隻股票一旦被封上漲停,必然吸引更多的關注者,就算轉化率不變,也會帶來更多的買盤,讓漲停板封得更死。

    本質上炒的還是關注度,無論是最早封板股、最多連板、多重題材股、接力板、換手板,都是爲提升關注度。

    如果你還是龍頭……

    那就更牛逼了。

    因爲每個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峯,你知道世界第二高峯是哪個?

    一個行業的龍頭曝光量可能是龍二的十倍,是腰部企業的一百倍!

    但龍頭的規模可能只有龍二的兩倍,腰部企業的10倍。

    現在知道爲什麼所有人都拼了命想搶所謂的IPO第一股了吧?

    百萬贏家上市快兩年,在沈鋒眼裏只有三種投資者:第一長線持股者,看好公司的長線價值,除非公司經營出現根本性惡化,否則不管漲多高跌多深,就是不賣。

    死忠粉佔比多了,就會減少該股的供應量,長線持股自動鎖籌形成的趨勢是長期的、緩慢的,造成股價大漲小回。

    這種穩健又強化投資者的持股行爲,簡稱良性循環。

    比如茅臺。

    第二是估值判斷者,有條件的看好公司的長線價值,這條件就是估值上限,如果漲得太多,就會漸漸賣出,當然如果下跌到一定程度,也會繼續加倉。

    這種人多了,供應量就會在上漲過程中變大,下跌中變小。二線績優股,大多是這類投資者佔比高。

    第三種叫趨勢交易者,上漲時持有甚至加碼買入,跌破某一個價位就止損。

    跟上一類完全相反,這些王八蛋會讓股票的供應量在上漲過程中變小,下跌中變大,莊家最巴不得死的一羣人。

    當然更多是渾渾噩噩不知道爲什麼買爲什麼賣的韭菜們,被洗的欲仙欲死……追漲殺跌……賠的不亦樂乎……

    “這個鷗翎投資很有意思。”李南君拿出資料遞給老闆,介紹道:“成立四年專注於旅遊生活類投資,一向很低調,披露的信息並不多。”

    沈鋒看見一個名字,瞬間豁然開朗……

    梁建章!

    攜程想要幹什麼?

    這種事還要找大光頭八卦八卦,兩個領域龍頭眉來眼去,就算自己不是競爭對手,也必須重點關注。

    信息差沒錯,互聯網最大價值就在於此。

    但58最大的威脅是隻做信息驅動,沒有深入介入,從而形成閉環。

    淘寶沒有支付寶之前只是一個信息平臺,與58本質一模一樣,並沒有解決消費者對網購的信任問題。

    支付寶一出,徹底解決信心不足的問題,形成平臺+支付的閉環,大殺四方。

    人家京東則藉助物流完善體驗,構建平臺+物流的護城河,多年媳婦熬成婆。

    百萬贏家也一樣,廣告起家,現在深度挖掘職業技能培訓大藍海,把知識形成消費閉環,這才能成爲黑馬,否則誰信你的鬼?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