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關平當老大 >第一百七十二章勢力大增
    在場有七個山民首領,或首領派來的代表。

    其中三個是漢人山民部族,四個是巴人,夷人山民部族。

    他們聞得馬良給出的豐厚條件,大部分人都是一陣激動。但是身爲一部首領,或首領代表,一般都是穩重的人。

    所以這些山民首領們雖然一陣激動,但卻沒有立刻冒然答應下來。

    陳舟猶豫了一下,第一個站了出來。對馬良說道:“這件事情茲事體大,不是說辦就辦的,還請馬長史給我一些時間考慮一下。”

    “陳舟說的沒錯,這件事情關乎部中所有人的未來,需要慎重考慮。”另一位漢人山民首領趙非也緊跟着說道。

    最後一名漢人部族首領宋廣,也緊隨附和。

    其餘巴人,夷人首領或代表也是點頭不已。

    馬良對此早有心理準備,若是這幫首領能夠一口答應,那纔是咄咄怪事呢。

    “這是當然。不過各位大帥可要儘快給出答覆,因爲春耕將至,而遷徙民衆下山,也需要時間。若是太遲,便只能明年下山了。”

    馬良說道。

    這是陽謀,逼迫山民們做決定的陽謀。

    山民下山需要時間,而郡中已經規劃好了荒田來安置山民。但如果遲疑個十幾天,就可能趕不上春耕了。

    那就只能在山上再種一年山地了。

    “好。”首領們都是答應了一聲,然後漢人與漢人聚在一起,巴人與夷人聚在一起,躲在一邊竊竊私語。

    陳舟,趙非,宋廣,以及他們帶來的隨從人員聚集在一起商議。

    “官府誠意很大啊。但是我們這些人既然被鄉人推舉出來做首領,也不能爲了貪財,而送了鄉人前途。宋廣。你部是與山外接觸最密切的族羣,可知道這新的房陵郡守是個什麼人?”

    陳舟問宋廣道。

    宋廣不像是山民,反而像是一個文人。而事實上宋廣確實能讀書識字,乃是山裏的文化人,在部中很有威信。

    正如陳舟所說,宋廣的部衆與外人接觸最頻繁,宋廣是他們之中最見多識廣的。

    “就像馬長史說的一樣,現在天下大亂,打仗打的亂成一團。什麼地方都需要人口。我看這房陵郡招募我們下山,開出如此優厚的條件。恐怕也有意圖,要從我們之中招募精壯,充作士卒啊。”

    宋廣嘆了一口氣道。

    “這倒是無所謂。只要入了官府的戶籍,便要服徭役,充作士卒。只要有喫有喝,能全家喫飽喝足,那便是當兵又有什麼???我們住在山上,糧食絕收的時候,得餓死多少人?入山打獵消失的無影無蹤的人又有多少?再說,平常生個病死了的人,也多的是。只要自己喫得飽,家裏邊有田也喫得飽,打仗死又算得了什麼?現在關鍵的是,這房陵郡守可靠不可靠?”

    趙非不以爲然道。

    陳舟也是這麼個意思,也看向宋廣。山民們的艱難,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現在天下打的一團糟。這位新的房陵郡守乃是漢壽侯關羽之子關平,漢壽侯待民衆不錯,能養士卒,驍勇善戰。而關平初入房陵,官聲目前還不俗,吸引了不少房陵郡一帶山中的山民下山投奔他。應該是可信的。”

    宋廣沉吟了一下,才說道。

    “那便行了。就給他種田,給他納糧,給他當兵。只要他能養活我們,養活我們的部羣。”

    趙非立即說道。

    “好。”陳舟也說道。

    三人是最快商量完畢的,便一起轉身前去見仍在不遠處立着的馬良。

    “馬長史,太守大人厚恩,我們願意率領山民投奔。”三人來到馬良面前,齊齊對馬良躬身行禮。

    “三位絕不會爲今日之決斷而後悔。”馬良露出欣喜之色,大喜過望的扶起了陳舟,趙非,宋廣三人,十分誠懇說道。

    隨即,三人便帶着隨從告辭而去,返回山中,操持遷徙事宜。現在距離春耕已經很近了,時間緊迫啊。

    而馬良也給了三人親筆書信一封,等三人前往曲縣的時候,可以受到官府的照料。

    送走了這三個漢人部族的山民首領之後,馬良擡眼看向了四個巴,夷人首領,十分期待。

    不久後,有一位巴人首領先來到馬良的身前,說道:“馬長史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部久在山中,實在是不樂下山。”

    這巴人首領叫馬濤(音譯)。

    馬良也不意外,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關乎族羣生死的決定。在打仗的時候,有人選擇死戰,有人選擇逃跑。

    不管這些首領做什麼選擇,馬良都不意外。

    如果大巴山上的山民都下山,馬良當然會很高興,但那時不可能的。如果能有七八成的山民下山,馬良就已經很高興了。

    所以馬良面帶笑容接受了這一番話,甚至在這馬濤離開之前,馬良親自拿過了一件犁遞給了馬濤說道:“這犁目前房陵也是緊缺,賣是不可能賣的。但是這件犁其實不難打造,你族中也應該有鐵匠木匠,拆開鑽研一下,總能仿製出來。”

    “多謝。”馬濤拜謝一聲,抱着犁離去了。

    馬濤走了,馬良便擡頭看向了剩下三個首領,信心很足。因爲既然離開的先走了,那麼剩下的就是要下山的了。

    果然,那三個首領也來到了馬良身前,齊齊對馬良躬身行禮,然後其中一首領說道:“馬長史。太守大人厚愛,我們十分心動。只是漢巴到底不同,我們很憂心下山之後,會受到部分漢人欺辱。”

    “這件事情你大可放心。下山之後,巴漢不雜居。漢人村落便是漢人村落,巴人村落便是巴人村落。官府只負責收取稅收,調遣徭役,不負責管理。”馬良承諾道。

    這件事情馬良早有考慮。

    畢竟是不同民族,巴漢雜居,肯定是會鬧出矛盾的。不如分開。

    “這我們便放心了。我們願意下山。”這位首領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躬身行禮道。

    “好。”馬良日常很爽朗,遇事則頗有城府,此刻卻是笑容滿面,喜上眉梢,重重點頭。

    痛快。

    七部山民,有六部願意下山。若是消息傳開,那些小山民村落,或許也能下來。這大巴山上的山民,定能席捲個六七成。

    一舉增加了人口。

    痛快。

    之後這三個首領也告辭離開了。馬良也帶着人回去了鐵杵山軍寨內,與張苞一起來到大寨內小酌。

    馬良的臉上仍然是充滿了笑意,但是張苞喝了一口酒之後,卻憤然一拍案几,憤然道:“馬長史。那馬濤竟然不從,我實在忍耐不住。不如我率兵將之截殺,然後縱兵上山。劫持了其部男女下山。”

    馬良聞言笑着制止道:“張司馬稍安勿躁,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用武力解決的。”

    張苞雖然憨直,卻不傻。聞出弦外之音,喜色道:“馬長史有良策。”

    “用德。”馬良笑着舉杯飲了一口,然後才說道。

    “什麼意思?!!!!”張苞一臉懵逼,根本不懂。

    “張司馬以爲太守爲官如何?”馬良反而問道。

    “我家兄弟,自然是明府(英明神武)。”張苞毫不猶豫的維護老弟道。

    “郡中長史,功曹,主簿如何?”馬良又問道。

    “好官。”張苞毫不猶豫道。張苞可不傻。

    “既然如此,那便是德了。”馬良笑呵呵說道。

    “到底是什麼意思?!!!”張苞有點不滿意了,瞪着馬良。

    馬良笑着起身說道:“楊武(關平)明府,我等雖中才之人,但也能盡力。撫百姓,行仁政。數年之間,百姓必將富裕。百姓也必然樂戴楊武。而山民在山上繁衍,會一直貧窮。到時山民見山下百姓如此富裕,自己如此貧窮。如何不攜老扶幼下山投奔?這便是用德。德之所至,民心所向。”

    “不需一兵一卒,一矛一劍,便可大收房陵之人心,然後縱橫天下。”

    德化!

    有很多種說法。

    馬良的做法,便也是德化的一種。先將自己強盛起來,吸引弱小的人過來投奔。

    這是陽謀。

    可比什麼張苞這臭小子去深山用兵,然後打上許久,死傷無數,才劫掠男女下山的辦法可要高明許多倍。

    這便是文化人與憨憨的區別了。

    張苞瞠目結舌的看着馬良,只覺得這幫文官的腦子有問題。怎麼同樣的一個腦袋兩隻眼,就比我聰明這麼多?

    不服氣啊。

    我張苞不服氣。

    接下來的時間,馬良與張苞一直在鐵杵山上工作,看着一支支龐大的隊伍,從鐵杵山下山道上行過,前往曲縣。

    而正如馬良所預料到的一樣,隨着這六部山民選擇遷徙,其餘小族羣,小村落也驚動,隨之下山。

    人衆之多,可喜可賀。

    這幫山民其實一點也不窮。

    農民最需要的東西是牛,田,高級生產工具。後兩者關平的官府可以提供給山民,而這幫山民帶下來了爲數衆多的耕牛。

    山裏的田不好種,產量低,開墾麻煩。沒有耕牛的幫助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雖然這幫山民自己很窮,但養的牛卻非常肥壯有力。

    所以真的是一點都不窮。

    關平的房陵,實力大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