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抗日之我爲戰神 >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
    想到這些年教育上的投入和非議,楊震有些感慨的道:“我們以全國一隅之地,爲我們這個國家培養了現在七成多的理工科大學生。整個理工科的大學生,包括本科和專科在內,是關內大學現有學生數量的十幾倍。人家多大的地盤,多少的人口,我們纔多大的面積?”

    “這每年財政收入有限的情況之下,東北人民政府從未沒有拖欠過一分錢的教育經費。可以說東北現在是勒緊褲腰帶,爲全國在培養人才。我們現在做這麼多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我們今天的所遭受的,永遠不會在我們下一代身上再出現嗎?”

    “政府做了這麼多,做到了中國幾千年來沒有人能夠做到的地步。現在只是讓一部分的學生,暫時放棄他們喜歡的東西。用自己的知識,爲這個國家發展做出一些貢獻,這我認爲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有收穫就必然要有犧牲,既然他們處在這個時代,那麼這個犧牲對於他們來說別無選擇。”

    看着面前侃侃而談的楊震,這個男人卻是始終搞不明白,眼前的這個年輕軍人,究竟是什麼身份。楊震此時身上只穿了一身軍便裝,沒有攜帶軍銜等標誌。讓他實在摸不清楚,這個對整個東北政府政策掌握這麼透徹的人,究竟是做什麼的。

    並不清楚楊震真正身份的他,不知道眼下整個東北解放區的所有教育政策、法規,從九年義務教育制的推行,到高中畢業生的計劃統籌分配。從各個綜合大學與專科學院建立,到財政投入的比例。都是眼前這個比他年長不了幾歲的軍人,一手製定並強力推行的。

    在保證教育經費投入這一點上,是楊震的逆鱗所在,至少在東北沒有人敢去觸碰。就算每年都在上漲教育經費和支出,給東北解放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在教育投入上也沒有缺少過一分錢。

    這些東西如果此刻站在他面前的,這個推行人還不清楚的話。恐怕也沒人能夠解釋清楚,東北在教育投入上如此巨大,還採取如此一個在所有人看起來,都有些荒誕不經,甚至是有些不近人情的計劃上學方式的原因。

    當他帶着疑惑問起楊震身份的時候,楊震笑了笑道:“我具體是做什麼的,你不久之後會知道的。現在暫時還不方便告訴你,要是什麼都知道了,咱們可就不會談的這麼輕鬆了。有些事情知道的太多了,只能讓我們失去了原本想要的本意了。”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還是會有機會在見面的,也許還有機會在一起工作。到那個時候,你會清楚我究竟是什麼人的。至於現在,我就是你在這漫漫旅途之中,無意之中結識的一個新朋友。”

    雖說楊震沒有告知他自己的真正身份,不過這個人倒也是豁達的人,楊震這麼一說也就閉口不問。一路上兩個人談笑風生,倒是談的熱烈的緊。直到火車抵達哈爾濱城西一個小站,兩個人才結束談話。

    考慮到上車時候發生的風波,楊震還是決定不在哈爾濱車站下車。到時候又是搞的雞犬不寧,恐怕很多人要指着自己背影罵孃的。搞不好看到自己這張還算年輕的臉,以爲又是那個官二代在這裏擺譜,這是會影響到民心走向的。

    所以火車快要抵達哈爾濱的時候,他讓人給軍區司令部發電報,讓他們到城西的一個小站來接自己。至於攜帶的通訊車等需要卸載的裝備,等火車進入終點站,旅客全部下車之後,在轉到哈爾濱車站貨場卸車。

    當楊震乘坐的列車,抵達他指定的那個實際上已經廢棄小站時,袁芷若已經帶着人等在那裏。下了火車之後楊震也沒有耽擱,立即讓人安排一部吉普車,將這對自己半路上結識的夫妻,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

    看着這夫妻乘坐的吉普車自己離去的背影,楊震轉過頭來對身邊的參謀道:“告訴政治部派人去《解放日報》查一下這個人,如果政審上沒有什麼問題,調到軍區司令部工作。告訴他們,這個人是我要的。”

    楊震的話音落下,一路上看着一號與這個人聊的風生水起的參謀,會意的將這件事情記下。在返回軍區司令部後,立即向政治部做了彙報。知道是楊震親點的人選,政治部的動作也很快。會同社會部和軍區保衛部,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這個人內查外調一個一清二楚。

    當一個月後這位還不知道列車上的一次談話,就此改變了自己命運的人,接到抗聯總司令部的調令。在百般抗議無效的情況之下,只能穿上軍裝來到軍區司令部報道。完成三個月的學習和保密訓練,接手楊震祕書工作的時候,才發現當時與自己談話的那個年輕人真正的身份。

    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楊震究竟是誰的這位老兄,雖說被嚇了一大跳,但總算心裏素質過硬。他這才知道剛剛在報社工作上手,與軍隊從來沒有過任何交集的自己,怎麼會莫名其妙的接到調令穿上了軍裝,還是不許討價還價的調令。

    好在這位老兄也是豁達之人,雖說對自己莫名其妙,被強迫穿上了軍裝很是不滿意。但發現自己服務的對象是自己相當欽佩,但以爲已經無緣再見面的人之後倒也愉快的上任。只不過被改變了生活的人,可不單單是他一個。

    身爲楊震的祕書,也是楊震身邊最親近,而且掌握大量核心祕密的人之一,這安全性和保密性也一樣受到相當的重視。他的妻子自然也不用在找工作,被直接安排進了軍區子弟中學,家也搬進了軍區司令部的宿舍。

    這位曾經擔任過教師、編輯,名字叫做劉洪波前通遼師道學校的教師,自此開始了與楊震長達十餘年的配合。成爲自袁芷若調離後,楊震歷任祕書之中最滿意的一個。直到五十年代,如果不是擔心比自己僅小五歲的他,在自己身邊工作十多年,這年齡也不小了。在繼續待下去前途會受到影響,楊震還不捨得放他走人。

    這一次雖說搞的有些疲勞了一些,但不僅就東北戰場,在下一步的戰略走向,有了一個明確的思路,以及有了一個決心。還路上不經意之間,爲自己撿了一個合格祕書,這倒是出乎楊震的意料。

    不過返回哈爾濱後的生活,也正像是楊震當初預料的一樣。在返回東北之後繁重的工作,讓他根本就沉不下心來考慮問題。他這邊剛一返回軍區司令部,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辦公桌上已經就堆滿了請示、報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