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尋情仙使 >第六百七十二章 輿論動員
    寧致遠早就知道,李清明是個狂人,是個瘋子,不過自從李清明出任軍役部長以來,他一直沒有什麼體會——沒覺得有多瘋啊。

    現在他必須承認,這廝還真是瘋子,這種計劃,誰想得出來?

    寧御馬搖搖頭,很乾脆地拒絕,“不管你的理由有多充分,我只知道,你負不起這個責任,國內大亂,你還要挑起國戰,這是動搖社稷根本……你願意瘋隨便你,我不陪你玩。”

    “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危險,”李清明不滿意地一皺眉頭,“柔然人的戰爭準備,是要一個過程的,他若倉促發起攻擊,北地的遊俠兒蜂擁而至,就足夠他們喝兩壺的。”

    寧致遠哪裏肯聽他忽悠?“是,北地不乏遊俠兒,這個我承認,但是柔然人沉下心來,耐心召集部衆,過幾個月之後大舉發動……遊俠兒擋得住嗎?”

    李清明一揮手,斬釘截鐵地發話,“他們敢着手召集的話,咱們就號召遊俠兒,先主動攻入柔然,將戰火燃燒到他們的國土上,摧毀他們的戰爭潛力……以爲蔑視中土者戒!”

    他是真的不把柔然人放在眼裏,竟然指望遊俠兒能在柔然國土上建功立業。

    不過此事也不是沒有先例的,柔然國是鬆散的部落聯盟,昔年中土國兩大隱世家族,曾經因爲家族子弟被殺,聯手攻入柔然,區區的兩個家族,就將柔然打得潰不成軍。

    其中一個家族,現在還存於世上,就是隴右丁家。

    不過那時能打出那種戰績,是有那時的原因,這種戰績也不太好複製。

    寧致遠繼續搖頭,“我昧於軍事,對這些不懂,李部長的高深理論,還是交給內閣探討吧。”

    這是推脫之辭,突然心裏想的是:勞資再不懂軍事,也知道不能這麼冒險!

    李清明鬱悶地嘆口氣,不再說話。

    李永生卻是有點好奇,“李部長,你憑什麼認爲,能引得柔然人敢大舉越境,進攻馬場?用你的話來說,他們可是沒打算付出多少代價。”

    “這很簡單啊,”李清明一攤雙手,“邊境上狠狠打上兩次,柔然人心眼小,他們肯定要憋着勁兒找回場子……到時候馬場和邊軍再假裝起一點小衝突,內鬥一下,不怕柔然人不上當。”

    李永生和寧致遠齊齊無話——這李清明不光是瘋子,還是個陰險的瘋子,圈套設計得還真不錯。

    寧致遠再次出聲發話,“如果柔然人不上當呢?”

    李清明頓一頓,依舊是很乾脆地回答,“那就繼續刺激他們。”

    “我覺得有點不對,”寧致遠搖搖頭,狐疑地看着對方,“這裏面變數實在太多了,奇怪,說起打柔然人來,你怎麼這麼……放得開?”

    李清明嘿然不語,臉上帶着明顯的落寞之色,半天才哼一聲,“打國戰,我當然不怕冒險……遊俠兒們也不怕冒險。”

    有些話,他不合適多說,但是毫無疑問,李部長對打內戰,也沒多大興趣。

    軍役部裏,熱衷打內戰的並不算很多,趙家的事情,關大家屁事,死的都是中土人。

    只有那些希望建功立業的少壯軍人,有興趣狠狠打一場,然後一舉成名——比如說赭石關的守將,就是這種人,他提前就將赭石關修建得固若金湯。

    可惜的是,守將在退出赭石關的時候,被潛伏的襄王府死士幹掉了。

    就連博靈軍役使王志雲,初開始也沒什麼建功立業的想法,他想的就是完成自己的職責——我守土有責,多要點戰馬,可以保境安民。

    王軍役使被李永生說動,打算南下三湘,也不僅僅是圖了戰績。

    戰績是一方面,與此同時,他也不忍心看中土國生靈塗炭。

    這真不是唱高調,王軍役使之前在安置流民問題上,就非常同情流民。

    當然,若是能在挽救黎庶的同時,自家也能成爲一代名將,那就更好不過了。

    李永生也感受到了李清明的不甘,“原來李部長的志向,不在平息內亂。”

    “你這是什麼話?”李清明聽得一瞪眼,“天家簡拔我於羸弱中,也是認可我昔日的一點虛名,我怎麼敢不效死?”

    “呵呵,”李永生不屑地一笑,心說你就裝吧,我就不信你沒有這種念頭。

    憑良心說,在中土國的傳統認知裏,打贏國戰,比平息內亂威風得太多。

    尤其是眼下這種檔次的內亂,看起來國內烽煙四起,挺唬人的,但是實際上,距離打得眼紅,打出腦漿子,還差很遠的距離——軍隊退卻或者投降的時候,都沒燒軍需倉庫。

    “你不信,我也沒轍,”李清明生氣了,索性擺出了

    自己的理由,“實話跟你說,打伊萬人打柔然人,我不用束手束腳,想打就打,活着回來,那就是贏了,回不來就是輸了……但是就算死,起碼不被人戳脊梁骨。”

    “但是國內打仗不一樣啊,戰死的話,可能連累家小,就算打贏了……還可能連累家小。”

    “沒聽從內閣那幫混蛋的瞎指揮,打贏了也可能是輸,因爲你讓人家丟面子了!”

    “內戰打起來,可以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也太不痛快了,我是個軍人老粗,喜歡靠戰績說話,簡單痛快,朝爭不是我的長處……沒錯,功名只在馬上取,但那指的是外戰!”

    李永生不說話了,他能說什麼呢?

    李清明是忠於今上的,也敢打仗,但是他的戰爭才華,在內戰裏被束縛了,體現不出來,最坑的是,他現在是軍役部長了,想要我行我素都不可能了。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但是美人不許容妝,名將不許指點江山的話——怕是比白頭還要悽慘幾分。

    李永生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李清明心裏那份不甘和憤怒……

    第二天中午時分,寧致遠又回到了馬場,他一臉的興奮,“旨意請下來了,便宜行事……是密旨。”

    天家的旨意,大致是分爲三種,聖旨、中旨和密旨。

    聖旨是內閣過了的,最爲權威,中旨是越過內閣,直接對三院六部的,因爲沒有內閣的認可,權威性不夠高,只過內廷不過內閣,有太監弄權的嫌疑,經常被人污衊爲“矯詔”。

    密旨那就是連中旨都不如,中旨在起居注還能看到影子,但是密旨連這個待遇都沒有。

    可是不管怎麼說,手握密旨,那也是天家的意思。

    無論朝臣認可不認可,博靈起兵南下,哪怕戰事出現波折,博靈的官府亮出密旨來,起碼是可以免責——天家許我們便宜行事。

    你可以說我們手續不對,臨時委任的什麼官員無效,可是你想說我心存不軌——抱歉了,那真的不行。

    博靈郡想要以奇兵之姿態南下,有一份密旨,是足夠了。

    李永生拿到了密旨,就想告辭動身了。

    但是寧致遠又攔住了他,“你出來才二十天,博靈那裏的戰爭準備,應該還沒有完成,不如在京城裏多等幾日,沒準還會有別的事麻煩你。”

    李永生的眉頭一揚,很詫異地發問,“別的事?”

    寧致遠神祕地笑一笑,也不回答。

    李永生在京城裏,是真沒什麼事情可做,他雖然在這裏熟人不少,但是他此來是祕密前來的,不好去聯繫。

    所以大多時候,他就是呆在御馬監的馬場裏,喝喝酒看看風景。

    過了兩日,廣播電臺裏傳出了新的輿情,柔然屢次在邊境生事,朝廷正告對方:中土國喜歡和平,但也不畏懼戰爭。

    還有電臺大聲號召,中土的男兒,去柔然邊境建功立業去吧。

    李永生也不得不承認,朝廷越來越會使用輿論了,在面對伊萬國的摩擦的時候,是大打煽情牌,如願以償地將親王鎮邊這種怪事,變成了順理成章。

    現在面對柔然,在標榜“愛好和平”的同時,卻又煽動中土的遊俠兒,向柔然邊境集結。

    可以想像的是,肯定會有不少遊俠兒動心——這是國戰,跟內戰是不一樣的。

    至於說在面對柔然和伊萬,爲何是不同戰略,這也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

    誠然,伊萬國比柔然國強大,管理也全面,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對遊俠兒來說,打伊萬國,想要獲得戰利品,得經歷殊死的戰鬥。

    打柔然就輕鬆多了,那裏地廣人稀,又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哪怕隨便搶幾匹馬,也就不白走一趟。

    兩相比較,遊俠兒當然更願意跑到柔然國去撒野。

    所以李永生纔會感嘆,認爲朝廷對輿論的掌握,已經越來越嫺熟,知道如何更好地爲中土國服務了。

    廣播裏還有其他消息,比如說有人建議:調會稽兵北上,攻擊襄王后路。

    李永生隱約能猜出來,這很可能是博靈郡守策劃的——那老翁來了京城之後,就悄然離開了,要說郡守沒有其他的安排,這怎麼可能?

    再然後,廣播裏又有新的猜測,他們認爲,朝廷可能請大司馬坤帥北行,以震懾柔然那些不知死活之輩。

    坤帥一旦出行,足以頂得上十萬大軍。

    (感冒了,頭昏昏沉沉的,近幾年第一次感冒,鬱悶,召喚月票安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