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345章:大明電報公司
    推薦一下書友寫的書《重生南明當皇帝》,有興趣可以去看一看。

    ……

    這次御前會議,商討的結果就是增加軍力,鞏固邊防,以避免蒙古人突然發難而手忙腳亂。

    並且在北方改革完成之前,儘量穩定局勢,不再對外發動較大規模的戰爭,不過對外殖民戰爭還是會繼續進行。

    朝廷未來幾年的重心還是放在內部改革上面,所以需要一個穩定的局勢,確保改革能夠順利完成。

    特別是在當前,那些舊有利益階級已經對改革充滿警惕,隨時可能跳出來搞事。在這個緊要關頭,確實不宜到處發動戰爭。

    爲了應對局勢需要,御前會議之後,朱由校又召開了統帥部會議,重新對軍事進行變動。

    這次變動主要是增加了大明國防軍的編制,國防軍規模定爲100萬人,以生產兵團爲主,兵員以義務兵爲主。

    另外就是大明野戰軍的規模,將提升到40萬,編成25個步兵師、20個騎兵師,3個炮兵師。

    海軍陸戰隊規模擴編爲10萬人,編成10個步兵師。

    守備軍則編練50個守備旅,兵力爲25萬。

    地方武警部隊規模定爲10萬,分佈各新政地區,爲當地官府可直接調用的軍事力量。

    總兵力爲185萬,職業兵數量較少,大部分都是義務兵。同時大部分都是生產兵團,地方守備旅都將進行生產。

    只有野戰軍、海軍陸戰隊這50萬兵力不用從事生產,這些部隊要麼打仗,要麼練兵。地方武警則用於維護治安,也需要經常訓練。

    國防軍的生產兵團則將在國防線上進行分佈,重點還是分佈於在與蒙古的邊境線上,這些生產兵團儘管用於訓練的時間不是那麼多,但畢竟是火器部隊,訓練幾個月就能上戰場,何況是服役五年。農閒時期都可以進行訓練。

    這些生產兵團雖然不如野戰軍精銳,但是戰鬥力也不會太差,在擁有大量靠譜的火器之下,對付蒙古人是綽綽有餘了。完全有能力撐起邊防。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這些國防軍都可以抽調出來作戰。

    這些部隊又分爲東北軍區、西北軍區、中央軍區、南洋軍區。

    東北軍區的中心設在瀋陽,西北軍區中心設在後世的烏魯木齊,中央軍區的中心設在保定。南洋軍區的中心設在呂宋馬尼拉。

    各軍區按照局勢需要分配兵力,野戰軍隸屬中央軍區。爲朱由校直接統帥,同時因爲戰馬數量的增長,朱由校決定給野戰軍步兵都配備代步馬匹,以增強野戰軍的機動能力。再加上公路的不斷建設,未來野戰軍可以快速的趕到戰區。

    西北戰區、東北戰區、南洋軍區都是以國防爲主要目的,不可能對中央政權構成太大的威脅。

    海軍方面,則成立中央艦隊、北洋艦隊、南洋艦隊三支艦隊,中央艦隊力量最強,負責對外海戰。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則負責協助海關、清剿海盜,以及救援商船、漁船。探索各海域、協助海軍陸戰隊鎮壓暴亂土著等等。

    北洋艦隊和南洋艦隊將以裝備巡洋艦、護衛艦爲主。

    中央艦隊將裝備20艘2000噸級戰列艦,這些戰列艦將裝備大口徑重炮,這些戰列艦建成之後,這批戰列艦最少可以服役三十年以上,是個比較划算的軍事投資。

    而小噸位的戰列艦,有的將退役,有的編入北洋艦隊、南洋艦隊。

    經過這次的改制,軍事建制已經正式完善了起來。

    而舊有的邊軍,到天啓八年就能完成全面裁撤,新政地區的地方衛所也已經完全裁撤。

    在軍事方面。朱由校已經徹底的抓牢。

    這軍權也是朱由校穿越到這個時代,安身立命的本錢。

    這次改制將在三年內大致完成,屆時就是朱由校登基十年的時候,真可謂是十年磨一劍。

    那些跟隨朱由校成立新軍的將領。此時一個個都升了職,改制之後,冒出了八個軍長,都是朱由校當初編練新軍的那些老部下。

    而軍區總司令則是由文官擔任,孫傳庭擔任東北軍區總司令,盧象升則被朱由校提拔爲西北軍區總司令。南洋軍區總司令則由高邦佐擔任。

    這些任命聖旨一道道的發了出去,躥升速度最快的莫過於盧象升,同樣也是坐火箭的級別。不過盧象升剛剛統帥大軍收復西域,功勞是足夠大了,儘管年輕一些,但提拔爲西北軍區總司令是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不過羣臣對皇帝這樣的行爲已經見怪不怪了,當初孫傳庭同樣也是如同坐火箭一般的往上竄。

    對於這些像坐火箭一般上竄的傢伙,別人也只能看着羨慕,能入皇帝法眼的卻是不多,但是這些被快速提拔上來的人,一個個能力都非常不錯,不少大臣都對皇帝的識人之才感到佩服。

    實際上朱由校的識人之才只能說是一般,但穿越者自然能分辨出一些忠奸。

    人員的變動並未結束,孫承宗與袁可立被朱由校調回京師,袁可立擔任兵部尚書,孫承宗擔任統帥部參謀長。

    建奴已經被掃滅了,東北地區如今也穩定了下來,孫承宗和袁可立兩位老臣自然是要調回來了。

    而孫傳庭、盧象升正好年富力強,也是時候放到地方上主持軍務。

    朱由校心裏打算着,孫傳庭和盧象升這兩個對朝廷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臣子,最少還能爲他打工三四十年,調出去車馬勞頓一些也沒什麼問題。而孫承宗、袁可立這兩個老臣調回來,也不用到處車馬勞頓。

    孫承宗在接到調令之後,算是鬆了口氣,孫傳庭一來,便將職務移交給了孫傳庭,然後趕往京城。

    此前孫承宗這些年在東北手握重權,也擔心皇帝猜忌,此番皇帝把他調回京師任職,自然是如釋負重。

    作爲帝師,孫承宗造反的可能性非常低。此時東北地區平定,野戰軍陸續撤出東北地區,孫承宗手上的軍事力量已經大大削弱了,朱由校並不感到擔心。

    調回京師的孫承宗。擔任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地位僅次於朱由校,不過軍權卻是抓在朱由校手上,爲此更沒有什麼隱患了。

    調回京師的孫承宗和袁

    可立,很快就接管了工作。

    此時兵部就相當於是國防部。最高統帥部則是具體的軍事指揮部門,是朱由校搞軍事集權的產物。

    改革則在繼續進行,軍事改革和行政改革都在做。

    山東、山西、河南三省此時納入改革範圍之後,新政區域就更加廣袤了,不再是隻有一個北直隸和東三省,以及那些海外地區。


章節報錯(免登陸)